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 - 正文

《传习录》读后感1000字

2019-09-16 21:28:30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搜索 | 客服
A+ A-

《传习录》读后感1000字:王嘉秀问:“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上一截,然非入道正路。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贡、有由传奉,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入仕正路,君子不由也。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然其上一截同者,不可诬也。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亦卒不免为异端。是四家者,终身劳苦,于身心无分毫益,视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欲,超然于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学者不必先排仙佛,且当笃志为圣人之学,圣人之学明,则仙佛自泯。不然,则此之所学,恐彼或有不屑,而反欲其俯就,不亦难乎?鄙见如此,先生以为何如?”

先生曰:“所论大略亦是。但谓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见偏了如此。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一阴一阳之谓道’,但仁者见之便谓之仁,智者见之便谓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仁智岂可不谓之道?但见得偏了,便有弊病。”

——《传习录》

遇到问题,面对问题,直视问题,从根源去思考。我也曾经想过道家、佛家与儒家的区别。王嘉秀思考的角度和深度比我强太多了,他把儒家看作圣人之学,而且是那种从上到下全圣人的学问,通俗的讲就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把道家和佛家看做是半截圣人的学问,虽然最终也是圣人,但是少了入世一截。他举了个例子,从科举考试当官的、买官的、传承下来做官的,最后可能人生都会走向成功,但只有科举考试当官的才是真正的成功,全方位的成功。现在的儒家学者,只在下半截努力。出现的问题就是如果上面不努力,就达不到圣人的学问。儒家在这种情况下和道家、佛家相比,就没有任何的优势,反而出现劣势。

《传习录》.jpg

不管怎么说,道家和佛家最后都是可以成为圣人的学问。但儒家缺少了上半截,就达不到了圣人的学问。这么一比儒家反尔不如道家和佛家。没学儒家之前,我也觉得道家和佛家比儒家的要高一截。儒家满嘴的之乎者也,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儒家变成了没有用的学问。“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之学都是为了研究知识而研究知识。脱离了日用平常的儒家,变成了死记硬背,无用之学。

按王阳明的评价,圣人之道,本是一以贯之,又从何谈上半截和下半截之说?我的理解就像99%和100%的差别一样。它俩差别的不是1%,而是成功与不成功。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我觉得师父的解释也是对的,如果上来就讲天、命、性、道、教、心、体这些,大部分的人都会望而生畏。调门起的太高,就没有人愿意学了。现在的社会是物质财富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虽然不逐物,但也应该因时制宜。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习儒家修身方式,为了让更多的人改变,先提倡世俗谛也是无奈之举。我本身就是一个俗人,儒家的这些东西必须能满足我的日常生活需要,我才会继续的学习它。千万不能高不成,低不就,上不去,下不来,渐悟渐修吧。

联系我们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千篇网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价格:3.00元

支付宝支付
联系客服
扫一扫,支付¥3.00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等待10秒,请勿关闭此页!
【手机端支付方法】屏幕截图保存此二维码,支付宝扫码-选相册-选此图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