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传读后感800字5篇
2022-05-26 09:58:06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搜索 | 客服
A+ A-吴晓波写《腾讯传》从2011年开始着手,2016年截稿,前后用了5年时间,走访了腾讯60多位各级管理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腾讯传》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今日读完吴晓波老师的《腾讯传》,总的来看还是一部不错的描写企业的书,腾讯也是中国企业中的两强之一,同时对于小马哥pony的创业历史和企业运营等都有深刻的描写,特别是对于腾讯各位领导人的采访,给我们提供了更真实的资料,去更好的感受腾讯这家企业,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腾讯最令我感动的有几点,1.内部赛马模式,一个项目同时有几个团队在做,以内部竞争代替外部竞争。2.以客户为中心做产品,文中多次提出,在凌晨还可能收到小马哥对于产品修改的建议,是真实的为用户做产品。3.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发展方式,一个产品发布出来肯定不会是完美的需要不断的修改,产品快速迭代的方式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4.做互联网的水电煤,流量加内容的发展模式,这几年明显可以看到腾讯在内容产业的发力,从音乐到视频到文学到动漫等等,21世纪最珍贵的将会是内容,提供优质内容创造将会是未来最主要的创业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网红盛行的原因。
说完本书的好,其实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最主要的是本书作者吴晓波老师缺乏自己对于腾讯的思考和看法,缺乏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腾讯的视角。文章中大量引用的是访谈内容,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访谈笔录而不能真正成为一本书。我也看过李志刚老师的《创京东》写的有血有肉,立体感就比较强。吴晓波老师的《大败局》《激荡三十年》也是相当不错,可能这就是他的写作风格。
现在腾讯已经构建起了自己完整的产品矩阵,相比于阿里过度的商业化不同,腾讯更愿意成为煤水电,成为连接一切的东西。所以在腾讯的羽翼之下才聚集了像京东、美团、搜狗、虎牙等等一众各行业中的头部企业。如果按管理边界来看阿里的疯狂扩张必然会带来管理边际效益递减,将会制约末端的创新。阿里是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如果末端创新受到抑制,未来的发展之路可能会并不平坦。而相比于阿里,腾讯在这些方面做的更多,把自己不擅长的搜索出售给搜狗并导流,把自己不擅长的电商出售给京东。如果现在来看腾讯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社交、游戏和内容,相辅相成形成巨大的产品矩阵。别人的护城河可能只有一条,腾讯最少有四条,这样的企业才可能做到基业长青。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2011年11月,腾讯和360的3Q大战刚刚尘埃落定,新浪与腾讯正为争夺用户打得不可开交,微信是腾讯新上线的一个产品,已经有3000多万用户,并且每天新增20万,因为有微信,所以,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2011年前后正是横扫天下的时候,面对微信的横空出世,改变移动互联网的布局,事后看待这个事情,在为张小龙团队欢呼的同时,也为马化腾捏一把汗,如果微信不是由腾讯公司孕育出来的,而是由其它公司创造出来的,今天的腾讯还是腾讯吗?
微信和腾讯使我不由的想起了得到和罗辑思维,得到用户现在也已经突破1000万了,每天新增10万左右,都是大量占用用户时间的工具,不同的是微信主要偏社交属性,得到是知识服务商,主要偏学习属性,得到里面的用户需要交流联系还是要通过微信来传递,但是微信的用户,不一定只有得到一个平台来学习,微信用户基数大是原因之一,得到版本不断更新,也在注重用户交流这一块,但其精髓还是知识服务,社交体验这一块应该不会大突破,所以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其他互联网公司,成为当今中国市值最高,用户数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它的成功是一次战略规划的结果,还是偶然的产物?
——为什么腾讯曾经遭遇空间的质疑,它所面临的模仿而不创新、封闭而不开放的“指控”是怎样形成的?性情温和的马化腾如何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全民公敌”。
——中国互联网与美国互联网有什么异同?前者的繁荣是一次长期的追随之旅,还是有自己的东方式生存之道。
以上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后续会慢慢给出答案。
“大行业和大时代”促使马化腾一骑绝乘。
罗胖曾经说过关于洛克菲勒是怎么样发财的,在现代的商业环境里一个商人要想成就洛克菲勒那种级别的财富,你至少要过三关:
第一关:就是挖到第一桶金。
第二关:你就必须变成一口猪,站到那个时代性的风口面前,让风把你这头猪吹起来,这叫把握一次大机会。
第三关:就是你必须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完成你的财富帝国的横向扩张。
请思考一下腾讯帝国的崛起是否有其相似的地方?
马化腾的七种武器
产品极简主义
简单就是一种美,少就是最合适的。马化腾是“细节美学”和“白痴主义”的偏执实践者。
用户驱动策略
注重用户体验,分析用户心理,形成了大数据下的用户反馈体制。
内部赛马机制
中层团队并驾齐驱,内部厮杀。
试错迭代策略
小步、迭代、试错、快跑。
生态养成模式
进化论和失控论并行,连接一切,互联网+
资本整合能力
流量是优势,战略设想,转化并放大资本是动力。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腾讯传》一书通过创业(1998—2004)、出击(2005—2009)、巨头(2010—2016)三个阶段,全景式地记录了腾讯崛起的经历,并以互联网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曲折与独特性。读懂腾讯,就读懂了中国互联网。
本书解读了为什么是腾讯,而不是其他互联网公司,成为当今中国市值最高、用户数最多、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为什么腾讯曾经遭遇空前的质疑,它所面临的模仿而不创新、封闭而不开放的“指控”是怎样形成的?性情温和的马化腾如何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全民公敌”?中国互联网与美国互联网有什么异同?前者的繁荣是一次长期的追随之旅,还是有自己的东方式生存之道?
腾讯从1998年开始创业,到2004年香港联交所上市,到2008年游戏元年,到2010年3Q大战,到2011年微信独舞者时代,到成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掌握了QQ、QQ空间、QQ游戏和腾讯网、微信等多个亿级入口,以即时通信工具起步,逐渐进入社交网络、互动娱乐、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在超高速发展的同时亦饱受争议,在“3Q大战”的激烈冲突之后又进一步走向开放……腾讯的发展路径,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缩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人在应用性迭代和对本国消费者的行为了解上,找到了自己的办法,并开始领跑全球。
在腾讯这个案例上,我们看到了马化腾团队所形成的极具个性的核心能力,作者将其概括为“马化腾的七种武器”,它们包括:
一、产品极简主义。源于“IM”(即时通信)工具,天然具备“产品”概念,且认为“少就是最合适的”“Don’tmakemethink”“让功能存在与无形之中”,读书笔记马化腾本人是“细节美学”和“白痴主义”的偏执实践者,早慧,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则成为最具杀伤力的公司哲学。腾讯也是工程师文化与产品经理文化融合的标本。
二、用户驱动战略。早在2004年,马化腾就提出互联网公司具有三种驱动力——技术驱动、应用驱动、用户和服务驱动,腾讯将着力于第三种能力的培养。长期探索并发掘对中国用户的虚拟消费心理,把“虚拟道具”重新定义为用户的“情感寄托”。
三、内部赛马机制。互联网的几乎所有创新,都具备颠覆式特征,往往突发与边缘,从微不足道的市场上浮现出来,如QQ秀、QQ空间及微信,都不是最高层调研决策的结果,而来自中基层的自主突破。
四、试错迭代策略。互联网经济与工业经济相比最本质的差异是对一切完美主义的叛逆。“小步、迭代、试错、快跑”,腾讯可谓典范。
五、生态养成模式。马化腾是进化论和时空理论的拥趸,面对巨大不确定性,他试图让腾讯成为一家边界模糊的生态组织。从让互联网“像水和电一样融入生活当中”到“连接一切”和“互联网+”,对内向外的双重延伸中,腾讯形成了柔性化的组织及竞争模式。
六、资本整合能力。2011年之后腾讯才有自己的投资风格,马化腾和刘炽平将腾讯的开放能力定义为流量和资本,将前者的优势和战略设想,转化并开放为后者的动力。
七、专注创业初心。马化腾属于改革开放之后的知识型创业者,在其创业初心中,改善财富状况的需求让位于个人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热情,几乎摈弃所有公演,沉浸于产品本身,构成他最鲜明的职业特征。
外界对腾讯的种种争议也还在继续当中,热度不减。它变得越来越值得期待,也越来越令人畏惧。它已经很好,但它应该可以更好。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出差的路上看完了这本《腾讯传》。一气读完,很是精彩,而又有些意犹未尽,总有回味无穷的感觉。不太好评价,只能说:这是一本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史。为什么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呢,总结起来有以四个理由。
1 因为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专家,之前读过他的《激荡三十年》和《大败局》,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喜欢这个作家,也算爱屋及乌。吴晓波老师的作品从文笔上娓娓道来,观察也相当细致入微。创作既有客观的描述,也包含着大量企业的纵横比较与分析。从一个产业的角度,分析一个企业也剖析一个行业、一种趋势。这也是是吴晓波的一大特色。
据说创作这本书,吴晓波本人感言也是非常之艰难,因为互联网公司独特而多变的特色,使得素材和资料的整合相对困难,因为腾讯的快速发展,本书也一直拖到了现在,历时五年时间,根本原因是大家都知道的——腾讯的微信在这两年间风生水起。
就如文章开头写到:
谁能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而回顾火山的形成,也有别样的震撼。
2 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为此我特意登录电脑QQ,查询一下我的Q龄,已经是接近15年。而腾讯创立至今已经18年,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企鹅帝国”。作为一80后的我们几乎见证了整个腾讯的成长。
《腾讯传》是一本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企业史。书中对腾讯的出生、成长、发展、壮大,以及同期其他公司的动作和状态都有着很全面的分析和描述。所以基本带着我们穿越到过去,追寻一代网民的集体记忆。还记得你的第一个QQ号码吗?你的第一个网名?甚至很多90后的人,是先有了QQ号码,才有的身份证号码。自OICQ-日后的QQ-诞生的第一天起,中国社会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
早期的QQ使用者,大部分是15岁到25岁的年轻人,这是一群在生活中没有身份,却渴望得到认可的焦虑的人,他们在家庭里被严格管束,在社会组织里被忽视和边缘化,因荷尔蒙的作用,他们又渴望得到认可,渴望确认自我,渴望寻求到属于自己的群族,这些现实世界中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在虚拟世界中却可以轻易实现。
QQ改变了一代人表达态度和感情的方式。甚至很多人的恋爱也是从聊QQ开始的,可见QQ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我的八位QQ号码65282815,一个高中同桌帮助申请的,一直沿用至今,已经接近十五年了,第一个网名叫做“100℃冰封”用了俩月,因为一位“寒潭飞雪”的同学的建议,后改为“独轩居士”沿用至今,真是很有感情。
腾讯传读后感800字
书看完了,掩卷回想,理了一下思路,能留下的部分就是被拨动的,拨动的地方很多,突然有一种剧情感,一个文雅的少年怀揣梦想纠集了几个拥有各种能力得小伙伴,有的魁伟有力,有的聪慧机智,有的心思缜密。然后一起经历了感动,挫折,亢奋,落寞,焦虑,欣喜。百般味道,最终衣锦还乡,却发现人生才刚刚开始
还是写一些内心有所残留的点吧,这些点才是养分。
一、先养起来的心态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一切成功的起点是一个想法动手去做。在没有方向感,或者不知道做了有什么用的时候,“先养起来”除了是一种阳光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抛弃自我惰怠、走出舒适区的勇气。大多数人都有惰性,惰性的原因除了对事情难度的排斥,对舒适的偏爱,还有一个是与那些计划“先养起来”的人完全一致的理由,“不知道有什么用”。生活赋予生命意义,抉择赋予生命活力。
二、每个人都嫌弃愚蠢的自己,羞于被人提及,经受不住外在的冷嘲热讽,为了让自己独善其身,往往会选择静观其变,这样也就放弃了体验自己成长的欣喜和打怪升级的快感。失败是成功之母,愚蠢是成长之肥。没有愚蠢的滋养,人是不会长大的,犯错误的多少,以及错误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成长的高度。在自己还可以犯错误的时候,多犯一些错误吧。
三、秀才遇到流氓真是感到绝望,无耻者无畏,无畏是一种境界,因为它会打破边界,边界就是局限,一个比你更宽广的人跟你斗,你怎么有胜算。我不想做流氓,触碰边界,站在边界上眺望外部的世界是必需的。能看到外面,了解外面才有能力与“流氓”一战。生活主色调是平淡的,平淡会潜移默化的为自己筑起围墙,如何骑在墙头上?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四、工作内容,生活内容,关注内容会让我们聚焦在点上,这没有错,专注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过于专注会忽略很多对你更重要的东西。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估计小马哥觉得自己当时并没有做错什么就把周鸿祎给招来了,现在想来也许就是过于专注用户,专注产品,专注自己产品的整体性。世间经常恰恰是你觉得没做错什么却遭受了外界的非难,争论显得乏力,因为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外在对你存在的抵触,需要解决。跳出自己的视角,多结善缘。
五、时间是个奇妙的东西,就像大海,一波一波又一波,不知疲倦,永远在不安分的涌动着,无论你多强大,永远会存在更强大,保持敬畏,保持警醒,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直保持紧张状态,会让人精神崩溃,如何保持敬畏的警醒呢?小马哥的邮件狂魔式的沉浸状态可以参考,没有什么比被喜欢叫醒的早晨更让人抖擞了,喜欢,沉浸式的喜欢会让人忘掉紧张,忘掉压力。
六、小马哥跟“红衣大炮”交过手之后,思想确实转变了很多,变得很“开放”,不再纠结于自己什么都去做的状态,投资入股各行各业,也把自己定义为了连接+内容,这种转变也从原来的强敌环伺,变得四通八达,投资并不做最大股东的策略很有深意,把自己定义为合作者而不是取代者,当你释放善意的时候从概率上来说,对方大概率会对你增加信任,盟友的增加,一分力撬动十分力,百分力。生活里我们经常会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大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角色的混乱,母鸡不能报晓去抢公鸡的饭碗,狗儿也不能拿耗子夺了猫的营生,角色的定义让我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过。。。时间的轮替谁又说的准什么角色会一成不变呢。
七、生态是书最后部分被高频提及的一个词,生态的稳定来自于多样性,多样性也意味着宽容和包容,容下自己的敌人也拥有自己的队友,打破平衡状态的是垄断,世界权利越来被集中到少数人的手里,因为他们变得越来越大,权利不可怕,可怕的是权利的拥有者是不是同时也拥有一颗敬畏之心,就像草原上的狮子,它们并不捕杀所有的动物,饿肚子的时候才会发起进攻,而人类在整个进化史利用智慧获得的生存,机械工具的发展让人类突然拥有了左右地球一切的力量,人类思想的进化却没有跟上武器的进化,也许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让人对权利的理解进化到基因里。
八、张小龙的成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最重要的是,沉寂并不是沉沦,加入腾讯后,他除了将qq邮箱做的风生水起,一年多的时间里并没有什么其他建树,但他一直关注各种热点产品,微信只是在这个阶段被他发现并开发出来而已,如果不是微信,我相信在其他时间也会有其他产品被他发觉出来。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觉得自己是金子的人很多都埋在了地下,只有愿意把自己不断研磨,最后在大片沙子中反射光芒的人才会脱颖而出,成功不是没有原因,努力,不被认可时也不放弃努力才值得拥有成功。
还有很多感悟,感慨,感动,没办法写完了,一本书让我对腾讯有了更多认识,也让我感受到了腾讯的气质,我自己总结为谦恭也自信,专注也博爱,谨慎也激进。也许就是这种矛盾却适度的状态让腾讯达到了一种持之有度,八面玲珑的状态吧。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
价格: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