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3000字5篇
2022-03-17 11:28:31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搜索 | 客服
A+ A-《看见》作者是柴静。 该书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柴静《看见》读后感优秀作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柴静《看见》读后感
很多人评价柴静,说她是一个温柔而又不失锋芒的女记者,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她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多了一丝崇敬。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深受欢迎的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这本书是她个人成长经历的记录或回忆但不止于此。
在21世纪头十年的重大事件中,我们几乎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无论是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还是征地拆迁、家庭暴力、卢安克、药家鑫,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相关或无关的人和事情,知道他们如何发生又该如何去面对。从这些人身上,我们或多或少也能看到点自己的影子,令人感慨良多。
柴静在这本书中说:“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当时陈虻找到柴静时,问柴静:“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
“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柴静答道。
我想,这一句话把柴静推到今天。人实在太复杂,不仅难以被认清还容易被偏见和无知所遮蔽,很多思维还被无意识的模式化、概念化。就像现在人们一提到女司机就会下意识认为她们是“马路杀手”,提到富二代就认为他们纨绔张扬,孩子成绩差就被认为不努力不听话……
柴静说,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我想柴静的一次次新闻调查能引起人们的深思或反思正是她努力睁开眼寻找真相的成果。她在序言中写道:“陈虻去世之后,我开始写这本书,但这本书并非为了追悼亡者——那不是他想要的。他说过,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他所期望的,是我能继续他曾做过的事——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在读到第十八章《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后,我意识到柴静所说的从蒙昧中睁开眼来并不是一句用来装深沉的空话而已。在刚了解药家鑫案时,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有震惊和厌恶的情绪,觉得这样的人不死简直天理难容,还恶意攻击那些提不同看法的人。通过这本书了解了一些药家鑫案的背景和细节以后,我竟有些悲伤。并不想为药家鑫辩解什么,但我和那个宋有一样的感受觉得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甚至可以理解他的内心,一直被打击,顺从,怯懦,一直压抑自己的情感,与世界也格格不入,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得到认可和赞赏,他的灵魂早已不再独立难以支配彷徨的躯壳。父亲的严厉管教和打击可以说是促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教育真的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不然世界上还会有更多的悲剧发生,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柴静说:张妙死了,药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结束了就过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单从新闻来看任谁也不会站在药家鑫角度想问题吧。我们看见了一个事实,但还没有看清事实的前因后果看清事实背后存在的问题。
如果带着强烈的预设和反感,你就没有办法真的认识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张妙和药家鑫都是可怜的人。这不禁让我想起火影这部动漫,以前只是爱炫酷的打斗画面,却理解不了火影里面没有反派这句话。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一开始想象的那样,只有真正经历以后才能理解和体会。可能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因为自己会成为什么样,有时候并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但只有自己在承受。绝对的鉴别一个人是好是坏没有意义。
上世纪三十年代,吴经熊曾是上海特区法院的院长,签署过不少死刑判决。他在自传中写道:“我当法官时,常认真地履行我的职责,实际上我也是如此做的。但在我内心深处,潜伏着这么一种意识:我只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个法官的角色。每当我判一个人死刑,都秘密地向他的灵魂祈求,要他原谅我这么做,我判他的刑只因为这是我的角色,而非因为这是我的意愿。我觉得像彼拉多一样,并且希望洗干净我的手,免得沾上人的血,尽管他也许有罪。唯有完人才够资格向罪人扔石头,但是,完人是没有的。”我想这不是伪善。
《看见》这本书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引用什么名言警句,只是用平实的文字记录着柴静所看到的想到的,但或许正因为贴近生活很容易引起人的反思和共鸣。读完整本书我没有把里面所有提到过的事件都记住,但有几个却给我留了特别深的印象。比如《双城的创伤》里面的那群孩子,踩猫女,家庭暴力,第八章里面关于法律的记叙,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卢安克这个在广西做志愿者的德国人。
因为我正好也看过柴静采访卢安克的那期节目。卢安克太过与众不同,就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尽管我觉得最终他也没能逃脱世俗的束缚。一九九零年卢安克到中国旅游就留了下来,此后十年,他生活在中国广西山村,陪伴着当地的留守儿童。他是个连柴静都不知道该怎么采访的人,熟极而流的职业经验在他面前也土崩瓦解。卢安克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所有中国教师都不敢效仿的。他不看重成绩而看重学生的创造力,他以一种过于“自由散漫”的方式教育孩子。他让学生一起画画、做音乐,一起拍电视剧,主人公是一个最终明白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承受了什么的孩子。他说:“要通过行为来学习,不是说话,说话是抽象的,不侵入他们的感受,但是用行为去学习,更直接。”
按正常的标准看他在中国乡村所做的努力无疑是失败的。比如以板烈小学五年级一个班里的四十六个学生为例,他们中,只有八人坚持到了初中毕业,大多没毕业就到城里打工了。他的教育方式实在无法用常规意义上的“标准”和“成功”来形容。
他是个难以捉摸的人,很多人以为他秉持着什么信仰,他却说,很多人的信仰是没有独立个人意识的迷信,是一种提出条件的思想——“如果我做什么,就得到什么结果”,这是一种教育上的误会,想要影响人类的精神,故意采取什么固定的策略是无效的。我竟或多或少有点体会他的状态,把自己从普通的社会经验里解放出来,没有要达到什么的动机,没有压力,没有优越的处境却有自由的心境。然而我发现这些颠覆我价值观的东西始终过于虚无,所以我还是不能完全理解或接受卢安克,但我敬佩他。柴静则在多次接触他后写下:一但了解了卢安克,就会引起人内心的冲突,人们不由自主地要思考,对很多固若金汤的常识和价值观产生疑问。卢安克并不是要打翻什么,他只是掀开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相反的另一面。我想这个另一面就是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
如今卢安克因为一些原因已经离开中国广西,和他告别的孩子一定会永远记得他吧。
同住一个世界,每个人看见的世界却不一样,无数的故事正发生着,我们应该从蒙昧中睁开眼睛,不囿于自己狭小的的世界观价值观去随意评判,要想发表对他人的理解便不能以旁观者的姿态处之。这是我看完这本书的感受。
《看见》包含了太多不一样的人生,读完此书像是经历了好多次人生。透过柴静深入了解故事背后的故事,有些事情可以引以为戒,有些则可以感同身受得到安慰。读完这本书,你也会跟着一起反省,你会想到以前没想到的、没明白的,然后明白生活就像一个多面体,我们只看到了自己眼中的一面。
世间百态,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采访都真实,自然却又深入人的内心,你会在地震那一节潸然泪下,也会在药家鑫那一例中深刻思考家庭教育和人的问题。“人都是一样的,都是人”,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之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感受过的人才理解。
柴静说: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这是一个穷尽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
但我们还是要去努力。
柴静《看见》读后感
当今年上半年柴静的《看见》在微博里被广泛热议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本揭黑爆内幕的书,当看完这本书,发现这只是身在央视的记者柴静对某些采访主题的还原事实的回顾和内心想法的呈现――就是这些回顾和呈现还引来那么多的争议,或许只能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太稀缺。
当李承鹏把央视解构得体无完肤,当中国人对柴静说“凡央视赞成的,我必反对”,当外国人对柴静说“中国没有真正的记者”,我首先对柴静深表同情和敬佩。在体制范围内,在种种约束中,在每走一步都像深入雷区的状况下,柴静还能和她的团队做出些真情表达、真心探究的节目,实属不易。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早已不看电视者如我,没什么机会在电视上一睹柴静的风采,而基本被宫廷戏、偶像剧、相亲秀吸引的广大电视受众,又有几个愿意一睹柴静的风采?
柴静“看见”的是人,是在一个个事件背后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人,无论他们是非典中夫妻双双离世的高级干部还是小城中一个个服毒自杀的小学生,无论他们是征地事件中大言不惭的企业家还是女监中杀夫入狱的温顺妻子,无论他们是说出“我只是厌恶屈服”的公益律师郝劲松还是备受谩骂的虐猫事件女主角,他们是人,他们有自我的成长轨迹、人生路程,他们或有别无选取的痛苦,或有水到渠成的过失,或有身不由己的江湖感言,他们是多面的、矛盾的、扭曲的大众中的一员。
在《看见》中,有很多被公正呈现了的早已被贴上标签的“反面人物”,这可能也是这本书最引发争议的地方。对大众来说,很容易因事件本身就对别人枉下决定,然而对记者的采访来说,最重要的却是从事件的前因后果来还原对立双方个人的心理和行事轨迹――这却很容易被大众误读为“怎样能够为坏人说话”,最典型者如药家鑫。当关于药家鑫的调查播出之后,很多人质问柴静,你怎样能够播放一个杀人恶魔弹钢琴的场景?你怎样能够为他们的父母说话?――早已被事件点燃怒火的观众却不明白,药家鑫理解公开采访的那句再次点燃众怒的话“农村人难缠”,后面还有一句颇令人同情的“我怕她没完没了地缠着我的父母”,被剪掉了。柴静对药家鑫事件的穷追不舍,自我也不甚清楚目的,这在她与以前的采访对象――一个被心理医生和她的采访“拯救”了的曾患抑郁症的叛逆少年――的讨论中找到了答案,她只是想公正呈现药家鑫当时作出捅刀行为的想法,并且告诉大众其实完全能够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家庭教育里不应只有严厉,被父母架上的职责和重担越多,孩子越可能往适得其反的方向发展。
柴静“看见”的人当中,还有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是卢安克,这个来自德国的志愿者在一个小村里过着清道夫似的生活,陪伴着村小的孩子们,守护着他们的纯真。他在那里算是支教,却没有工资可拿,因为他不愿意做为提高分数而教学的老师。他的收入来源仅仅是翻译书籍的些许稿费,他也基本没有温饱以外的物质需求(在那里我有所疑问的是,常写博客的他肯定有互联网需求,但是他所在的村小能满足他吗?)。他跟他的学生打成一片,他爱着他们,依着他们,任由他们发展自我的天性,学生跟他一齐比跟父母一齐亲密和自在很多。他没有作出任何的成绩,也没有教出一个“拿得出手”的学生,但是他的故事,他的经历,他的任由天性发展的“无能”状态,却时刻在颠覆你的常识和价值观。正如柴静所说,“卢安克并不是要打翻什么,他只是掀开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相反的另一面”。不知为什么,看完卢安克的故事,个性想联系一下他,告诉他有这么一个为他感动的观众在支持他,但是却发现他早已因种种原因离开他愿意扎根下去的广西小山村,以及中国这个讲求名利和实效的国家。
最后,当看到柴静这样央视鼎鼎有名的记者也感叹买不起北京市区的房子时,作为读者的你会不会有那么一丝怜悯甚至幸灾乐祸?另一方面,假设她只是想透过捷径买套房子以便接父母过来养老,你又如何正言辞地谴责她在山西煤矿事故的职责人面前,对一叠叠的美金现钞没忍住诱惑?――假设而已,她抵住了诱惑,所以成为了饱受热议和备受追捧的柴静。
柴静《看见》读后感
第一次发现这本书是在同学的桌上,柴静这个名字虽早有耳闻但并没多少了解,只明白她是一个央视记者。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是怎样的一个记者能让身旁的老人笑的如此慈祥,小孩肆无忌惮地玩耍,而《看见》这一个名字又有种莫名的沉重感。
个人认为读的速度过快是对这本书的不尊重,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二十个章节,二十六万字,能描述的不算多,资料的厚重感却绝不允许你匆匆掠过,打开品读让人不禁停下来深思,合上又让人不舍。
“人们声称最完美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此刻的宽厚。她说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我内心想要什么。如今的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我能够体会。那时的陈邙对柴静说: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十年的成长,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相比起来,我的青春或许不值一提,但青春对于每个人自身来说都是同样的刻骨铭心。像那年的高三,没有人会记得你考过多少分,没有人明白自我在排行榜前走开时失落的模样。但只有自我记得以前做题做到教室里只剩自我,以前在失败时痛苦地向朋友倾诉,只是因为不甘心。也许很多努力貌似徒劳无获,但对一个人来说,他得到的是博尔赫斯说的“时光流逝而我心安”。如今的柴静已经有成熟的淡然,在许多误解与反对的声音中她只是沉
默、微笑。然而多少人明白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被埋在无意识之下。真相来自探寻,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职责。药家鑫的故事那时传遍了大街小巷,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件事。就如那时的我写作文常想着如何把这个人批判得再犀利一点,把这件事说的再有深度一点,然而看过这本书后发现自我是多么的无知。自我那所谓的观点但是也是从新闻媒体的观点得来,从没去深入了解和思考,然后得到自我的观点。柴静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我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失败的教育才会酿成如此杯具。书中是抛开媒体对药家鑫杀人影响的大肆渲染,去关注事件的本身,关注真相,这也是柴静这本书一向想传达的观点。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应对形形色色网络信息,我们又是否能像柴静一样去关注真相,关注事件本身,应对社会又是否能多一份理智。像书中讲到的许多新闻事件,像华南虎事件、虐猫事件,当时的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后是热议纷纷,网友的批判声也能压过新闻的本身,然而看过这本书后,有人会后悔以前的妄下论断,也有人会因为刺痛的伤口而开始谩骂。而我学到的是在许多事情发生的面前,不必急于下结论,发表意见,很多时候眼见不必须为实,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会发现缺口。对真相的拷问与挖掘,理智对待我们所见的不公,也许是我们该学会的一种潜力。:
《看见》这本书是柴静十年的心路历程,我自认阅历尚浅,她所抵达的高度是我不能触及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读书的好处就显得更深远,从读书中经历他们的心路,在自我的领悟中成长,才能看见真实的自我。
柴静《看见》读后感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题记
在《看见》中,我们沐浴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灵魂的激荡。在现实的鞭策下,柴静逐渐成长成熟,她从花里胡哨的小年轻成长为成熟稳重出色的中央主持人。在瞬息万变的镜头下,我们看见的是人物风景的变化,她却读懂了人世情怀,品悟了酸甜苦辣。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在《看见》中,我们懂得了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
一路采撷,慢慢成长。“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陈虹这犀利的语言就像一盆冷水泼到了柴静身上,就好像一把烈火被大雨浇灭了热情。曾作为湖南卫视“新青年”主持人的柴静简单自由,不拘洒脱,她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不羁。然而进入央视后,服装、发型、言行举止都被严格约束。她好像刚步入大学的我们对袭来的一切不习惯、不适应。但是她不是畏难而退的弱者,而是知难而进的强人,勇敢地选取理解残酷的现实,一点一点地改变自我,不断提升自我。从矫揉造作的现场采访变身为有思考力有洞察力的主持人。“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这是非典时期的记录,我很佩服她的勇气和强烈的求知欲。与刚来时的小姑娘相比,她学会了勇敢。“双城的创伤”在别人眼里是教育问题,她却读懂了孩子间复杂的情感和坚固的友谊。慢慢的,她由浅薄懵懂走向成熟稳重。柴静并不优秀,却能够在磨练中变得强大,拥有一颗强大的心。人生就是一场蜕变,蚕蛾唯有历经漫漫长夜,挣脱重重束缚,才能蜕变为迷人的彩蝶。
一路看见,读懂人情。“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人生而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然而在这期节目中,由于柴静采访吸毒女、同性恋者,于是就有人评价:“自从柴静去了新闻调查,节目就堕落到了去拍网站新闻的最底下一行。”或许会有人认为这样去关心边缘人群只是为了耸动,吸引眼球。“只求认识与了解自我”虐猫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对踩猫女的批判上,充斥在人心中的只有痛恨。“采访时病友间的相互探问”这期节目彻底改变了我对“死刑”的认识与理解。记得那段时光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后连刺被撞者六刀闹得沸沸扬扬,若不是《看见》对该事件的真实阐述,深入了解,在我的认知里药家鑫就就应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二代,是一个心理畸形丧心病狂的杀人狂魔。采访就是为我们戳破那块幕布,让我们看透事实,了解实质。没有人甘心成为遭受鄙夷的社会底层人物,现实就像一块镜子,有美就有丑,但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所以我们要学会理解吸毒女、同性恋者,这些我们口中所谓的“下流”“另类”人群。当我们批判踩猫女时,是否看见了她对生活的无奈,内心的压抑。药家鑫拥有的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普通的父母,
微薄的收入,是家庭的压力造成了他内心的恐惧,从而酿成了不可修复的杯具,如今他的父母再也没机会倾听儿子内心的声音。一个“死刑”结束了他的一切。所谓坚守正义、捍卫法律权威的背后是两个家庭的破碎与绝望。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次救赎的机会。虽然柴静的这些调查不是宏大的时政热点,但却点点滴滴激荡人心,充满人情。
一路走来,品悟生活。《看见》是真实的述说,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动人的描述,没有豪迈的呐喊,有的只是朴实的记录,真情的流露。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不一样的画面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在这条路上,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所不能授予的人生真谛,看到了许多拭去浮华的真实。在这采访的过程中,“柴静们”奔走在收集信息的前线:非典病房,地震灾区······真实的报道需要真实地去感受。不论狂风暴雨,冰雪艳阳,他们毫不畏惧,毅然理解。在时光的磨合下,柴静与自我的同事们建立了坚不可摧的友谊。陈虹是给她批评最多的人,也是她最感激的人。所以虽然陈虹已离我们而去,但“陈虹不死”。“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正是他们情谊的深情呐喊。在《看见》里,柴静没有刻意选取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超多的新闻报道里,只选取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这就是生活,真实即生活。看见的是视觉享受,品读的是人生真谛。用心去感受,才能读懂生活。
柴静《看见》读后感
之所以会买柴静的《看见》来看,还是因为之前看过柴进主持的节目才来看的,不过买来之后,却没看,直到这次端午节,我才趁着假日看了。
阅读《看见》是在三天内断断续续完成的,期间鼻酸含泪无数次,有两次真真正正地哭了出来。一次是开始阅读的那个晚上,久未读书的我被真实的文字和事例拍打着内心,看到第二章节讲述非典时生命的脆弱,一个没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红肿。而当我以为我不会再如此动情的时候,就看到了临近书末的药家鑫事件。
非典时期发生在我的小学,具体情形已经记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种种骇人之处、学校每日查好几次的体温和教室里浓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静书中描写的场景与我记忆中能重叠并不多,几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触动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惊觉我离这想要接近的真实社会原来这样远。
记得2012年11月26日,BBC中文网宣布推出包括中文在内的BBC新闻学院(BBC College of Journalism)四种新语言网页,里面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价值观、报道原则,以及专业操守等,是一流媒体为行业人才制定的规则。这不仅属于BBC。
全世界的新闻人都有克朗凯特口中的“独立的迫切性”,于是点进去仔细看了看。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创报道》。其实每一篇报道都是记者的原创,但是我还是一直在想原创中要夹带多少来自记者的主观思想。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所了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对事件产生偏激情绪。“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闻报道的标准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难。记者是以人出发去探求事件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就很难保证不会被当事人左右态度。柴静说看到贵溪翻坠水塘的校车中幸存的5岁的贝贝眼神中的创伤和委屈,不可能没有情绪,但想要认清现实,只能老老实实,从愤慨出发,向事实走去。
无论如何,应当把对事件判断的权利移交给大众,所以报道的时候,记者和所属媒体应该对报道的准确性负责。
因为追星,所以看过太多报纸和媒体为了噱头而做的不实报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标题党,如果明星追究则告上法庭或者媒体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选择置之不理,也更加恶化了这一现象。有时候大众就成为被媒体愚弄的对象,同样一个事情兜兜转转却发现不过是游戏一场,这种感觉让人恼怒。很多人不把娱乐新闻当做新闻看,可是既然叫做“新闻”,就是属于这个行业的,一些小事能够折射更多现状。
新闻本应该是件挺严肃的事儿。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看见》让我对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
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发现,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也许,这就是媒体最大程度上,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柴静的《看见》,让我看见,也让我对自己以前的观点有了很大的反思。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