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600字
2019-12-01 22:18:58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搜索 | 客服
A+ A-“先生问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一友举虚明意思。先生曰:“此是说光景。”一友叙今昔异同。先生曰:“此是说效验。”二友惘然,请是。
先生曰:“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功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若只管求光景,说效验,却是助长外驰病痛,不是功夫。”
——《传习录》
这一段提到了我们修行最常见的两种现象,第一种就是修行的外在表现,既说光景;第二种就是修行的效果,既说效验。如果别人问我修行得如何,可能我也会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谈光景说效验。王阳明说这不是修行。那应该在哪下功夫才是修行呢?王阳明给的答案是为善之心真切。我认为王阳明说的善分两种,第一种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善行,第二种是我们修行追求的最高境界“至善”。
“真”是真实,“切”是迫切。当我们心怀这种真实迫切的时候,是来不及思考的。你在行善的时候无需去顾及社会所赋予这个人的行为,那些都是后天的习染。跟着自己的本心,错了又有什么关系?改过就可。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想想自己的修行,并没有做到这样。行善的时候总会去想,这个人是不是骗子?手脚齐全为什么不去干活?他的家人为什么不照顾他?然后给自己一个心满意足的答案,放心的走开。这就是自欺,而且我们有很多行为已经习惯的自欺,这样是去除不了人欲的。
如果把追求外在的表现和效果作为修行的动力,那么我们的修行就已经跑偏了。修行是给自己修的,不是给别人看的。环顾我们身边那些修行的人,包括我自己,汗颜!
联系我们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千篇网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