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 - 正文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

2021-09-17 11:17:57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搜索 | 客服
A+ A-

日本教育学博士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主要通过与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以及与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下面是小编为读者朋友搜集整理的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篇1]

在开学之际,我们团队共读的书目是《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本由日本佐藤学先生所著的书。说实在,对于国外的书籍我是比较抵触的,主要是外国的书读起来很费事,语言干巴巴的,毫无我们中国文字之美。

带着无奈,打开这本书,竟然发现此书和之前看的外国书有所不同,最起码语言是流利的,读起来不吃力。并且慢慢地,我从文字中感受到佐藤学先生的平易、深刻、务实,他所讲述的内容让我为之动容。

一、相互作用之美

在教室里,教室的活动应该如何进行?佐藤学先生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与每个学生应对的活动,一是与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认识相互激荡回想的活动,并用了两个形象词分别来比喻:“服装裁剪”和“交响乐团”。

初次看到这两个词语,感觉与教学毫不搭边。细细看来才知道,“服装裁剪”像按照每个人的身体尺寸量体裁衣那样去对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课程;而“交响乐团”是让各种学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荡、回响共鸣的活动。举个例子来说:在学生做作业时,许多老师一门心思地把每个学生的想法记录了下来,以备下次教学时使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集中精力去“量体裁衣”,对有需要帮助的学生,为他们一一对应地“做衣服”,这不仅仅是给那些不能达到目标的儿童提供具体的帮助,也是教师自身从教学展开之可能性的角度,去发现个别差异的绝好机会。

“服装裁剪”是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都在做的事情,只是在做的多少、裁剪是否合身上有所区别。但是对于“交响乐团”则情况不容乐观。我们一线教师都知道,学生每年都要重新分班,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交响乐团”式教学恐怕难以达到效果,而且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有时是不想做痛苦的改变,有时是不想出力不讨好,更或者是其它方面的原因,“交响乐团”式教学只能是凤毛麟角。

“服装裁剪”是个性之美,而“交响乐团”则是融合之美,二者都应在教室里完美绽放,期待着越来越多的教室里能够呈现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美。

二、息息相通之美

息息相通在人际关系中比言语还要重要。能够感受到学生的气息,能够发展与学生的交往的教师非常缺少,这是佐藤学先生在文中对于息息相通的解释,并为此举例说明:一位老师在教室里,有个学生拿着一棵蒲公英来,说是他上学路边发现的。“在哪里发现的?”教室里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讨论。有个男孩知道这是西洋蒲公英,大家就在课余时间要去找日本蒲公英,并且还找到了另外七种蒲公英。老师就带领大家进行了蒲公英的学习,培育“蒲公英小宝宝”,孩子们观察、记录……

看到这个案例,我在想:如果是我,我会让学生来探讨吗?正常情况下,我会不予理睬,或者说那个男孩几句,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了。毕竟研究蒲公英与我们课本所学知识无关,浪费那么多时间做与提高我们教学成绩无关的事情,显然是得不偿失的。但是,我们所教的知识孩子们并不太喜欢学,而这一棵蒲公英却是孩子自己发现的,其他孩子也愿意一起去寻找本国蒲公英,愿意去精心培育呵护“蒲公英小宝宝”。在家里,在学校,蒲公英在一段时间里占据了他们大量的课余时间,他们为此津津乐道。这些蒲公英是学生、家长和老师息息相通的交往的结晶,只可惜这些蒲公英最终难逃被清除的厄运。这位清除蒲公英的校长如我的想法一样,与教学无关的东西坚决要清理干净。正是如此,我们亲手清理掉很多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才越来越想不明白孩子们内心的想法,以及他们那些看起来不可理喻的行为。

孩子的气息在哪儿?就在他那稀奇古怪的行动上,在那些不着边际的话语中,如果我们能够放弃功利性的想法,或许会发现很多孩子的气息,教室里也就多了些息息相通之美。

不管是生生相互作用之美,还是师生之间的息息相通之美,都需要教师有一颗敢于打破陈旧自我的决心,将课堂革命进行到底,这样,人世间那道最美的风景才会出现在我们教学之中。(刘艳霞)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篇2]

革命,看到这两个字首先想到的是轰轰烈烈的户外,革命烈士的壮举,但是那里的革命却是静悄悄的,怎样回事呢?看过《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后细细想想,此刻我们所进行的教育革命不正是这样的静悄悄的革命吗,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场面,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的日常教学,而这些正是我们在这场革命中所要思考的问题。认真读完书后,我不禁为日本教师们的敬业精神以及他们的研究钻研精神所感动。在这本书中,佐藤学先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日本目前教育教学中的课程观、教学观、师生互动观等;同时,作者也对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对课程的认识中所显现出来的问题做出了深刻的批判,并且,也为现代学校的改革,尤其是中小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许多实用而深刻的推荐。我下方就其中的几个问题写一些自己的看法。

佐藤学先生参观了许许多多日本及国外的中小学,正如书中所说“我看过数不清的教室,能够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洋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但是,作者却发此刻这些不一样的教室里进行的教学,却是大同小异的。因此,作者以此切入点,向此刻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质疑,而这些质疑对我们反思正在进行的新的课程改革也能够说是很有帮忙的。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组成,而在这四个要素中,我们以前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宰性的作用,学生都要服从教师的安排,这是我们此刻所摈弃的观点,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这是好的改变,但是此刻好像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在学生身上,个性强调学生的“自己解决”、“自己决定”等,这是与我们所推行的课程改革所不相符的。也就是佐藤学先生所提出的“虚假的主体性”占据了我们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真的发挥出他们的主体性了吗,教师能够透过什么方法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为什么会产生“主体性”神话这样的现象呢,佐藤学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在教学中,老师们有没有深刻思考教师是否能够尊重每个学生微妙的个别差异,是否能够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在热闹的课堂中,学生是否真的明白了,还是只是敷衍。我们务必象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教学务必建立在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克服‘主体性’神话的基础上”,就是要思考教师、教材和学习环境的。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篇3]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撰写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倍受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此书封面设计简单素淡,正如书名一般“静悄悄”,毫不张扬。轻轻打开书本,静静地阅读,更感觉平静、淡定,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和读者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静静读来,收获颇丰。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由“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改变教学--学校改变”;“设计课程”;“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五部分构成。佐藤学博士从观察者、推动者、研究者的角度,对这场自下而上的,由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和说,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观点和做法。

日本的文化传统和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这本书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也很契合。当今社会大环境的急剧变化正在引发着日本的教育的“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教授指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正因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读了这些话,我明白了这本书命名的原因。认真读完《静悄悄的革命》,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个性是以下两点,更是极赞同佐藤学的观点。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篇4]

今年暑假我认真阅读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先生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受益匪浅。我被佐藤学先生的那种务实、求真的精神和日本教师的敬业精神所深深地感动;为他们所碰到的与我们共同的实际问题及他们认真、朴实、讲究实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所吸引;为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而书中论述关于学习主体性的问题更让我深有感触,大受启发。

一、什么是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先生认为,教育改革应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虽然写的是日本的教育,但却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把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看作是一场革命,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正因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和我国的教育改革相似,日本教育也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历史观上,日本的教师正在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但乐观的伊藤学称“这种混乱局面决不是坏的征兆”。真正从事教育改革的人士,也许就要有这种耐心和观察的。在耐心与观察时,伊藤学融入了学校和教师中。他说:“教学是充满活力的,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老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他发现每个教室都有一个个固定的风景,能够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进而提出忽略教室的多样性和在其中发生的事情的固有性,仅一般性地议论教学是十分空洞而没有

什么好处的。第二实验中学的所有教室也同样和上边一样,每个教室都有不一样的风景,都有不一样的问题。我们所有教师务必重新审视每一天的教学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向改革教室迈出新的一步。

二、学会相互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

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更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在我们的平常课堂中,学生发言热烈,一个问题出来,学生展开思索、讨论,然后争先恐后的回答,在反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而没有用心倾听同学的回答,这样的学习,就显得片面、欠主动。课堂中的热烈发言固然重要,但倾听是前提。其实,我的课堂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班级孩子们研究问题或是讨论问题看似异常激烈,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资料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相互倾听,我认为我们的教师更要学会倾听,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资料,更要会倾听学生的情绪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做到不轻易下结论(如:回答错误、不当等),以免挫伤他们的学习用心性,宜用委婉的语气,因势利导的开导与纠正。同时,让每个孩子也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与结论,这样使每个孩子都能打开心扉,让他们的差异得到关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块最短的木板,使较差的学生也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相互工作的同事关联

教师间怎样构成“合作性同事”的关联呢?务必是所有的教师都开放自己的教室,互相观摩教学、互相“批评”时才能构建起来。同时,改变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状况的好坏进行评价,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因此,互相谈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透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貌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盼的。我们学校组织的研究课、开放日等活动时,我们教研组群众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想教育改革需要的不是僵化的头脑,而是和同事们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快乐感。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作者多年观察和参与的教学改革的案例,呈现出课程改革中的艰辛和发奋。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因此,我想教育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提倡一种新的学习观。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篇5]

《静悄悄的革命》作者是日本作家佐藤学,文中指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每个教师需追求并要达到的目标。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现代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当中最富有创造力和激情的学科。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对学生的举动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而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与决心。如此良性循环,会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效果。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我们人人做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与孩子建立融洽的师生平等协作关系,这样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主动性。可以这么说,学生满意的课堂就是“快乐的课堂”。“快乐的课堂”中: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情意浓浓。

佐藤学先生还说到,“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即是让那种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学生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互相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也就是说,就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

读到这些语句,脑海里总会出现这样的画面:班上,孩子们几人一组,身体放松、气氛轻松、毫无顾及地把自己或深或浅、或对或错的想法表达出来,而其他同学倾耳静听后自然地加以讨论、判断、修正、融合,最后达成共识。所以我们要关爱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相互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实现等距、等高、等爱,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与在意。“学会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学会与学生交朋友”;“学会赞赏你的学生”;“学会向他们请教”等等,我想这些都是一个教师成功教学的法宝。

联系我们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千篇网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价格:3.00元

支付宝支付
联系客服
扫一扫,支付¥3.00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等待10秒,请勿关闭此页!
【手机端支付方法】屏幕截图保存此二维码,支付宝扫码-选相册-选此图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