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读后感高中生5篇
2022-05-28 07:36:01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搜索 | 客服
A+ A-《西方哲学史》你们了解过了吗?那么你们写过关于它的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这次读书会活动,我选了略显生涩得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时间显得很有限。读得不多,可能真正关键的理论也尚未读到,但是在看序言部分时,便已有了些许模糊的感受。它让我有想把这次漫长的阅读坚持下去的想法。
哲学于现在的我,还有太多的东西不能完全理解。它的问题甚至是没有具体的答案的,它也并不是要让人信服于某个唯一的答案的。在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或者说,哪怕宇宙是坚定不移地趋向于死亡,它也还是值得加以追求的吗?究竟有没有智慧这样一种东西,还是看来仿佛是智慧的东西,仅仅是极精炼的愚蠢呢?对于这些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各派神学都曾宣称能够做出极其确切的答案,但正是他们的这种确切性才使近代人满腹狐疑地去观察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如果不是对于它们的解答的话,——就是哲学的业务了。
作者所提出的疑问,也正是我的疑问所在,或者说是我们的疑问所在。
我们现在所能认识到的一切,对于全部的世界,未知的、久远的、广阔无边的甚至是我们不能定义的世界而言,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所确定的对,为什么是对的,我们所公认的错,难道真的如我们心想的那般,一无是处?现代社会所公认的标准,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使社会能够比较稳定地运转起来,然而我们从何可知这一切的规则就是完全没有BUG的呢?规则只因为大家的公认,就可以被认为是对的么?谁能肯定现在的规则会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下去,而不是积重难返呢?我们眼中的和已知的社会最高形态,就一定如同前人的书中描绘的那般美好么,新的问题会不会出现,而达到巅峰之后的社会又会不会逐渐走向衰亡?
有时候我不太敢去想心里的疑问,因为有很多东西我还想不明白,困惑和怀疑在得不到正确导向的时候,往往会有不理想的结果出现,倒不如暂存心底,日后再来寻求答案。
我并不认为我能通过这本书找到最终的答案,作者也一定不是这么希望的。但从一定程度上,它能让我清楚一些过去不清楚的事物的由来和发展,我们的世界是怎样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同时我又觉着,有些事,即便它确实是一个问题,也没人能给出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要沿袭着某种规则来完成这件事的原因,我们还是要把这些事继续做下去。
比如宇宙坚定不移地走向死亡。如果说宇宙是一个生命体的集合,它也会有衰老的一天,那么说宇宙会有死亡也是合理的。但是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应放弃对宇宙的追求么?可能到头来,在某些意义上,追求探索一个最终会毁灭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但至少在眼下,我们凭借着我们这一点点精炼的愚蠢去探求宇宙,并没有什么不好。可能是人类的好奇心让我们无法一直等待到宇宙和我们自然相遇的那一天,所以在那天来临之前,即使是一直在大门外徘徊,人类还是会乐此不疲。
不能因为哲学而放弃一些已有的希望和基本的认知,尽管它们看起来都是那么令人怀疑。这样浅薄的想法,有着对未知的、难懂的世界的恐惧。我也没有信心能完全理解哲学,同时我也畏惧于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陷入迷茫和虚无,因为别人并没有这份迷茫和虚无。人们摒弃了对本源的困惑,而专注与日常的生活;哲人们拨得云开见月明,活得自然而明白。而思考着本源,又无法成为哲人的人,既不能专注地生活,也不能活得明白而自在。
虽然这本书还没有读多少,却有这么多想要说的事,即使有那么点废话连篇。希望,能够找到一点点的答案,虽然是凭我那极不精炼的愚蠢。(宋俊豪)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著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中国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哲学著作大多沉闷难懂,暑假随意翻开的《西方哲学史》却仿佛有一股魔力,把我带进了哲学的世界,这里没有冰凉的说理论述,反而充满了哲学家们对美好的向往,上善若水,形而上的追求令人神往,畅游中,我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西方哲学史》一书是英国哲学家罗素引以为豪的一部作品,凭借它罗素获得了 1950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我很好奇一本纯哲学著作如何能获得文学奖?怀着疑问我开始对这本著作的探索。从古希腊的神庙,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从法国大革命到十九世纪的思潮,涵盖内容惊人,而作者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简洁诙谐,引人入胜。
遗憾的是我你并没有很快找到答案,由此,我开始了第二遍的品读。整本书中有很多哲人的思考,其中的几位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在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博闻强识自不必多说,博学者未必智慧,但博学而慎思的苏格拉底称得上智者。有一次和朋友去做客,朋友到了人家后发现苏格拉底没有跟来,着急的回去找却发现原来苏格拉底在想一个问题,竟不知不觉忘了走路,呆立雪中一动不动,朋友很是震撼,连忙带他回去取暖。我也为这个老者深深震撼,而更让人震惊的是他对真理和正义的坚持,在后来面临死亡的审判时,他选择了真理,他倒下了,而一代代渴求真理的哲人们继承了他的勇敢和抗争精神。他的弟子柏拉图最为人们熟知,我们记得他乌托邦的向往,记得他和老师折麦穗的爱情释疑,记得他的博爱的心怀。在我们向往着柏拉图式的爱的时候,哲学似乎有了它浪漫和温柔的一面,多么神奇!向后翻着书,时间在指尖流逝,下一个时代的天才如一颗最亮的星星跃然出现在哲学的天空 — 亚里士多德,他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成就,他的成就如此之大,以至于千年之间无人匹敌,然而这却也成就了他最大的错误。这是权威之于人们的危害,因为无人反驳,反驳者必不得好下场,于是文艺复兴前的欧洲显得停滞不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中,正义不包括平等,在追求善良的时候,非理性的感情也被看作是鲁莽而不应该的,青年因此变得保守而缺乏爱和浪漫的情怀。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的世界,欧洲哲学的发展和其宗教的发展密不可分,犹太教的出现,以及后来直至现在欧洲的主流宗教 —— 的开端,都给这种哲学染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宗教和教皇的权利因此扩大,也开始了国家和教皇的权利争夺。“德国是教皇的奶牛”当时情形是一个典型的表现。但古老宗教对人类的发展显现出一些阻碍,路德的宗教改革应运而生,这期间总的来说即是教皇的没落,国家权利的强化。下一个出现在哲学史上的是意大利的哲学家们,所谓乱世出英雄,在佛罗伦萨,富商、贵族和平民的斗争,造成了一个比较自由的氛围,艺术家和哲学家得以呼吸自由之空气,而少担心权威的压迫。后来的美蒂奇家族和崇尚人文的宗教的帮助,使这场少数艺术家和哲学家的运动得以成气候。这些新生代的学者崇尚科学和人文,勇敢的挑战亚里士多德的权威,科学上,很多的成就竟然都来自对亚里士多德的反抗,这种对科学的态度没有随着文艺复兴结束而消失,反而成为了后来世界进步的巨大动力。文艺复兴学者的人文和仁爱似乎和亚里士多德前的古希腊遥相呼应,社会中一股青春力量蓄势待发!
这是属于科学和人文的时代,人类开始认识到个体存在的意义,古已有之的关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开始被一些激进的哲学家讨论,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至今占据政坛主角,卢梭和伏尔泰的论战愈演愈烈,启蒙运动萌芽,从此,世界开始向另一个方向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腾飞。有太多故事要说,这个时期是那么富有色彩,哲学家们的论战此起彼伏,绝不比后来牛顿爱因斯坦的世纪争论逊色。笛卡尔是这个时期的先行者, “ 我知故我在 ” 尤在耳畔回响,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不破不立,这种精神惊天动地,笛卡尔另起炉灶创造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这是继亚里士多德后一个新哲学体系,笛卡尔有科学的严谨求实,兼具人文情怀,文笔平易近人,他奠定了一个新哲学时代的基调。莱布尼兹是笛卡尔的继承者,微积分的发现让他名扬数学课本;斯宾诺莎尤其给了我更深的印象,他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简单的一生中,斯宾诺莎这种高尚的道德让他更加与众不同。
经验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下一段优美旋律的演奏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的实证思想是我对经验主义的第一次接触,而大洋彼岸的学者亦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洛克、贝克莱和休谟的实证精神对近代西方各国的宪法都很有影响。一切以事实说话,制定出一套实用的体系。理性之眼帮助人们看到了更远的世界的美好,于是世界欣欣向荣。卢梭的出现,掀开了浪漫主义运动的大幕,对个人力量的相信,对英雄的崇拜和叛逆精神的滋养,开启了一个充满激情和战斗的哲学课堂,卢梭、拜伦尽情挥洒,世界仿佛被英雄的精神感召。浪漫与轻浮却无法分离,浪漫者总是崇尚意志而轻视知识,权力意志是他们的极端向往。理性和激情的争斗从未停止,人们在争论中成长,哲学也是,世界飞驰不停,哲学家轮番登场,功利主义着边沁,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依次出现在了这个舞台上,他们已经被历史永远铭记,历史的大车踏着时间的洪流,浩浩荡荡亦从容不迫地行进,人类的未来无限美好亦荆棘满地!
合上书,脑海中各种思想宛如极光在空中穿梭,一幕幕精彩纷呈,而我也陷入沉思,或者说是更多的矛盾和迷惑。何为正义?何为公平?何为自由?历史给出了问题却没有明确答案。纵观这段磅礴的历史,人们从无政府的个体到契约国家,个人与国家的微妙关系,不偏不倚,只有在放任和约束达到一个很好的比例时,自由得以发挥其力量,乱世之间艺术百花齐放,思想充满活力。民国时的中国,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乃至启蒙运动,无不在一次次地验证着,而一个更加宽容的世界,将使文化和艺术尽显魅力。思想者推开未来之门!
我似乎找到了刚开始的问题的答案,贯穿全书的自由的气息,爱的精神感动人们。我们祈望和平,向往正义,我们爱着自由,却也常常心怀疑惑,我们踌躇着却不怕挑战,因为我们知道她终将到来!爱你所做的,做你所爱的,勇者不惧。生活色彩缤纷,旅行的人,收拾起行装,梦在远方,路在脚下!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但凡想到哲学,总是出现安静沉稳的哲学家,通篇长论的哲学文献,还有千转百弯的哲学思维。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哲学是高深莫测难以触及的,可是正因为它的深,我们更需要去领略在不同于我们常读的校园小说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一种哲人的俯瞰这个世界的视野。
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阅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用一颗安静的心去阅读,更有利于我们哲学思维的形成。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是可重复性),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知识外的教条。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中国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我因此也想到,中国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白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 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中国式思维。
罗素接着说,哲学象科学一样诉诸于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启示的权威。这里传统的权威是指国家机器的强力,启示的权威则是指神学中的教条,上帝旨意之类。既然哲学和科学一样理性,那哲学存在的必要在哪里呢?罗素认为,科学回答不了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而神学家信心百倍的答案已经不象过去几个世纪那样令人信服。罗素举了好多思辨的心灵所感兴趣的问题,个人认为远不如这三个直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当然罗素的问题层次较高。象这三个问题在实验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而如同上面所说,神学家的答案已经失去光辉。而哲学恰好来钻研这类业务。 再回到罗素这篇绪论的开头,来谈谈哲学的特征。罗素说,“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就科学这个词最广泛的意义而言。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同时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但也确实如此。心灵往哪里走,不是你的嘴巴能指挥,只有你的心灵才真切地知道,烙印,烙印,还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烙印问题。
总而言之,读罗素,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也是对自我的升华,哲学,是智慧的代名,读过<西方哲学史>,让我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前段时间,通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此书名为哲学,但西方所谓哲学乃为科学之科学,统率一切之思想,因此将此书视为欧洲文明发展简史亦不为过。通读犹如囫囵吞枣,却也得出了些心得,现依据阅读时的随手旁批成文,不求全面,但求脉络清晰而以。本文相当枯燥,请选择性阅读。
按照欧洲历史学派对古代社会的划分观点,将近代之前的历史分为上古、中古,两者分界线是公元476年欧洲奴隶制社会的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中古与近代的分界是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光辉照耀整个欧洲。也就是说分成这么几个阶段:史前——公元476年是上古时期,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左右是中古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世纪,1500年之后又划分为近代、现代等。
对照中国历史年表,发现东、西两个当时几乎决裂的、独立发展的文明之间竟有如此巧合。(此处所说的西方文明,指的是正统欧洲文明及其派生。)
公元420年,晋朝灭亡,至此中国文化最高速发展的时代结束。
公元十四世纪,明王朝建立,中国在经过短暂的元代统治之后,传统学术界遭到毁灭性打击,继而进入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上古时期,中国和欧洲的文明犹如人之青春期,均呈高速发展状态。
中国传统汉文化思想体系得到建立和确认,形成了以儒、道、墨、法为主,尤其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体系,此种体系绵延至今,之后数千年,中国再没建立新的完整思想体系,只是对先秦思想体系得承袭、融和、分支和发展。史学上的极端观点认为,秦以后中国就再也没有思想家了,而晋以后连真正的知识分子都很难找到了。
西方社会将古希腊称为经典时代。那时期建立起来的哲学、科学体系被称为经典哲学、经典数学等。丢番图创建了代数学,欧几里德著有《几何原本》,阿基米德的穷举和趋近概念是微积分的原始思想。经典哲学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结束了“前苏格拉底”时代哲学家单一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体系,从此,哲学将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此开始了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等重要社会学科的研究。
对比之下,虽然在时间划分上有很大巧合,但顺序的颠倒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近现代的世界格局。
中世纪的欧洲,会建立的严格制度和与之配套的残酷刑罚,教皇与欧洲各国皇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拥有无上权威。首先,教会把持着教育和受教育的权利;其次,所有违背圣经教义,或者说违背当时教会所解读的教义的人们都被列为异端、邪教。因此当时的思想界死气沉沉,文明发展停滞。
而彼时的中国,在经过南北朝二百多年的短暂分裂后,隋大一统中国。唐朝财富得到迅速积累,初唐时期政治相对稳定,文学艺术盛况空前,诗歌绘画成就最为璀璨夺目。宋时期,尽管边境战争不断,军事实力不济,但当时中国的文学艺术继初唐之后达到第二个高峰,自然科学飞速发展(梦溪笔谈开东方自然科学正统之始),财政收入巨大(数倍于明清),工商业迅速发展,工商业税收普遍超过税收总额的一半,政治上也较为清明,没有汉朝的外戚专权,也没有明朝的宦官摄政,没有突出的社会矛盾,生活富足,应该说彼时的中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前夜。直到蒙古人的铁骑彻底打破汉文明,中国进入政治、经济、文化最为黑暗的时期。
再说欧洲,十三、四世纪,起源于中东国家的黑死病席卷欧洲,无法统计,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欧洲失去了至少一半的人口。历史再次产生交集,当时蒙古人的正在统治中国,而很多欧洲人认为,黑死病是由蒙古人带去的。可蒙古人给中国带来的是长达数世纪的黑暗,给欧洲带去的黑死病却间接导致了文艺复兴。因为在这场惨绝人寰的瘟疫中,传统教会统治力量被极大削弱,欧洲政治经济格局被彻底打破,百废待兴之际重新建立秩序的机会放在欧洲人面前。(由此看出,那时的蒙古铁骑,就是来捣乱的么,全世界都乱套了。)
当文艺复兴之光传遍整个欧洲的时候,中国进入明王朝。明早期,经济上国库极端空虚,民不聊生,政治上君主集权极端化。洪武时期,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亲手制造了大面积的白色恐怖,锦衣卫的建立和文字狱的兴起,与其说是朱元璋在为子孙后代清君侧,不如说是对新王朝的致命打击。靖难之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明王朝得到短暂复兴,郑和下西洋开始了庞大王朝远征的第一步。然而,复兴是短暂的,随后的仁、宣两朝,虽然国力得到加强,却开始了最为恐怖的宦官摄政。之后的明朝,开始出现了一些比大臣还要“声名显赫”的宦官,王振、汪直、刘锦、冯保、魏忠贤等等。皇帝们大多数沉湎于声色犬马,炼丹方术,还有个别的喜欢做小生意,干木匠活儿(搞收藏的都知道明朝家具很牛逼),总之自从叛逆青年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以后,后面的皇帝们更是放心把权利交给大臣、宦官,自己玩儿去了。明朝的自然科学其实也得到了发展,但多限于科学技术范围,没能带来广泛影响,建立体系。
而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尚处次要。主要的是建立了完整的近代自然科学体系,从此,欧洲进入理性社会。以那时期欧洲出现的一个重要人物为例,说说当时欧洲的文化特点。此人名叫莱布尼兹,罗素在其著作《西方哲学史》中称此人是“千古绝伦的大智者”。他涉猎之广之深极为罕见,首先,他是阿尔特多夫大学的法学博士,并受聘为该校的法学教授;其次,在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同年,他发表了数学论文,从此现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数学分支诞生,这就是数理逻辑学,它不仅仅是数学的,同时也是哲学的,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共同产物和纽带,虽然这是一个对大多数人来说都非常陌生的名词,但它使用数学的形式语言去论证逻辑问题的方法,创造出一种通用的科学语言,而此种方法,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没有数理逻辑,就没有现代计算机技术;第三,莱布尼兹始创描述运动与变化的“无穷小算法”,现代对其的通用称呼就是“微积分”,微积分是一切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基础工具,并成为全世界所有理工科本科生的第一课。此外,他涉足的学科领域(发表过重要著作的)还有,物理学(能量守恒思想雏形、光学折射定律)、材料力学(描述纤维张力和伸长比例的莱布尼兹理论)、生物学(单子论)、地质学(《原始地球》)、化学(《磷发现史》)、心理学(身心平行论)、语言学(公认的世界语先驱)等等。当时欧洲最重要的四大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罗马科学数学院、柏林科学院都以他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成员。
为了便于理解中西文明差异,可以用现代社会学概念加以描述。欧洲文明是经验派的,善于以定量分析为方法,依靠微观的累积得出普遍的结论,尤其是文艺复兴以来,理性成为欧洲文明追求的目标。中国文明是批判学派的,善于以定性分析为方法,以意识形带、社会结构、家庭伦理、人际关系为主要分析对象,从宏观的观察得到宏观的结论,缺少健全的科学理论体系,使中国的文明中缺少了数量概念,缺少了唯一标准,从根上说,就是善于变通的。
欧洲文明的脉络,哲学和自然科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哲学家们从来都试图用数学方法证明哲学、神学命题,最著名的就是牛顿晚年花大量时间用数学方法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事实上很多人都做过类似证明。中国文明从一开始就偏重于描述性,经典学派著作基于的是作者大量的观察和个人感受,成文都是充满文学意味的感性描述,对此类文献的解读非常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因为时空变换而来的不同意义赋予,因为这种语言不像科学符号那样具有普遍适用性,而从创造的时候就具有极大随意性。欧洲文明的符号统一性和中国文明的随意性,涵盖范围及其广泛,甚至可以上溯到两种文明的文字起源:以拉丁文为代表的字母文字体系和以汉字为代表的象形文字体系。
所以,中国从一开始就疏于建立自然科学理论体系,虽然后世科学技术同样拥有伟大成果,比如四大发明,以及巧夺天工的手工艺等。但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根本就是两个层面的概念。科学理论解决的是如何认识世界,而科学技术解决的是如何改变世界,一个是世界观,一个是方法论,逻辑上是顺承关系。按照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的普遍观点,西方文明以科学理论为世界观,产生相应方法论是顺其自然,而中国并没有整套科学理论作为世界观,因此产生的科学技术,并没有为主流思想界所重视,认为那都是些奇技淫巧罢了。是否拥有科学理论体系,也是造成中、西文明重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代中国,初接触世界便提出“师夷长技”的口号,当然必须遵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原则。以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是无法按照西方的方法论行事的,因此科学技术就只是科学技术,人们可以用它修建房屋、铺设铁路、制造武器等等,却无法用它解决传统世界观提出的问题。没听说有我国人拿微积分计算玉皇大帝存在不存在的吧,当然这个命题荒诞与否不在讨论范围内,只是以此为例来说明我国人并没有拿“改变世界的工具”去解决“认识世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代中国,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可惜仍然仅限于方法论层面。当代科学技术研究,承袭的是西方科学理论体系,沿用的是欧洲方法,人们将数学作为实现科学技术的工具进行学习,而从未将其视作关于所有问题的普遍方法,这其中缺少的重要环节虽然不影响政治经济发展,也不影响中国文化的自成体系,更不能作为衡量两种文化孰优孰劣的标准,却的确是产生中西方文化鸿沟的最主要原因。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
价格: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