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房子读后感
2021-08-23 09:53:43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搜索 | 客服
A+ A-《纸房子》如同在静谧的林荫道上邂逅一位悉心散步的男子,他简洁智慧的谈话会让你度过一个平静易逝但印象深刻的下午。我愿意猜想这位来自乌拉圭的男子--作家卡洛斯。M多明盖茨(Calrlos María Domínguez)是一位年过不惑,长相细致的爱书之人。以下是纸房子读后感,欢迎各位参考!
[篇1]
最近一次出游,在凌晨的机场上看完了阿根廷作家卡洛斯·玛利亚·多明格斯的《纸房子》,书中包含两个故事,书籍同名故事《纸房子》和《瓦尔德马·汉森的短暂之死》。
《瓦尔德马·汉森的短暂之死》相较于《纸房子》结构更松散,有更多对话,人物关系略显繁杂,似乎在午后一个漫长的下午听一个白发老人在路边叨叨了许久的家常,一页页翻下去想要快快看到结尾,就像站在路边听完老人叨叨,给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纸房子》的故事内容情结紧凑、引人入胜,还有不少能引起爱书之人共鸣的想法,让人不由自主地一口气读完,而看到有同感的句子时,简直想和书中的人物握手,与对方共诉衷肠,顺便一同吐槽对立的观点。
以下便是“哎呀说得太对了”的拍大腿的句子:
我每每自问:到底为什么要保留很久以后才可能稍微派得上用场、和本行简直八竿子打不着的书籍?收藏这么一大堆只读过一遍便束之高阁的书,究竟所为何来?待下回(倘若真有下回的话)再度取下展读,天晓得又是何年何月!可是,这么说吧:一旦丢掉那本《野性的呼唤》,或者那本让我挥泪告别苦涩青春的《希腊人佐巴》、抑或《战火幽魂》,岂不是一并葬送了构筑我童年岁月之一砖一瓦?至于其他所有随时光荏苒,逐渐移往书架顶层,从此纹丝不动、默不吭声,忠心镇守着我们心中那方神圣净土的任何一本书就更甭说了。
还有比这更对的话吗?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买书的时候若有同伴,有时免不了一句“这书好贵,你会读几遍呀就买”,就算是一遍都没有读完,单是有眼缘想要买下来翻一翻,也值得,就算翻完了一遍真的没有下次再看的机缘,夹于书架某一层的书堆中,也值得,若是能够一读再读,那这真是一本好书,值得我再买一本,不拆封,就放在书架上,收藏,要珍藏的好书怎么可以因为翻阅褶皱、日照褪色而品相不好呢?书籍留下阅读和年岁的痕迹自然也是值了自己的书生,但是如果书籍的主人愿意再保留一本它出生时的复本,不更为诚心?当为不断翻阅的书籍终有一天寿终就寝而难过时,在书架上发现另一本崭新的它,欣喜之情一定难以言表。
割舍书籍往往比获得书籍来得加倍困难。书籍与我们之间以互需、相忘之契紧紧相系,它们见证我们生命中某个永远不能回首的吉光片羽。只要书本仍在身边,便依然是我们的一部分。
没有人甘心自己的书已经出借,从此流落在外、迟迟不归。我们宁可遗失一枚戒指、弄丢一只手表,或是掉了一把伞,也不情愿一本书从此佚失,纵使我们永远不会再次翻阅那本书,但是光凭着铿锵有力的书名,那些书页任然保存着久远以前、连自己或许都早已忘却的情感。
看到这里也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经出借的书,有的粘上了饼干屑或是咖啡污渍,有的书脊处出现了裂缝,有的书角磨损圆钝,有的封面出现了折痕,这些也许在借阅人看来无伤大雅,书还好好地在嘛,但是对于出借人来说或许简直可以抓狂,就像自己的小孩儿被人打出了淤青那般心疼。我的爱书遭遇过的这些都是好的,有的直接一去不复返,只留的老母亲在风中苦苦思恋。弥补的办法就是,统统再买一本新的,所以书架上往往会出现新旧两本一样的书,倒也有趣,看到书,就像是记忆回放,大部分记忆都和书有关联,仿佛是书籍串起了过去的人生。
倘若有人问我借书,我往往会面露微笑而内心一万个不愿意,“但愿您只是说说就过,千万不要问我借书”,如果有人在书架前向我讨要一本便宜的小书,我宁可另买另外的精美小物作为礼物送给对方。真真是“我们宁可遗失一枚戒指、弄丢一只手表,或是掉了一把伞,也不情愿一本书从此佚失”。(当然意义重大的戒指也是万万不敢遗失的!)
几位朋友送了刚出版的书给我,但是他们的言谈却鲜少触及自己的著作。他们说来说去不外乎:皮格里亚或萨尔是否有妙招,让他们能在阿根廷文坛抢占一席之地;……到底要选择那些会花心思照顾你的书的小出版社,还是投奔能让你风风光光一个月,然后像流星陨落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外资出版公司。……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书籍世界俨然成了怨声载道、尔虞我诈的场域,一名作家具不具备才华倒还其次,地盘大小、权利有无才是前提。
这样的描述倒有几分熟悉,市场上的流行畅销书也有这样的影子,这种现象恐怕不止在书籍的世界如此,各行各业都会有急功近利、重流量轻质量的现象,在经济高速发展、泡沫又快速消退的今天,不少人是能抓一把是一把,能捞两勺决不捞一勺。大量的流行书籍也是既值不回书价也值不回时间。一旦作者向外寻求收获多于向内寻求收获,书籍就会因为缺少诚心而变得面目可憎。
对于自己耗费可观金额购买的书,也能够花同样多的时间在上头,念兹在兹于读懂、读通,才堪称爱书人。之前有不少土豪花大价钱买精装书套装,整整齐齐码在书架上,但是一看就是不读的,看书的人的书架怎么可能放眼望去整整齐齐,套装接着套装呢。
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的是看书的人,整整齐齐却是各式书籍穿插的也是看书的人,整整齐齐套装接着套装,但是书架上塞得连缝儿也没有的,更是看书的人。
可惜的是,现在居然有人连整整齐齐的套装也懒得买了,直接买了整整齐齐的书籍套装模型放在书架上。看到一本精装外文书,哇塞,兴致勃勃取下来一翻,嚯,是个盒子,里面空的!
他如此写道:“天地之大,蕴藏万千惊奇、无尽奥秘——这些惊奇、奥秘,以种种无法言传的方式影响吾人之情感、智识,此或许足以证明:生命万物之蕴生,原本就是如梦似幻。”
“生命万物之蕴生,原本就是如梦似幻。”如痴如醉地活一遭,时而清醒认真地工作生活,时而不管不顾地游戏人间,才不枉此生。过于警醒入世和成天神仙般出世一样,都没有享受足够生而为人的各路滋味。
我并不热衷收集首版书。我最在意书籍的品相务必尽可能完好,要不然我就会浑身不舒服。这里真想同书中的德尔加握手,在书这方面,读后感我也是个十足的外貌协会成员,如果书的品相不好,首版或是签名版都不会太想要。但是不少收藏大家的藏品不都是看上去破破烂烂的嘛,应是我水平依旧低,不懂得欣赏。但是书中的德尔加也是拥有2万多册藏书的人呀,对于品相的执着估计也只是爱书人中的一个癖好。
我屡屡求他别在书页上头胡写乱涂,平白糟蹋了那些珍贵的本子。当然,他始终我行我素。我总责怪他铁石心肠,他则嫌我假道学,尽管如此,彼此倒不曾因此伤了和气。……随意翻开一本书,里头找不到任何一页折了角;仔仔细细审视舒朗通透的字间、行间,宽阔洁净的页边;或是生日当天翻开一册书缘未裁的毛边本,才能够令我满心喜悦。
在藏书上写字这事儿我也始终不能接受,就像德尔加说的一样,整洁和一尘不染才能让我心生愉悦。而书中布劳尔说的那句“……要是连个痕迹都没留下,简直毫无高潮可言”的令德尔加惊骇莫名的粗话,也让我瞠目结合,德尔加把布劳尔的全话复述了出来,但我都不想打出前半句,说这样的话的人,怎么能叫做爱书人呢?!
咱们读书人都爱把看过的图书,甚至不看的书,收藏起来。可是,还没等咱们明白过来呢,图书就变成了无声的见证者。图书不仅见证了一去不复返的时间,还是咱们日常生活的见证者。
没有错,一柜子的书,就是一柜子浓缩的时间,如果你有记日记的习惯,每天记那么十来行流水账,日复一日,或者日隔一日一记,你会发现三五年的时间,在纸页中也不过1厘米的厚度。纸和文字真是最温柔和有温度的时间记录者。
人类的欲望先是作为解放者,随后是处于工商、金融业的需要而被平反,其实里面有刺激和陷阱。布劳尔对于书籍的欲望无节无制,他或许是错把欲望当成了喜爱。《纸房子》书籍腰封上的推荐语是“命运用我们喜欢的东西来伤害我们,坐拥书城是幸还是不幸?”
恐怕布劳尔的书籍并没有伤害他,他真正爱的也未必是他的书,他若是真爱他的书,便不会说出令人惊骇的粗语,若是真爱他的书,也决不会用书籍来砌房子。那一把火烧毁了布劳尔的书籍检索工具,却解放了受困于他手中、受他涂画的万余册图书。真正喜爱的东西从来不会成为伤害,无节制的欲望成为一个陷阱,最后予以还击打碎无限庞大的欲望。
被涂画过的书永远留有这个人的痕迹,而后任的拥有者更像是一个短暂的持有者,受困于布劳尔的图书们最终成为一栋纸房子,将布劳尔困住。要么相互受困,要么相互摧毁。
命运也许会用我们自以为喜爱的东西来伤害我们,这是近几日读完的一本小书,期待翻开下一本。
[篇2]
装帧和排版都太漂亮了,还有可爱的插图,让人很自然地想把它归到“德尔加多的藏书”那一类里去。这本书翻得太快了,其实没能看得很透,但遍布的那种文艺气息还是熏到我了,一下子想到远子学姐的主旋律。外国文艺就是胜在又长又拗口还有堆砌辞藻的漂亮大句子啊,让人忍不住想跟随主人公一起读出声来,充满文艺腔调地——尽管可能用它原本的语言会更好。
关于对待“书”的态度,那句笑谈“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很能形容德尔加多们的心态,大多数人总难免流于此种。书很能吸引人,无论从哪方面。或是题材,或是文风,或是插图,甚至专有人迷某种材质、某种厚度,反正就是很容易产生爱的事物,会忍不住想买下来——难以逃脱的心理暗示。可在那之后的事儿呢,反而会不知被抛到哪儿去。没什么,要读书实在是难,没时间、心不静,那都是太把看书当一回事儿的人的借口,以至于每每想看了,总要顶礼膜拜一番,净手焚香,方敢翻开一册——极小心轻慢地。偶尔一回还可以当作朝圣,长此以往下去是不能忍受的,于是只好继续摆起来供着。这些人真算得上藏书家。
勇敢地承认——其实本王偶尔就被这种想法控制。
然而多数时候还是愿意豪放地看书的,属于卡洛斯一派。马未都讲自己的书桌时说是很宽很长的那种,看书时喜欢到处乱摊开着很多本内容相关的,很随性地处理自己与书本之间的关系,不会被什么执念所牵制。而置身于一垛书之中本来就是十分惬意的事。其实什么都比不上坐在临窗的木地板上,一边沐浴午后的阳光一边翻阅书本的享受啊!
书这种物品,看起来只是精神成果的实物载体,然而当更多的精力被投放在插图、排版、装帧、用纸这些细节上,书就不再是那么单纯的玩意儿了。用来盖房子就算了吧,保持最原始的用途,被人重视内容而不只是包装,也是每本书最大的心愿吧。
纸质书,永远都不过时。拿在手里特殊的厚重感,油墨的馨香,还有一排排铅字的触手可及,多喜人。
然而如果为这实体所束缚,还不如砸了这幢纸房子来得干净。
——最后的、自说自话:
觉得多半还是理解偏差了——如果是那样,就当作纯粹的随感吧,反正关于书的麻烦也困扰我好久了,至今还没摆脱。
[篇3]
考试考得发狂了就去囤书,可是过后又后悔了,觉得是不是读完上一单再放松我的野心。于是上一单最后一本书就是《纸房子》。书很小,翻翻后面五万字刚过,连个长一点的中篇都不算。但看完了以后忍不住有一堆话要说。
有一些观点如此耐人寻味。比如说,作者写人们都热衷于保留自己读过的书,哪怕以后它们只有重复唯一的、被束之高阁的命运,是因为一次历史性的阅读,尤其是深刻的阅读过程,总会夹带许多感官上的记忆,比如光线和气味等等,因此才显得非常独特。想来总结得有道理。我往往瞟到书架上过去的书,自然唤起的大多还是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的触感,比如在5月,在暑假之类。后面说,合着音乐阅读,也是被无数次证明的好享受。因此写到后来,卡洛斯·布劳尔出的那次事故,也被精巧地比喻了,就好像“回忆还在,但顺序大乱了”。这是一个有两万本藏书的人的惊人记忆,我只能尽力去想象这些数量可能带来的质变,并且幻想一个人是否真的有可能达到,或者退一步说,模仿……我不能自称书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还差不多。其实也绝不是“如山倒”,而且“抽丝”也常常很不认真。不过说到布劳尔发明的那套挖空心思的书籍分类法,倒是给我提供了一个读书的新视角。我想以后是不是要努力去关注一下书籍从本质上的联系了,哪怕不是权威的,只是私人道理也好。但最后他一口气毁了书屋,只是为了一段毫无着落的单相思,我得承认一开始有点接受不了这样急转直下的结局。
估计故事可以归纳成这样:卡洛斯·布劳尔先是被书籍吞噬,然后自己挣脱出来,回到这个世界之中,是因为他认识到“读书是危险的”。这句书围上的话,怎么恰好和我最近从一个亲戚那里得到教训一样呢。少读点书,现实点吧。不过这不是作者对危险的定义,他所说的都是些为了书折腰殒退的事,读来好笑。不过不包括他在罗恰海滩上那一幕。在海水和沙砾中,书宛如残破的、半死的躯体的景象,好像从一个反方向解释了阅读的恐怖真相:当心被书的灵魂缠得窒息呀。这种窒息的警告,大概就是从纸房子里逼走了卡洛斯·布劳尔的那冥冥的第六感,那条“阴影线”。不过这抹黑暗只是一瞬间的事,是这种黑色幽默式的推理中惯用的一点点伎俩。关键是,合上书以后,我偶然想到,这本书或许真正揭示的是这样一个道理:大雅和大俗之间,不过隔着一堵书做的墙。也正是因为这堵墙形成的阴影太深,看似无法推翻,可一旦读穿了,一切就迎刃而解。也是巧,这两天恰好翻看另一本旧书,作序的人写这个作者是“雅到极致,雅到发昏,雅到非小资”。本来不太喜欢这人酸溜溜的口吻,虽然表达的是敬意和赞美,不过平心一想,大雅等于大俗,这个问题我好像才刚刚开始明白一点。在罗恰的海滩上,纸房子里是布劳尔这个大“雅人”,外面是浸泡在咸湖水里无动于衷的潟湖村民,只是双方没有人敢动那堵纸墙一根指头。只有一个跑腿的大胆男孩,最后竟然爆出“那位先生拆墙是为了找一本书”的惊人消息。这一段,忍不住想全部引用过来。对布鲁玛,是“想测试这名曾经与她一夕狂欢的男子,是否也有本事为她赴汤蹈火”,而布劳尔呢,则是“绞尽脑汁回想那本书究竟在哪个角落”,在“墙表面来来回回盲目摸索,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在指掌之间将它回忆出来”,只是为了“赌一口气,向那位目中无人的女子证明她终究失算”。这简直是文人之间稚气的爱情,又飘摇,连言情小说都嫌俗气的套路:你疯了吗,这年头还有谁在乎这样的柏拉图式恋爱?可就这么一丁点的纯真和浪漫,竟然坚强地支撑着“雅人”穿透了那堵高深的纸墙,回到世上,或许真的是追随大俗的爱情去。这会儿,倒真的没有大俗大雅之分了。
这本书的作者,说是冠以博尔赫斯的继承人。但只笼统地知道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我不好乱说。只是谈谈语言,从这种轻盈和冥想之中,我直接指向了关于卡尔维诺的记忆。比如,主人公都是“我”。“我”喜欢用冥思似的白描叙述这个世界。比如“我”在评价布宜诺斯艾利斯时,说这都是“灰色的城市和红色的船首紧紧连接”形成的幻象。又比如说,布劳尔在潟湖的房子,那周围的居民都常年浸泡在海水里,习以为常,把重要的家具挂在墙上以防潮,只有“我”这个外来人一去就重伤风。这好像《烟云》里的“我”,在来到那个不停飘落着煤灰的城市,巴不得时时都去洗手,但“我”的同事和房东,甚至女友,全都在肮脏中悠然自得……好了我也就只能比较这么多了,剩下的还是要去看理论。
说到最后还是必经过读书。To read or not to read,我想要不还是读下去吧。反正读穿了那堵墙,就都好了,而且不管怎么说,那里都是简单的魅力所在:愉悦。
[篇4]
他坐拥百城,面前是一排排直逼屋顶的书架,从各地收集来的小说填满了所有的空间。它们散发着来自数个世纪的古旧味道。
他布下精致的餐桌,在中间设一盏烛台,而后悄然坐下,端起一杯红酒。透过晶莹的红色,他瞥见对面的座位。那里没有窈窕淑女,只摆放着一本古老版本的《堂·吉诃德》。
四周寂静无声,偌大的书房如中世纪的宫殿,数万册书低眉不语,宁谧沉敛,形同侍卫与女官,凝视着主人与情侣对饮。
尽管充满骑士的呐喊和马嘶声,但那毕竟是一本书。他痴迷的目光中,偶尔会闪过一丝孤寂——藏书家布劳尔的精神世界,似如实在之物,触手可得,亦如梦幻泡影,虚幻得令人心痛。
非是与书恋恋不舍之人,不能体味这种感受。
《纸房子》是一趟沉沦之旅。
一个人最初与书结缘,总因从中得到愉悦。有人喜欢故事,有人欣赏意境,有人享受氛围。天长日久,这感觉便如家人一般形影相随。
在那些时候,你可能对睡梦极度反感,因它迟滞了读书的时光。在每次醒来的那一刻,当你迫不及待地翻开一本书时,你变成了瘾君子,在纸香中欲罢不能。
在那些时候,你可能对饥饿浑然不觉,当你一边阅读,一边将手伸向饼干筒之时,留在记忆感知之中的,哪里有一丝香甜的食物滋味,而全然是字里行间的苦辣酸甜。
阳台、日光、下午茶,搭配上一张藤椅和一本书,是一幅绝好的画面。然而这幸福时光能持续多久呢?也许你不会察觉,当你的书架越来越沉重,当你在疲累中结束每一次阅读,抬头仰望天空之时,眼神会逐渐迷茫起来。离开虚构的世界返回现实,需要经过一条缓冲的道路,当旅途越漫长的时候,这条道路就越发望不到尽头。对布劳尔那样的人来说,总有一天他会发现,这缓冲之途已经没有了出口,它绕来绕去,将人又带回书中的世界。
迷茫前的最后狂欢已经摒弃了理性。布劳尔在为藏书编索引时,居然一改传统的分类法,而试图在书与书之间寻求情感上的关联——莎士比亚不可与马洛并列,因为两人互控对方抄袭;巴尔加斯·略萨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书也不能摆放在一起,因为两人的友谊已宣告决裂;黑格尔的作品应该和雨果的相邻,因为它们的关联太过紧密……这哪里是个藏书家,分明是个疯子。
当布劳尔把几十本书拼成一个人形摆在床上的时候,他已彻底迷失在缪斯的妖娆幻境中。一个人在书中沉溺得太久,会安静得让人无法接受。他不愿再说话,因觉得很难和大多数人沟通。他憧憬书中所描写的一切,爱情、事业、欢乐甚至死亡。在现实中,他或许是那样微不足道,而在书海里,他是国王,是神,他尽可把自己想象成所有的主角,如山鸡舞镜,在极度自恋中耗尽最后一丝精力,然后颓然倒地。
虚幻的世界与现实像两个精灵一样展开了胶着。后者制造了一场火灾,烧掉了布劳尔那些奇异的索引卡片,给这醺醺然的人沉沉一拳,继而令他邂逅了女学者伦农。一夕缠绵之后,布劳尔在真实的情爱中眉飞色舞。
然而虚幻哪里肯罢休?它先是让布劳尔的前妻出现,向藏书家索取离婚赔偿,随后又令伦农一脚踹开布劳尔,只留下一本告别礼物——康拉德的《阴影线》和一句恶狠狠的话:“你的任何举动都不可能令我吃惊。”
小说在这时带来了恐惧感,就像它的封面上那句话所写的一样:“别读了,书很危险!”因为人的命运已被那些张牙舞爪的书页所掌控。被逼入死角的藏书家痛恨自己成了缠斗的牺牲品,报复式地盖起了纸房子。“一本博尔赫斯充作窗台;一本巴列霍,上头一部卡夫卡,旁边填上康德,再铺上一层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当门坎儿……”名家和名作成了下脚料。从此,书的虚幻被水泥的现实包围,他住在其中,住在两个世界间的旋转门里,头晕目眩,日渐颓唐,不知道该向哪边去。
也许在心底他仍渴望生活。可怜的人试图做出最后的努力。伦农的嘲弄或许令他怒不可遏,倾尽全力捣毁了纸房子。碎裂的水泥如同碎裂的心魔,裹着康拉德的小说飘扬过海。藏书家逃出了书城的牢笼,凄然一笑,消失在茫茫的大海边。
只是伦农未等到这本书便已离世,藏书家挣扎后的结果到底成谜。他是从此如释重负,还是仅在一时摆脱藩篱?沙滩上没有留下脚印,没有答案,只有那些被拆毁后泡烂的纸页,而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如砖一样厚重的书籍仍然比比皆是,像一座座城堡困住那些神经兮兮的人,看着他们在笑,或者在哭泣。
[篇5]
纸房子的故事脉络可以说非常简单:“作者”的同事意外死亡,而在同事死后不久,发现一本有同事生前题赠的书《阴影线》因为好奇心驱使,“作者”踏上了寻觅之旅,并发现了寄书人的一些故事,而书中着重描写的就是这个建造纸房子的主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近乎偏执的恋书狂,收藏癖,爱书爱到痴迷,所有钱财都用来购书,囤积,因为失误,自己整理的所有书的目录检索因为一场小火而付之一炬,同时为了偿还前妻的赡养费,而不得不搬离,在海边建造一所真正的纸房子,最终又被自己亲手所毁的爱书之人的故事。
文章中,似乎一直透漏出一种偏执的爱,一种不善于表达的爱。纸房子的主人为了给作者同事找到那本《阴影线》寄出去,亲自将自己建造起来的纸房子一段一段的拆掉,寄给曾经暧昧的女生。
在我印象当中,似乎所有有怪癖的人,表达爱的方式似乎都不太一样,有着一种难以捉摸的感觉,纸房子主人的爱似乎就是这种羞于言表,木讷的爱。
无论对书还是对人的爱,如果都有着一份执念,而我也相信,有了这份执念,肯定必有回报。
对于读书文章中有这样一句“对我个人而言,每天能从尘俗中挣脱出来透个气,让自己浸淫其中几个钟头,就是莫大的愉悦了”。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