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沉思读后感
2021-08-30 21:10:56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搜索 | 客服
A+ A-看完蒋勋老师《美的沉思》,在这期间一直给自己压力完成黄姐交待的作业——读后感,但是发现这本书打开了潘多拉的大门,使自己沉迷于其中不愿出来。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美的沉思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美的沉思读后感
美是什么,春风秋月、夏雨冬雪,世间所有漂亮的自然景物,这样的美是感官、直接的。而艺术中的陶器、书画的美又显现在哪呢?看了蒋勋老师的《美的沉思》,深知自己没有达到蒋勋老师的理解高度,只能粗略地表达一下自己对美的认识。
跟着蒋勋老师揭示美的起源脉络,一步步认识美是如何产生的。蒋勋老师是一个丰富的文化人物,他身上受到了史学、佛学、美学等多元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的就拥有一份岁月的沉重感。他有着多重的身份:画家,诗人,散文家,小说家,艺术评论家,美学学者。身份角色如此复杂,但他在其中游刃有余,自得其乐。蒋勋老师生于西安,长于台湾。1972年在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的主编,并先后执教于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在课堂上,他就中国历史上那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的真正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跟学生切磋,于是便有了后来这本《美的沉思》,也有了他对“美”的终极认识:“人类终极的自由,便是审美上的自由。审美的自由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经济上困窘,政治上被限制,思想上受禁锢,但仍然可能有心灵上审美的自由。一个人必须得到了审美的自由,才能称得上是个独立和完整的生命。”
艺术起源于生活,来自于一百多万年前的原始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经验;来自于从游牧生活到固定的农耕生活的转变;来自于人类对旧事物的情感。岩石与泥土之美,美不在于幻化的形态,而在于这是人类物质特性辨别和利用的意义。“为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这“性”是创造,是人类生命演进发展的动力。原始人类能从四肢着地演变到站起来,从而用手抓东西。从偶然抓到物质的特性发现了必须性,并根据自己的需求从而创造出新的物质。岩石与泥土造出来的工具虽然很粗糙且笨重,却是作为人类辨认造型、思考造型、创造造型的最初纪念!这让我好奇从最粗朴的第一只陶碗的诞生到盈润天清的汝窑莲花温碗,人类走过了怎样的追求美的历程。毛公鼎被锻造出来时,只是作为一个纪念品被送给一位有贡献的厨师。谁也不会想到,几千年后,通过它后人了解了它的故事,也了解了那时的文明!以前我很好奇龙、蛟、夔、螭这种物体是怎么产生出来的,那个时代真的有这种大型动物吗?回到那个时代,人从一个体聚集在一起成为了部落,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了国家。最初的青铜器作为典礼祭祀宠物出现在人们眼前,古代对于世界所知甚少,但人们的想象力却很丰富。王权通过这不常见的线条形的动物所构成的各式图案,一方面延续了动物的图腾符号,一方面也把其统治控制通过器物的价值传遍每个接触它的人。你凝视着青铜器时,厚重华丽或简朴端庄的风格只说明了所处的时代不同展现出的艺术之美。通过它的故事,你会了解到历史及时代从它的身上走过的痕迹。从商走到周,青铜器走过巫的美,也看到理性的文明,从精神的激情,到知性的平衡,“浪漫的”与“古典的”。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造型观念的突破,礼器中原有的庄重、权威的特质立刻减低,代之而起的是纯粹审美的、工艺上的巧思。这种造型上对稳定、秩序、庄重的破坏,使大部分器物中甚至蕴涵了幽默与讽刺的效果。
“美”并不只是技术,“美”是历史中漫长的心灵传递。西方人强调科学范式,“美”在于焦点透视,集大成者是建筑,即使是绘画也会讲求比例上的严谨。中国则不一样,强调自由,美不单单停留在某个点,或者是某个个体的身上,它追求观察视点的移动,集大成者就是山水画与书法。西方的硬框式绘画,呈现的是一个规定的完整的空间。中国卷轴式绘画,则展现一种延续的、展开的、无限流动的时空观念,左手展开画卷,右手却又收起起始部分,留给观赏者的,是正在移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美是心灵对自由的向往,没有美,没有沉思,便成就不了文明。心中有向往,专注于物质,专注于技术,专注于劳动,专注于眼、耳、鼻、舌、身,专注于自己的感官与思维,心无旁骛,便有了文明。文明是静定下来沉思的力量,沉思泥土,沉思水,沉思火,沉思自己的手,最后会产生一个像半坡陶钵那样动人的作品。沉思火里的釉料流动,会产生宋代钧窑窑变得灿烂绚丽。沉思水,沉思墨,沉思笔毫在纸上渲染开来的痕迹,会是米芾的书法,会是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天圆地方:汉代的形上美学”、“水平与波磔:汉代隶书与建筑上一条线的完成”、“石块里的菩萨之笑:南北朝的石雕艺术”、“墨分五彩:宋代的水墨革命”“悲愿激情之美:敦煌的北朝壁画”……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感性与理性之美不言而溢。书画作品更是将中国古代文明展现的淋漓尽致。汉代的方圆之美,唐代的色彩之美,宋代的格物之美。
人类随着时代的变迁,思维的成熟以及异域文化的影响,使美产生各种不同的姿态。时光终将流失,然而,美的记忆长存。“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蒋勋老师《美的沉思》在艺术与历史之间漫步,是心灵的洗涤、是智慧的旅程,传达给我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大美。“美”,是一种心中的坚持;“人”才是美的核心。
看完这本书,我发觉作者并没有具体地说明什么是美,他只给你提供一个线索,一条脉络,一个思路,让你去想、去沉思,美到底是什么?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去寻找!
美的沉思读后感
这本书的原稿,是蒋勋他在台湾大学工学院开授“工艺史”课程的“讲义”,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以工艺实践为隐藏核心的另类艺术史。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们的计划为大学部的同学开设一些有点通识与博雅教育性质的、入门性的导论课,而蒋勋的工艺史,就是历史研究部分最基础的导论课程。……这份讲义虽然采取了通史的结构,却躲开了一般通史的简单线性预设,佐以各种不同的类型与范畴,把陶器、青铜、书法、石雕、壁画、彩塑、绘画、建筑、舞台,一一触及,以及,天圆地方、笔墨诗意、意境神韵,多所用心,于是,工艺劳动与美学实践相互扭合,贯穿全程,今日读来,让有魅力。尤其,他经由时间与空间的角度,以理论视野,巧妙地把我们熟悉的遗产重新组织起来,结合上我们以后一系列的建筑与城市相关课程。——引自书末结语
美的从不等于艺术的。就像是古希腊遗留下来的陶器是美的,也是艺术的一样,毕加索笔下的“姑娘们”是艺术的,却也未必是美的。借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比喻,我达到此种认知也曾经历了三种境界,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小的时候曾经很天真的认为,艺术的就是美的;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大了就明白了,原来不是所有的艺术的都是美的了;三“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最后才懂得,人的喜好不同审美眼光也各不相同,艺术家也是人,他们的审美自然也各不相同,……所以,艺术的是艺术的,美的是美的。
石雕、壁画、绣绘、笔墨等等这些,流散的,佚失的,唯余今人描摹的那些断简残章和残砖碎瓦。心痛之余或而也会如我一般生出种莫名的感慨来吧。静能生慧,静也是能生美的。真正永恒的美,不都是凝固的,沉静的吗。看看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姿态飘逸,再看看西方断臂的维纳斯,曲线微动。但是这些动的本质还是静。中国人所欣赏的美,或许也是如此沉静的着吧。
艺术,从来就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游戏,是金钱与权势的象征,大都也不过是为了迎合上位者的口味变化。而‘美’是不同的。美可以是庄严肃穆的宗教之美,可以是沉静雅致的上流之美,也可以是淋漓奔放的市井之美,美是无拘无束,是变幻莫测的。而中国人所一贯沿袭传承的传统之‘美’,泰半应该是沉静雅致的上流之美,或者该说是上流社会的艺术审美情调。如姣花照水的娴静,如莲花缓缓绽放,如露水欲坠非坠,拈花一笑的静美,更近乎于礼的节制。
所以,传统的自宋以后的美,离开了张旭狂草、公孙剑舞、传奇小说,离开了那些个诗酒放诞的人物的美,是沉静而内敛的,属于礼的美。而不自由的美,也只能生产出僵硬的艺术,失去了那种鲜活的生命力。遗憾的是,熠熠金银器、琳琅的玉器、奇巧的牙雕、轻滑的丝织物等等这些在该书中都无从可觅,倒是厚重的青铜、朴拙的陶塑、繁复的雕刻、精美的绘画,甚至是房舍的构筑,都被囊括其中了。而这些工艺在幽微历史里迂回曲折的轨迹也在书中约略述及。
作者把东西美学学说信手拈来的用在华夏文物上,所言其以【至于生活的空间与时间表现的角度】,及旧时那些关于美的各种思考,都条理清晰的以令人深省的文字呈现。尤其,相较于二十年前的物质环境,该书的此次再版有了充裕的预算,该版本的制作也越加精美。大概唯一的遗憾,怕就是会因为此书的立意过高,以至于对于更多的读者而言(就如我),是会觉得内容布局繁乱难懂,而非是独具匠心什么的了吧。
这本书是越看越奇怪,太难啃了吧。话说写国内外的艺术史演变的书我看了也不只是三五七本了,怎地这本就这么深奥,让人看的晕乎乎的呢?直至看到了尾序终于弄明白了,合着这就不是本简单的写给普罗大众的普及型的书籍……强要拔高的了哲学的层次,而非是更实际的审美的风格变迁。这着实是难为了我们这样对于哲学毫无兴趣的读者了。
反正,这书的内容因为不是一直走的一般的历史类书籍的线性排序,所以很多时候不免给人以零散割离之感,且加之那些玄而又玄的哲学性的内容,实在是更让人难以理解了。而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不理解啊/(ㄒoㄒ)/~~读书最怕的就是不理解!看看就不懂了,这又不是在看课本,不懂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啃的。反正,对我而言,这书也就是留着看看图,和读读里面那些写的更实际的关于各个不同的艺术风格的介绍了。
美的沉思读后感
某天妈妈在看成语大赛, 路过的我听到里面在猜一个关于一个画家的成语: 双管齐下, 忽然发现自己在中国古代艺术上真是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于是买了蒋勋的这本书.
书真的好美. 不论是装帧, 纸张, 图片, 还是文字. 书中的文字篇篇都是美文哪. 说来也奇怪, 我是最不喜欢所谓的美文的, 因为觉得矫情. 比如那位"可是亲爱的, 你告诉我......"的朱先生, 我总和朋友开玩笑说他很GAY. 但是蒋勋的文字都很让人喜欢, 不知道是不是他喜欢用排比句的关系.
从史前艺术, 想象我们的祖先用手捧一汪清水而产生碗的概念开始, 从岩石到石器, 从泥土到陶器, 从青铜到木制, 从器具到建筑, 从书法到绘画, 从人像到山水, 从写实到写心......种种艺术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于是才懂得艺术不仅仅是艺术, 她是一种文化, 会形成一种符号; 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文化, 一个国都有一个国都的艺术. 才懂得为何埃及的艺术冷峻严肃, 而印度的艺术曼妙多姿; 才知道原来八大山人只是一个人, 而扬州八怪其实不止八个人....
记得<红楼梦>里鸳鸯说, 宋徽宗的鹰, 赵子昂的马, 都是好画(话). 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所长, 就如同杜甫长于律诗而李白长于歌行体. 所以我们有欧阳询的正楷, 张旭的狂草, 阎立本的人物, 张璪的松石(双管齐下的出处), 郑板桥的竹子, 齐白石的虾......世间能表现的艺术都有一个人去表现她. 而每个时代又有每个时代最突出的艺术, 就如同唐诗宋词元曲. 总得来说, 唐主人物而宋主山水, 这也体现了绘画从写实到意境的变化, 于是颜色慢慢消退, 水墨画兴起, 大量的留白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也带来后来收藏者的提跋和印章.
关于留白带来的补白, 蒋勋讲得很好, 联系到中国文学作品的累积创作和戏剧中的"检场", 带来另一种生命力.
书中有一些很专业的艺术赏析, 对于看个热闹只求被科普的我来说有点深奥.
真是一本很美的书.
比起他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我更加喜欢这本.
美的沉思读后感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美的沉思》,见于天地 留于记忆
还是刚刚来台风的夏天的时候,去过一次小城荆州。不大的城市,用三座城墙保卫的历史里面,藏着一个诺大的博物馆。有汉一朝及以前的文物,那时人们对这“天圆地方”的世界的理解,在瓶瓶罐罐一丝一缕的形态的方寸之间,人们想象生前及事后的形态,对造化的崇拜映刻在器皿、神物、书画上,作出自己的理解,有形的山水化作了抽象的思维,借助珍藏千年的物品,留在了记忆当中。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蒋勋先生引用五代的张璪的名言,来说“山水画中物质与性情两方面不断向上统一的例证”;可中式绘画、文字以及其他类别的艺术,甚至是文化本身,又哪个能逃出这样的美的内核设定呢?“万物有灵”,当俯仰之间即可闻到那空山、幽林、小溪的声音,即可见到那山外山、楼外楼、云后的雨过天青的模样,即可感受到风的灼热、雪的刺痛、火的温暖,此间的己身,又如何不是那山那水的那人?透过这些没有说出口的欲拒还休,达到的那种心意相通的灵犀之间的体悟,这大约也就是中式艺术的“心源”。
然而现在这种美的传承方式似乎有了一点“短路”,仿佛是接头暗号传着传着少了一位密码,我们渐渐隔离了那些我们曾经息息相关的“生活禅”,我们看不懂那些一笔一划的起势中下笔者心中的百转千回,也见不到收敛在留白中的流动的人与景,我们不能看懂那佛像或慈悲或青春的仪态,也听不到宫商角徵羽之外还有的冥冥之音——我们似乎成为不能与这大地相通的无根的人。
《美的沉思》引言里面,蒋勋先生这样写道:“这些莹润斑驳的玉石,这些满是锈绿的青铜器,这些夭矫蜿蜒的书法,这些飘渺空灵的山水画……仿佛历史的渣滓去尽,从那份浮华中升举起来,这‘美’才是历史真正的核心。”“他们何尝不是通过了烽火战乱的年代,从那最暗郁的历史底层,努力地仰望着,仰望着那永恒不息的美的光华。”先生用自己对中国艺术的架构方式的解读,为我们这些忘记了打开方式的人找到了一把钥匙,当我们在面对这些中式艺术的风格的时候,能够接续起文化中那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精妙的部分,通过如同诗[篇1]般的文字,将华夏大地上艺术的源流串起来,让我们顺着这河流和山川,找到我们今天心中的感动和战栗的答案。
我们通过“形而下”的有形的实物们,见到让我们“沉思”的那“形而上者”的天地间的美的大道的流行,那万物的生机与慈悲,人的思想是这大山大水大天地中的精气,我们的祖先曾经对“生命真挚的爱”,那些“光明、善良、美好的世界”的寄托,那些“始无端”“终无尽”的道的轮回,春花秋月,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在“神圣工巧”当中更加贴近平常人的艺术们,透过这些见于天地、留于记忆的特有的架构,为我们留下了通往美的一条风景独好的小路,让我们能找到这家国、这土地、这世界万物的美。
以上,《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读后感
平心而论,这是我所读过的蒋勋先生的作品中水准最高的一本。当然,还是要归咎于我读得太少。在《美的沉思》中,不仅精炼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学精粹(美术领域),从玉石、陶器、青铜、帛画、石雕、壁画、书法等等范畴进行了美学意义上的赏析评价,更由此折射出了附着于其中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群体心理建构、哲学追求,近观器物、遥思故人,使人在赞叹之余屡屡凝神,“美”与“沉思”二者可谓形神兼备。
从上古直至明代,中华民族在对“美”的理解与实践上既有与世界美学平行的脚步,更有与其他任何民族迥异的独特的追求。如果我们关注的只是呈现在面前的“器”的层面,着实不免有买椟还珠之嫌,隐藏在其深层的独特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才是更能撼动我们心弦的核心。说到此节,不免想起当下热议的“中国梦”的话题,所有的“梦”的表象正如这些异彩纷呈的美术作品,形态各异,但如果深究“梦”的源头,那不免要细细剖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又是怎样的心态支撑了这样的“梦”。这不免就涉及了表象与灵魂的话题。而在这本书中,我认为,“美”只是表象,“沉思”才是灵魂。
纵观全书,蒋勋先生在两个层面上做出了个性化的探索,一是从所有作品的材质上的分类作为编写全书的线索,而非简单的年代的叠加。如,对于石器、陶、青铜还原为石、土和铜;二是在鉴赏历朝历代的作品的同时,牵出史学的、哲学的思考。如,史前陶器的“安土敦仁”、汉代美学的“天圆地方”、敦煌壁画的“悲愿激情”等等。这本书原本是蒋勋先生在大学课堂上的讲义,因此,在大量占有相关资料的背景上,整本书的呈现显得更加严密、清晰,书中附有的《中国美术简表与图片索引》将整本书涉及到的要点一览无余地加以呈现,有着很强的专业性与权威性。而全书在作者一人笔力的统摄下,又具有了强烈的个性化色彩。
阅读的过程,令人几度颔首。商前期的乳丁纹爵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但是,你难以想象它的简洁流畅,开口流畅舒展,器腹纤腰一握,整体造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现代时尚得不得了,完胜目下许多自诩高明的设计。与之全然不同的是众所周知的青铜四羊方尊,繁丽华美得令人炫目。同处于商代,先民的大胆追求与个性表达令人咋舌。赞叹也罢、钦佩也罢,强烈的视觉冲击始终在眼前交替不断。
顺着年代的脉络细细梳理,我们就会有更进一步的观感与体验。从商代的炫目浪漫到周代的素朴古典,从汉代的朴厚到魏晋的张狂,从唐代的灿烂辉煌到宋代的内省清静,以至于之后的各个朝代更迭间的美学上的截然转换,我们会认同蒋先生所言——从巫的美到理性的文明,从精神的激情到知性的平衡,“浪漫的”与“古典的”,构成了中国艺术风格交互不断的两个主题。
而在“五胡乱华”之后,外来的宗教艺术在本土快速滋长,无论从石窟佛像的动人微笑还是北魏壁画的悲剧浪漫,在战乱铁蹄下的艺术反而涅槃显现了更为动人的样貌,让人难以分辨其中的幸与不幸。
更值得我们深究的是在美的背后的民族心理。我认为,在三个问题上,可做进一步的讨论:
一是中国人像艺术与其他古老民族相较十分逊色。无论从数量、质量上来讲,与埃及的壮观人像相去甚远。甚至一直到很晚的时代,中国人都不喜欢替自己立像。伟大与个人之间基本不发生联系,反而是部落共同的图腾受到相当的重视。这一点从原始社会就有的中国人对个人的看法,很值得我们重视。
二是在任何一个民族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色彩,在中国受到罕见的冷落。相当久远的年代里,中国的绘画是以“无色”作为主流的。“色即是空”,中国人对抽象的静观的内在的重视大大超乎其他各个民族。甚而包括在画面中的“白”的处理,虚与无之间的关系,具象和抽象之间的转圜,都是非常微妙的意识所在。
三是恢复到原来的中国长卷绘画的看画方式,才能体悟到古人在画中向我们传递的真实讯息。这一点,是我们常识中的空白点。画卷的展与收之间是视觉经验的重写,也是古人对时间与空间的独有认识,值得我们细思。
在这些基础之上,回观蒋勋先生的开宗明义——美比历史更真实,我想,会有很多人认同这一观点,未加掩饰的每一件作品的呈现以及背后传递的意蕴,总会大过被无数人修饰粉饰的史实。拂去渣滓与伪装,静观之间,当有觉悟。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