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 - 正文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800字

2022-01-06 12:49:36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搜索 | 客服
A+ A-

他在2013年出版的这本《吾国教育病理》是一本分析讨论当前中国教育的种种论述,试图解构人们耳熟能详的种种教育术语,同时通过教育这个表征去折射中国社会所存在的更加深层的“病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800字,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800字[篇1]

本书作者“爱之深,责之切”,围绕教育的放权与分流,对中国教育的现状作了剖析,抒发了一名知识分子的忧国情怀。其中,中国社会的单一价值观与独生子女的国策诱发了分流教育的夭折,中国等亚洲国家过分强调的复习与复读又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扼杀。这种竞争的空前加大,让教育异化,让学习者的心灵扭曲,让教师的教育价值判断有误。本书对于学科教学,有着自己的批判与见解。因此,结合学校与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为如下几条:

1.在学校的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与教师可以构建我们的小环境:回归教育原点,尊重学生的身心内在,适合社会需要。教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适合学生的教育,做针砭时弊的顺应化教学。不扭曲,不异化自己与学生的心灵,做一名健康的身心培育师,心灵的守护者,成长的护航者。

2.深刻反思学校的学科教学,特别是语数外,提倡科学与音体美的艺术课程。做到全面发展,教学眼中有人,尊重其身心规律。英语是过分重视工具性,考试与成绩,多少人学而不用。因此,外语学习也要分流。学习的人在质不在量,一部分人学好就可以了。放低要求,提高针对性与成效。

3.教学中善用奖励、惩罚,有自己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书中引言到,“动力与兴趣可以激发,创新不可以激励。“你的目的是提高雇员的长期总做质量,帮助学生成为用心的思考着与自觉学习者,那么奖励与惩罚完全没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艺术进行“外奖”来引领“内奖”。内奖便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是学习本身的乐趣。乐,就是学习最高的境界。

4.明确复习育人立意。不是知识的重复而是一种体系的构建与学习的体验。

复习,过度复习,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因此,要以新授课为主,不要过早、过度复习。复习时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参与知识的体验,重组与体系构建,更多的是让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伴侣。讲求学习的方法与知识获得的方法,反对死学,反对知识灌输,不要让知识成为教学的唯一,不要让成绩成为唯一的价值取向。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800字[篇2]

我试图尽力保持冷静,却很难做到。我做不了学术,由此可见一斑。一篇书评,到底还是变成了自家的胸臆,不过,这没什么不好。

套用一句歌词:想说却还没说的,还很多。

一、愤懑

郑也夫先生是性情中人。

书的前言,开门见山便是这样一句:“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一个超龄愤青的双重愤懑之情。”读到这句我就喜欢了。

书后的作者介绍中有这么一句“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这一定是夫子自道。在这“边缘人”的宣言中,有一股藏不住的豪气,配上那一副身板壮实的照片,足以起我之懦。

作者对于人格独立、英雄气概格外珍视。本书附录《精英史观与平等追求》中明确表达自己“笃信英雄史观”。第十四章写“行政专权”,如“气概”、“豪气”这样的字眼反复出现。这一章中,作者引述了好几个故事,有些是老生常谈,却依然令人动容:韦祖思因对赫连勃勃“恭惧过礼”而有辱国士之尊,反而被杀;蔡元培为坚持人格独立从北大辞职;胡适就任中研院当场反驳蒋;苏联诗人在宴会上以部长为陪衬;《左传》记太史们为“崔杼弑君”而前赴后继;哥大教授拉比回敬总统说“您才是学校的雇员”。大约是作者本人身在高校,感同身受之处颇多,因而这一章格外具有“书愤”的意味。

好,把上面的一些关键词放到一起--愤懑,边缘,英雄,独立,气概,豪气。郑也夫先生之所向往,也就大致可以明白。教育是培养人的,而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什么人呢?取上面的反义词就可以了--麻木,主流,平庸,从众,懦弱,泄气。当然,病症还不止于此。

二、“放”

本书分上下编,上编为“分流”,下编为“放权”。我通篇读下来,感觉全书的核心就在一个“放”字上。我想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它。

第一,管理者的放权。

本书的第十四章是很特别的,前已述及,其标题为“行政专权:单一化的根源”。作者自言“这是本书中最好理解、理论上最无挑战性、实践中最具挑战性的篇章”。虽是如此,却也打开了我的眼界。如果教育可以由政府办,也可以由团体办,由个人办,那该多好。放权的结果是我们可以“提供”多样的教育,而非“规定”唯一的教育。不同宗旨和理念并存,社会有多元的需求,个人也能有多元的选择。

作为个人,我自己没有脱离过“大一统”的教育体系,以前做学生,现在做老师,真是无比沉闷,无比压抑。我不敢说我的教育理念就是“对”的,现有的教育模式就是“错”的。但我相信,一个健康的、多样的教育生态之中,当有如我者的一席之地。而现实却很可疑,很悲哀。

第二,教育者的放手。

本书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分别讨论“知情志”、“兴趣”、“创造力”,得出的结论恐怕要让积极负责的教师们茫然。

作者研究知情志,认为当代教育重知识、轻情志,这不新鲜。有意思的是,大家都认为情商很重要,而情商如何获得?作者的结论是“给孩子更多的空闲时间”。普遍认为中国的教育模式使孩子在“意志力”方面得到极好的训练,但实际上这种意志力是“他控”,“离开了外部力量是不可持续的”。

作者研究兴趣,认为当代教育对兴趣的破坏是釜底抽薪,用“强干扰”来剥夺孩子的自主时间。比较有趣的是,作者认为当代教育的特征是“直接依赖奖励和表彰”,而由此带来的罪过是破坏性情,特别是兴趣和道德。作者引述艾恩的观点,认为奖励实际是一种“贿赂”--“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说‘做完数学作业你可以看一个小时的电视’,他们实际上是在灌输给孩子这么一种想法:数学很无趣。”

作者研究创造力,认为“谁也不知道潜在的创造力是什么样子”,刻意培养创新人才,往往适得其反。创新者是脱离常规的,而在过度的干预中,原本有创造潜能的少年,会“被修理成正常人”。中国当下的教育,正是创造力的摧毁者。我极喜欢这样一句话:“创造潜力是脆弱的东西;而积极的努力不是有益无害、大不了白干,而是为害的可能性颇大。”

读这几章的时候,不由感叹深得我心。本书运用的是学理,我依靠的是经验和感受,而结论竟是高度一致的。

前次月考作文,选了赵鑫珊的两句诗为材料:“上帝爱鱼,造了许多湖泊和小溪;人也爱鱼,造了许多网鱼的工具。”而吊诡的是,我们以这种方式去考察学生,亦属网鱼。有人写了深思明辨的文章,却因为没看见“记叙文”三个字,得分只能不及格。

上学期的家长会,一位资深教师明确表示:在学校,“我就是抽他们的那根鞭子”,同时劝告家长在家里也要把鞭子拿起来。我不愿举鞭子,所以很不受这位资深教师的待见,见其来告学生的状,开口则“你们班”,我一个头就变成两个大。

第三,受教育者的放开。

本书的上编以“分流”为主题,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五章“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作者举了曾国藩、张謇、蔡元培、毛泽东等家庭的例子,认为“家庭分流”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不靠制度约束,而自发、自然地形成了分流。比如曾家“纪”字辈兄弟,一部分外出科考,一部分留守持家,还有人皈依科学。作者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长心态失衡,从而毁了“家庭分流”的传统,使得整个社会都参与到了“学历军备竞赛”中去。

据我所知,心态好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是有的,传统的力量并没有彻底消失。在群体躁进的情况下,个别的声音湮没无闻,但他们是有力量的。而且,人从来不是被动的。我对“求诸己”的学问深以为然。

我想把“放开”这个词,当成是受教育者主动的、自觉的行为。什么是放开?就是尽力放开手脚,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自己为“分流”做主。实际上教育活动中的真正主角,甚至是唯一主角,就是受教育者自己。我常常对学生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外面昏天黑地,但并不是一无可为的。尤其,以精英自许的优秀学子们,该有一点这样的心气。人云亦云,趋利而动,博得一个社会认同的功名,获得一份令人艳羡的收入,这样的人不是精英。在学历竞争中胜出,这只是掌握命运的诸多方法之一种,而且不见得高明。

这个寒假,有个学生去南京参加了“模拟联合国”,回来写了一篇随笔,其中有这样的话:“闭幕式结束时,我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以后再也不参加模联了。原因很简单,我不适合。……去了南京以后,我才知道,有些路,你不走就永远不知道不该走。要不是当初鼓起了勇气走,我到现在估计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渴望,却不敢迈步,为这条本该走到一半就回头的路耽误了对其它道路的探索。”--我很欣赏这种真诚的退却。这何尝不是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我们从来只教人前进,不讨论后退。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800字[篇3]

昨晚,夜读郑也夫先生的《吾国教育病理》。书中对中国教育现状问题的本质做了精准的诊断,对于书中提到的中国教育问题的系统性分析和平时我对中国一些教育问题碎片化的思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读了郑先生的书后使我对教育现状的一些个人思考达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中国教育制度在成就了很多人的同时,也让很多人终生讨厌学习,毁灭了一代人兴趣、创造性和求学的热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第一个功能就是提升能力,第二个功能是赢得社会竞争。能力的高低是没有办法进行衡量的,在时间上首先就没办法衡量一个人的能力,考察是要长期的一个人的爆发发展是不定期的,能力的那么多指标你怎么能给他一个合理的分数呢?我国的高考制度在本质上是把人区分出来的制度,它并不是提升能力的办法。而分数让提升能力变得不重要,把人区分出来的变得很重要。要改变高考制度下中国教育的问题要一点一滴的慢慢改进。当前推进教育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崔雪君老师之所以创办"袋鼠妈妈悦读教室",就是因为在她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和经过了大量的教育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基于对教育的理想和责任心所推出的传统经典阅读+电影阅读的兴趣教育方法。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读图时代、视频时代,书本阅读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对求知的兴趣,电影阅读把孩子们的抽象想法具像化,把两者结合起来。结合电影实践课、读书行走计划去让孩子亲身感受阅读的快乐,协作的快乐,让孩子在快乐实践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锻炼他们的情商和协作精神。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都是在培养智商教育,而情商教育在社会竞争和日常生活中是要比智商要重要的多。特别是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下情商教育和创造力凸显的异常重要。例如互联网和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产生了嘀嘀打车,乐视的董事长贾跃亭把很多行业的精英人才都团结到自己的旗下做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手机、互联网汽车这需要何等的情商了。我觉得在互联网时代下让孩子把兴趣、实践、求知精神结合起来都能在将来产生很多伟大的成就,他们都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取得成功。知识的力量,阅读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下显得更加重要,它能激发无穷的创造力。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最骄傲的传奇。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800字[篇4]

我上研究生时学的是教育学,所以在读这本书时,内心比较复杂,有欣喜,也有难过。欣喜的是又多了一种看中国教育的方式,另外,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很多可以继续涉足的小径之门,也使我开心;难过的是作者寻找到的中国教育症结短时期内根本无法改变,还有一点,我特别不愿意讲,但却是无法掩饰的事实--今天的大部分所谓的教育研究专家,根本就没有能力写出这种有丰富内容、又有历史厚度的教育研究著作。

还是回到今天活动的主题,我想先谈谈这本书的书名--《吾国教育病理》,书名意味着它是一本诊断性的书,核心是谈中国教育的病症。作者郑也夫诊断出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历军备竞赛".

一直以来,把中国教育的问题归结于应试教育这个说法获得了广泛的认同,郑也夫提出的"学历军备竞赛"源自应试教育,但与应试教育有根本性区别。应试教育"可以是一家一户的态度和行为"(前言),家庭是有选择空间的--这一部分家庭选择应试教育,另外一些家庭也可以选择别的教育方式。而学历军备竞赛,和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非常相似,一个国家亮出一个新型武器,与之敌对的国家一定会亮出一个更高级的装备,这种军备竞赛是病态的,无休止的。仇恨是双方的主导情绪。

我们福州一加一教师读书俱乐部成员黄静老师的孩子,从小喜欢画画,画得也很好,可是上高中后,她拒绝进艺术班。不是她不喜欢画画了,而是因为周围的学艺术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成绩不好才去学的艺术,为此她感到压力很大:自己本来学习成绩挺好的,一旦选择考艺校,很多人就会拿异样的眼光来看我,觉得我是因为成绩差才去考艺校的,而成绩差又意味着我这个人很差。黄静女儿感受到的这种奇怪的、无法逃避的、无处遁形的、却真实存在的压力,正是郑也夫所说的学历军备竞赛所造成的。

学历军备竞赛导致了这么一种社会认知:只有你的学习成绩是好的,你的人才是"好"的,你的未来才可能走得好;你想要拥有好的人生,有且只有一条出路--考出好成绩。这样的意识形态既影响了家庭对待孩子的观念和方式,也以某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了孩子对他自己人生的理解和判断。

严格说来,学历军备竞赛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洗脑手段,它效率极高,让大部分人认同并且只认可(有的时候也是别无选择)这条道路。学历军备竞赛发展到今天,"选手"的年龄越来越小,不少孩子一生下来就加入了这场拥有亿万选手的战场。偶尔有反叛者,反叛的过程大多极为惨烈--长时间背负冷眼、疏离与指责。

实际上,生活在忙于学历军备竞赛的社会,每个人内心都是不安全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谋划要如何超越他人,只有超越了他人才能证明"我"的价值,而"我"超越他人的反面则是:不断地有人超越"我".最终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时时处于害怕被人超越的恐惧当中,这样的恐惧滋生出普遍性的对生命的漠视与仇恨。

郑也夫是大学里的教授,这本书的写作有着明显的理论研究特征。所谓理论就是能够自圆其说,具备论说的自足性。

在《前言》第一句,郑也夫就谈到自己的写作动机:"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他承认自己是带着很强的情绪来写这部理论著作的,听上去完全违背了"做研究要理性、中立、客观"的基本原则。但在本书的156到162页,作者转述了多项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情绪驱使没什么不好。我以为人类成员的多数行为是由情绪驱使的。……我甚至认为,好的研究大多在选题时已积蓄了充沛的动力,那动力若与情感无涉倒令人费解了。"(前言)首先让自己的写作动机取得"合法性",这里面既隐藏着作者对教条化的研究规范的批判,又透露出一股对自己的研究的自信。

当我读到"爱无疑是一种情感,恨其实与爱构成了情感这枚硬币的正反面"这句话时,我意识到,郑也夫的"愤懑"背后,也隐藏着对孩子,对生命成长的深沉的爱意。我读书时喜欢时不时地从文本中跳出来,然后从自己的视角去分析、品味、体验作者写某句话、某段话时的情绪状态,我觉得这种感觉挺好玩的。这是题外话。

正是在不断地遭遇问题-愤懑-继续遭遇问题-继续愤懑之中,郑也夫开始"寻找真问题--解释其产生之因--寻求其解决之路".我们可以在本书的前两章看到作者寻找真问题的线索,以及对问题产生之原因的严谨分析。我在这里主要想谈一下作者分析出的"解决之路"对我的启发。

我在读这一类书的时候,经常是"双管齐下",一是看作者如何谈问题,(www.isanxia.com)一是回到自身,思考自己可以去做些什么。

本书给我的启发可以归到下面这个题目中来谈:什么才是教育的正道?我将从父母、教师和个体自身三个方面来谈这个话题。

从父母的角度来讲。

我们的父母应当坚定一个信念,"永远不要去爱使儿童备受折磨的教育体制"(张文质语),"家长天真地支持学校强制的体制,却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敌人,有时是终生的敌人".(P150)从最低的底线来说,如果父母已经意识到了孩子正处于学历军备竞赛的洪流当中,出于生命本能的对孩子的爱,也不应做学历军备竞赛的帮凶。父母应该无条件地站在呵护孩子生命的这一边,保证孩子从学历军备竞赛的战场回到家后,身心疲惫之时,能够获得父母的关心与理解、呵护与帮助。父母应时时记得提醒自己的孩子:这并不是唯一道路。

之所以我会把学历军备竞赛比作"洪流",是因为它不管不问,没有任何警告,就直接把所有它经过之处的人们席卷其中。父母对此无法正面反抗,消极以对倒成了比较好的方式。

父母在哪些方面可以做正面引导呢?书中引用了一位日本圣人远山正瑛的话:"孩子是看着父辈的背影长大的。"(P13)以此说明"其一,身教胜于言传;其二,父辈的影响恐怕不是学校所能替代".(P13)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两点启示:其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道德榜样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道德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影响非常大;其二,学历军备竞赛并非密不透风,家庭教育有可能修复孩子在"战场"所受的伤。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减少学历军备竞赛给孩子生命造成的危害,父母二字的前头有必要加一个定语:"学习型"父母。

可以断言,每一位拥有学习和再学习能力的父母,都将获得一些基本的与学历军备竞赛这个吞噬孩子生命的恶魔斡旋的勇气和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走教育的正道?

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好教师既要理解儿童,又要理解学习的本质。

理解儿童首先要回到对基本的人性的理解上来谈,这意味着教师要摒弃过去"观念决定行动"的一元认识,以更宽广的态度去面对、去理解人性的复杂性。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复杂性思考的必要性,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根据进化时间的不同,分成三个部分,最古老的部分位于头颅内部的最低层,叫爬行动物大脑,负责一些基本的生理需要,如呼吸、吃食;后来的一部分位于头颅的中间位置,叫旧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情感;最后出现的部分位于头颅的最高层,叫新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理智和语言,这也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三层大脑虽然各有分工,但最高层无法"宏观"控制最低层。(P153)换言之,人类身体的工作原理是既相互联系又各司其职,所谓的理智并不能在人的行为活动、情绪情感等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800字[篇5]

我试图尽力保持冷静,却很难做到。我做不了学术,由此可见一斑。一篇书评,到底还是变成了自家的胸臆,不过,这没什么不好。

套用一句歌词:想说却还没说的,还很多。

一、愤懑

郑也夫先生是性情中人。

书的前言,开门见山便是这样一句:“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一个超龄愤青的双重愤懑之情。”读到这句我就喜欢了。

书后的作者介绍中有这么一句“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这一定是夫子自道。在这“边缘人”的宣言中,有一股藏不住的豪气,配上那一副身板壮实的照片,足以起我之懦。

作者对于人格独立、英雄气概格外珍视。本书附录《精英史观与平等追求》中明确表达自己“笃信英雄史观”。第十四章写“行政专权”,如“气概”、“豪气”这样的字眼反复出现。这一章中,作者引述了好几个故事,有些是老生常谈,却依然令人动容:韦祖思因对赫连勃勃“恭惧过礼”而有辱国士之尊,反而被杀;蔡元培为坚持人格独立从北大辞职;胡适就任中研院当场反驳蒋介石;苏联诗人在宴会上以部长为陪衬;《左传》记太史们为“崔杼弑君”而前赴后继;哥大教授拉比回敬总统说“您才是学校的雇员”。大约是作者本人身在高校,感同身受之处颇多,因而这一章格外具有“书愤”的意味。

好,把上面的一些关键词放到一起——愤懑,边缘,英雄,独立,气概,豪气。郑也夫先生之所向往,也就大致可以明白。教育是培养人的,而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什么人呢?取上面的反义词就可以了——麻木,主流,平庸,从众,懦弱,泄气。当然,病症还不止于此。

二、“放”

本书分上下编,上编为“分流”,下编为“放权”。我通篇读下来,感觉全书的核心就在一个“放”字上。我想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它。

第一,管理者的放权。

本书的第十四章是很特别的,前已述及,其标题为“行政专权:单一化的根源”。作者自言“这是本书中最好理解、理论上最无挑战性、实践中最具挑战性的篇章”。虽是如此,却也打开了我的眼界。如果教育可以由政府办,也可以由团体办,由个人办,那该多好。放权的结果是我们可以“提供”多样的教育,而非“规定”唯一的教育。不同宗旨和理念并存,社会有多元的需求,个人也能有多元的选择。

作为个人,我自己没有脱离过“大一统”的教育体系,以前做学生,现在做老师,真是无比沉闷,无比压抑。我不敢说我的教育理念就是“对”的,现有的教育模式就是“错”的。但我相信,一个健康的、多样的教育生态之中,当有如我者的一席之地。而现实却很可疑,很悲哀。

第二,教育者的放手。

本书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分别讨论“知情志”、“兴趣”、“创造力”,得出的结论恐怕要让积极负责的教师们茫然。

作者研究知情志,认为当代教育重知识、轻情志,这不新鲜。有意思的是,大家都认为情商很重要,而情商如何获得?作者的结论是“给孩子更多的空闲时间”。普遍认为中国的教育模式使孩子在“意志力”方面得到极好的训练,但实际上这种意志力是“他控”,“离开了外部力量是不可持续的”。

作者研究兴趣,认为当代教育对兴趣的破坏是釜底抽薪,用“强干扰”来剥夺孩子的自主时间。比较有趣的是,作者认为当代教育的特征是“直接依赖奖励和表彰”,而由此带来的罪过是破坏性情,特别是兴趣和道德。作者引述艾恩的观点,认为奖励实际是一种“行贿”——“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说‘做完数学作业你可以看一个小时的电视’,他们实际上是在灌输给孩子这么一种想法:数学很无趣。”

作者研究创造力,认为“谁也不知道潜在的创造力是什么样子”,刻意培养创新人才,往往适得其反。创新者是脱离常规的,而在过度的干预中,原本有创造潜能的少年,会“被修理成正常人”。中国当下的教育,正是创造力的摧毁者。我极喜欢这样一句话:“创造潜力是脆弱的东西;而积极的努力不是有益无害、大不了白干,而是为害的可能性颇大。”

读这几章的时候,不由感叹深得我心。本书运用的是学理,我依靠的是经验和感受,而结论竟是高度一致的。

前次月考作文,选了赵鑫珊的两句诗为材料:“上帝爱鱼,造了许多湖泊和小溪;人也爱鱼,造了许多网鱼的工具。”而吊诡的是,我们以这种方式去考察学生,亦属网鱼。有人写了深思明辨的文章,却因为没看见“记叙文”三个字,得分只能不及格。

上学期的家长会,一位资深教师明确表示:在学校,“我就是抽他们的那根鞭子”,同时劝告家长在家里也要把鞭子拿起来。我不愿举鞭子,所以很不受这位资深教师的待见,见其来告学生的状,开口则“你们班”,我一个头就变成两个大。

第三,受教育者的放开。

本书的上编以“分流”为主题,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五章“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作者举了曾国藩、张謇、蔡元培、毛泽东等家庭的例子,认为“家庭分流”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不靠制度约束,而自发、自然地形成了分流。比如曾家“纪”字辈兄弟,一部分外出科考,一部分留守持家,还有人皈依科学。作者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长心态失衡,从而毁了“家庭分流”的传统,使得整个社会都参与到了“学历军备竞赛”中去。

据我所知,心态好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是有的,传统的力量并没有彻底消失。在群体躁进的情况下,个别的声音湮没无闻,但他们是有力量的。而且,人从来不是被动的。我对“求诸己”的学问深以为然。

我想把“放开”这个词,当成是受教育者主动的、自觉的行为。什么是放开?就是尽力放开手脚,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自己为“分流”做主。实际上教育活动中的真正主角,甚至是唯一主角,就是受教育者自己。我常常对学生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外面昏天黑地,但并不是一无可为的。尤其,以精英自许的优秀学子们,该有一点这样的心气。人云亦云,趋利而动,博得一个社会认同的功名,获得一份令人艳羡的收入,这样的人不是精英。在学历竞争中胜出,这只是掌握命运的诸多方法之一种,而且不见得高明。

这个寒假,有个学生去南京参加了“模拟联合国”,回来写了一篇随笔,其中有这样的话:“闭幕式结束时,我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以后再也不参加模联了。原因很简单,我不适合。……去了南京以后,我才知道,有些路,你不走就永远不知道不该走。要不是当初鼓起了勇气走,我到现在估计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渴望,却不敢迈步,为这条本该走到一半就回头的路耽误了对其它道路的探索。”——我很欣赏这种真诚的退却。这何尝不是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我们从来只教人前进,不讨论后退。

联系我们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千篇网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价格:3.00元

支付宝支付
联系客服
扫一扫,支付¥3.00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等待10秒,请勿关闭此页!
【手机端支付方法】屏幕截图保存此二维码,支付宝扫码-选相册-选此图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