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不遇读后感
2021-09-27 11:50:24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搜索 | 客服
A+ A-最近听樊登解说《寻人不遇》这本书,图文反复看了几遍,仍是意犹未尽。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人不遇》读后感[篇1]:
第一次在书架上看到《寻人不遇》这本书,自以为是什么游记类的散文小说,然而书的封面赫然印着作者“比尔·波特”的名字,书名缀述着“对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心中不禁莞尔,又是一位“老外”来向我们中国读者贩卖中国文化。近十几年来,看了不少国外作家著述关于中国文化的著作。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自小我们就接受着本土文化教育,武断地认为不可能有人比我们还热爱我们的诗文,也不可能有人比我们还了解我们生活着的土地和文化。
挑了第一章“曲阜孔子删选《诗经》”读了起来,读着竟忘记了时间,仿佛自己已经跟随作者的寻踪足迹去到了千年前的山东,这些地方不再只是故人先贤的墓地,而是真真切切他们所生活、创作的地方。书中的寻人足迹自山东展开,沿西安、四川、湖北到江西终止,沿途着重记录了曲阜孔子;济南辛弃疾;西安杜牧、韦应物;四川李白、杜甫;湖北孟浩然、苏轼;江西白居易、陶渊明这几位诗人和相关的诗文,作者自白很羡慕中国人,因为我们拥有如此多的伟大诗人,他为能读到这么多优秀的诗文而对我们心存感激,而后他踏上了寻踪诗人的旅程,在他记录的文字里,仿佛每一句都透露着:很遗憾,直到千百年后,我才姗姗来迟,即便我只能姗姗来迟,我也要顺着你们曾走过的路,看你们曾看过的风景,穿越时间与你们相遇。
坦白说这种对诗歌的狂热震撼到了我,从小语文课遇到需要背诵诗歌的作业,总是了无生趣的死记硬背一番应付差事,老师在讲台上讲到的情怀、浪漫是几乎没怎么影响过我的态度,爸妈时常笑我是半个文盲,在这位作者的面前我那最后的伪装被击破的无处遁形,我羞愧于自己的狭隘,要知道在古代,一个不会作诗的人,基本不会立足于朝廷,两千多年来,经过孔子删选的“诗三百”,不断被人吟诵、征引,把诗的地位推崇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要素,诗作让每位诗人在历史的长河里永垂不朽,也给后人无限的启迪。
作者说“诗歌是用最柔软的方式来让每一个人变得更加坚强”,而我很幸运,在不算晚的时候有一本书让我懂得了读诗的奥义。谦卑和热爱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既不唐突了美好,也不辜负了时光,唯有懂得沧海一粟,渺小如蜉蝣的道理,才能看到世界的辽阔。
《寻人不遇》读后感[篇2]:
很敬佩文章的作者,一位美国古稀老人─比尔.波特,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带着热爱、敬仰和感激,从北向南一路寻访古代诗人们的古迹。正如这本书再现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好的灵魂。
跟着文章作者的脚步,让我重新再次了解非常有名的诗人及他们的故事。
山东曲阜
这是作者之旅第一站,孔子的故乡,这里有洙泗书院,相传是孔子删减《诗经》的地方,《诗经》是诗歌的源头。
济南
到这里作者看到一位很有名的女诗人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位─李清照。最喜欢她的《如梦令》。
济南辛弃疾纪念馆
辛弃疾,不但诗歌很好,最重要的事是打仗高手。22岁就有如此的胆略和谋略。
济南俞山─曹植
历史上曹植是一位非常有才情的诗人,非常著名《七步诗》。据说,当时曹操要求曹植七步作一首诗,要不就会杀头。有这样严厉的父亲,不出名都很难。
河南李商隐
他的诗歌很喜欢,个人最喜欢他的《夜雨寄北》只是他45岁就去世,实在可惜了。。
西安─司马村杜牧
每年的清明就会让人想起杜牧的《清明》。
四川
江油李白成长之地
读李白的诗歌,就感觉读诗如见人。诗歌豪壮奔放,就像他喝酒。从小看李白的诗歌最多,诗歌随性即发,诗意张扬,而且他的诗歌一看就感觉他是一个毫不掩饰的人,很洒脱。据说他很喜欢孟浩然,记得李白有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据说是两位约定在黄鹤楼见面,然后作下这首诗歌。我很是敬佩,在以前,两个人见面没有通讯工具,见面是多么困难的事,也足见他们感情很要好,而且做事坚定和勇气可嘉。
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一直很清贫,没有工作,没有钱一直靠朋友支助维持生活,这草堂也是他朋友裴迪给他建立的,老年的他还是一样潦倒。可见不管如何出名,一定要有工作,这是正常生活的基础。他一直很喜欢李白,只是李白一直酷爱孟浩然,书中解释是年代的原因,其实我觉得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工作。一个人连正常的生活都不能维持,就像现在,如果你连这个都不能正常那么你还高调和他人讨论志向和诗歌,有谁会愿意和你交朋友?
襄阳孟浩然
他的诗歌虽不是很多,但是他的一首《春晓》非常出名,家喻户晓的一首诗歌。孟浩然和王伟交好,两人一生结下深后的友谊,李白有多喜欢孟浩然呢?据说他为了见孟浩然一面特意来襄阳,只可惜孟浩然不在家从此两人一生都没相见,到后来李白还来到孟浩然的墓前空鞠一躬。想想当时李白是很有名,他能这样可见是有多喜欢孟浩然。虽然他们不能成为一生挚友但是有这样一位知己追随也是人生一幸事。
黄岗苏东坡
说起苏东坡,我最喜欢清唱他的《水调歌头》,黄岗就是苏东坡的纪念馆。
江西
庐山白居易草堂和陶渊明故居
白居易是被贬乏到这里,这是他自己建立的草堂还觉得特别漂亮。并题诗《山居》和《山居独吟》从这两首诗歌可以看出他的阔达人生态度。庐山不仅有白居易的足迹还有著名诗人陶渊明,他对生活一种超然阔达在他的诗歌《读山海经》表达的淋淋尽致。
还有好几位诗人,这里不一一写,当然好多诗歌需要自己去找来认真阅读才能体会。看到他们的才情,喝完酒看到身边的风景便能作诗歌一首,我是既敬佩羡慕又汗颜。他们需要读多少书才能有如此才情?而我呢?更敬佩作者,一位美国古稀老人,对诗歌如此热爱。而且为了表达对诗人的敬佩之情飘洋过海来一游─真实感受诗人们诗歌和他们的故事。作者一句话非常好:用最柔软的方式滋养你的强大。
《寻人不遇》读后感[篇3]:
《寻人不遇》是一部游记,是追寻中国古代诗人德泽遗风的寻梦之旅。一位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老人比尔·波特,展开了寻访古代诗人的人生足迹。为此,他沿黄河西行,从孔孟之乡曲阜出发,经过齐鲁济南临淄,古都洛阳西安,又从长江东下,从天府之国到两湖胜地,从山水皖赣最终到了苏浙天堂。他探寻古迹,吟唱诗文,并敬献威士忌以缅怀古人,用他的方式完成了这段长途跋涉。
今天在西西弗书店,发现这本书摆在了外国名人散文书架,其实不管作为散文,游记或者随笔,都不重要了。因为这本书已经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有了心灵深处的感动,又何必纠结于他的外在表现形式呢?连续两天二十多个小时的阅读,让我难有暂时的停留,一气读完之后,趁热打铁,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吧。
(1)《寻人不遇》之“寻”
《寻人不遇》首先是“寻”,这是一个艰难的旅程,不说比尔波特的广州之行的临时中断,湖州之行的断腿坎坷,单纯30天36位诗人追梦的旅程安排就很头疼了。比尔波特的行程,如匆匆流水一般紧紧张张,虽然走马观花的感觉让我不爽,但老人身上每每闪现出的惊鸿一瞥的触动,都会给我们心灵以不一样的感动。他的脚步串起了我脑海中关于诗词的记忆,并且不断充实圆满,也算对古典诗词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回顾。
说到“寻”,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这种过程。首先我是一个坚定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支持者,并曾想以己之力来感动身边的人并进行传承。比尔波特的旅程中,很多地方其实我也去过,比如曲阜,济南,洛阳,西安,成都,宣城,南京,苏州……可以说无逊于这个美国老头!曾经疯狂爱好古典诗词,济南拜谒辛稼轩李易安,马鞍山缅怀李太白,成都朝拜杜工部,沈园祭奠过陆放翁……也曾经触动于民国大师遗风,追寻过广州陈寅恪,无锡钱宾四,绩溪胡适之,杭州马一浮……通过这些旅程,增加了自己的见识,更重要的是净化了自己浮躁的心!也曾作诗缅怀太白,比如“千年采石花寥落,万里长江水自流。遥拜古今豪杰迹,无言独醉李白楼。”(16年国庆于李白墓前《秋日登采石矶感怀》)每一次的旅程,都有不一样的体会,而相同的就是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然而对比尔波特的寻梦之旅,还是略有微辞,感觉他选取的这些诗人还有很大局限,因为很多我喜欢的诗人并未包含在内,同时,这本书受《空谷幽兰》中国隐士的影响应该说相当之大,比如陶渊明,孟浩然谢灵运,贾岛,林逋,寒山……这就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同时,对于宋代之后的诗人一个未选,这也算一个小小的遗憾吧。不过对于一位美国老人来说,这已经难能可贵了,毕竟很多国人可能连本书介绍的这些诗人都认不全。
(2)《寻人不遇》之“人”
《寻人不遇》其次是“人”,他们是古代的诗人,更是古代诗人的德泽和遗风。古典诗词,为心之声,为心之画!诗词可以涵养身心,敦励品行。所以不读诗词,无以为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之锁,语言是这把锁的钥匙。我们读过的诗词,造就我们说话、思考的样子。
楚辞汉赋,唐风宋韵,道不尽的中国古典诗词!王氏渔洋先生有“神韵”一说,王氏静安先生更独创“境界”说。而经典的诗词贵在真,贵在由衷之言!经典诗词,心力常深入文字之微,神致复超出言辞之表,故境界、神韵自出!无论看花饮酒,临水登山,无论慷慨悲歌,委婉细腻,均情动于中发而为文!诗词千秋之业,江河万古之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更是中国传统精神的传承!吾必将爱护之,维护之,发扬之!
比尔波特用30天的旅程,展开36个诗人的追寻,并带领读者品读了上百首诗词。对于中国诗人的生平和旧居,以及趣闻的考察和推理,颇为有趣。书中还选取了不少我没怎么读过的诗词,补充了我对古典诗词的认识。同时读书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遇见没读过又很喜欢的,我还是抄下了其中的三十多首,对一些熟悉的名句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比如稼轩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杜工部的“自去自来堂前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李太白的“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黄庭坚的“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不一一列举,但是通过读本书,让自己散发思维,探求更多未知的诗词,则是更大的收获!
(3)《寻人不遇》之“不遇”
《寻人不遇》最终是“不遇”,不遇的是什么?古人当然是看不到了,甚至古人遗迹,墓地也有些荡然无存。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古人不会知道你的寻求,然而他的精神却永远感染着后人!就像仓央嘉措写的“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 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 不去。”不遇的是实物,而要追寻的是德泽,是遗风!
不说今人之寻人不遇,古人本身也是喜欢追寻更古的人呢,比如我最喜欢的杜工部的咏怀古迹之“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
稼轩有云“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我们绝大部分人做不到如稼轩之狂,但是诗风,精神的传承还是显而易见。比如屈原家乡的“骚坛诗社”,比如和比尔波特一同吟唱古诗的出租车司机,诗人家乡的后人给他带路的和尚……
比尔波特的《寻人不遇》,让我想起刚看过的顾前《嗨,好久不见》。顾前以平淡如水的文字,刻画了城市的芸芸众生,展现城市里的迷乱生活,而在在无数次的掩卷长叹中,我看到“人到中年精神的贫乏缺失的本心”!当然比尔波特没遇到的很多,德泽遗风的传承很多是不尽人意的,连一个外国老头都知道的比我们国人还多,难道我们不惭愧吗?但是有句话叫做“知耻后勇,知不足而前行”!真心希望我们的国人能从心底产生对古典诗词文化的温情与敬意,从自身做起,学习并传承中国经典文化,也许这才是从本书得到的最深刻的启迪!
[结束语]
如果对中国古诗有一定基础,了解这些诗人,那这是一本美妙的书,看似行色匆匆,但每一章,每一个地点,每一首诗,都足以让你掩卷遐想,思绪跨越时空和地域,和这些伟大的诗人,美妙的诗交汇干杯!如果古诗基础很差,那就该反思了,为什么会如此?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读完整本书,可以了解中国古代诗人对精神世界的不懈探索,增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向往。而这才是我们读本书最终的归路与目标。
《寻人不遇》读后感[篇4]:
一、诗人也是俗人,就和我们一样
读完《寻人不遇》,我忍不住感慨: 谢天谢地,他们生对了年代!
在这全民都贴着“成长”、“管理”、“自律”等标签以示自立自强的“自时代”里,诗人们的生活状态看起来是那么不思进取:有守着一官半职过安稳生活的,也有不愿再在官场里勾心斗角告老还乡的;有出身名门望族只想逍遥快活而不求功成名就的,也有出身平民想考个小官然后混日子的,除了少数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大多数人都没有想要出人头地的追求,只想静静地过小日子,做自己。
他们中的公务员们,生活闲适是众所周知的,这要是在今天会被骂死:太闲了,你们可是人民的公仆啊,整天只顾写诗不问政事怎么行?!
而他们中的贫民们,更是连独善其身都成问题,靠着朋友、亲戚的接济度日。如果写诗歌不能卖钱但仍要坚持写,恐怕也要招来一片骂声。
幸好他们生活的年代里,没有人对他们这种生活追求进行道德批判,朝廷也无暇强推反腐倡廉。对死去多年的诗人们,当代人的态度出奇地宽容,什么坚持理想、实现自我、崇高的追求、出淤泥而不染,一谈起来态度是非常景仰的、钦佩的,但如果周围人也想考公务员然后过清闲小日子,从文艺青年做到文艺老年,多半会被鄙视。
但这就是被后人仰慕的文人墨客们的理想生活方式,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当官是为了更好和更闲的生活,其次才是为祖国为人民。写下不俗诗篇的诗人们也是俗人,在他们的时代里,大家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过着看天吃饭的生活,追求安稳舒适是合理的,平常心而已,并不可耻。
二、读书作诗不清高,本来就是功利的。
我很不愿意这样想,但还是接受了这一点。
传统观念里,读书作诗本身就是功利性的,无论报效国家还是实现个人理想,是为了自己过更好的生活还是所有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当官都是最好的选择。想要进入朝廷,就得通过科举考试,想考上,就得读书,在某些朝代,作诗甚至成了一种执业资格,还得必须是即兴作诗。“一个无法作诗的人是无法在朝廷做官的。”
可读书有时又是非常无欲无求的。对此我的理解是,就像音乐一样,许多人还没上学就被父母逼着学乐器,是为了能在十几年后的高考加分,用他们的话来说叫“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等到音乐特长不再作为一种竞争优势时,就没有人再去关注它有什么用了——它终于不再肩负着带来好处的期望了!不喜欢的人如释重负,喜欢的人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演奏,去感受,甚至主动精进。他有了别的期望,只要满足自己就好。
读书同理, 你可以带着功利心入门,把它当作出人头地的垫脚石,也可以仅仅作为一种打发时间的余兴节目,读得高兴就好;有所求的时候事无巨细刨根究底,若只想当作消遣,“享受语言的快感就行了,过于质实的追问似乎没有必要。”
作诗(写作)就更自我了——如果有什么无法与外人道、或是自觉不能被理解的思想,为什么不写下来呢?给你的想法一个具体的形式,有人与你共鸣那当然好,要是没有,写出来也是一种宣泄,总比堵在心头念念不忘要好。
承认吧,为了更好的生活也好,更好的自己也好,变聪明或是寻开心,你才不是一无所求。
三、该汗颜的不是老外比国人更热衷于古诗,而是国人的纪念观
有人说一个老外的古诗文造诣超过了太多中国人,实在是令人汗颜。这有什么可汗颜的,我天朝古人的文采不但打动了千年以后的后代,也征服了另一个文化领域的人,这难道不应该是高兴吗?
相比之下,如何正确对待古人的“墓”、“故居”、“纪念馆”甚至故乡才叫人头疼。
比如李白有四个故乡,“李白就像一个大蛋糕,每个人都想分一块。即使李白现在没死,我想他自己也会笑死的”……大写的尴尬。
其他文人的纪念遗址有简陋的,有宏伟的,有的已经变成农人的耕地,而有的则成了乡村垃圾场,不是过度开发,就是任凭它荒废下去,无论哪种结果都让人无奈。
而那些已经消失了的,比如辛弃疾故居已经没有了,只能瞻仰原址旁边的泉。“……每年也就来三四个游客,所以没有什么改造计划。另外一些与辛弃疾相关的地方,比如斩马桥和期思渡口,也什么都没有了,不过是一种记忆罢了。”其实这样也好,比只是去纪念馆拍照留念要真诚得多了。
也许最好的纪念方式就是不设纪念址,他们留下的诗就是一座丰碑。
四、这只是一份工作,其初心就是为了完成任务
和《空谷幽兰》相比,比尔的文风(翻译问题?)变潮了,用词新颖、妙句频发,刚看到目录就觉得这简直是在为做任务刷地图啊!一翻开,读到他用这样的口吻讲述“朝圣之旅”,有种莫名的违和感——这是那个寻访隐士的修行人?
再读下去,第一章的结尾就明白了,他说他以前靠做旅游节目谋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节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被要求继续做下去。我只好走丝绸之路,访彩云之南,拜谒我所能想到的任何古迹,然后写作和录制成系列电台节目。就这样不间断地行走着、写作着……必须承认,这工作太累人了,我不向任何人推荐我的旅行路线和写作方式。幸好,这将是我的最后一本书了,还有最后二十九天,旅程即告结束,曙光在前,胜利在望。”
这本来就是工作,30天的朝圣之旅,有时甚至一天要拜访四个诗人。只有工作才会如此仓促,工作是强调效率的,还得有正反馈。他的本意不是为了了却什么心愿才去拜访古人,虽然那些人那些诗他喜欢,可喜欢的事情一旦变成需要拿去换钱谋生的任务,初心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这就是生活,没办法的。旅途中断过两次,第一次是为自己,第二次是受伤,经历过一场手术后隔了大半年再回来,哪里跌倒哪里继续,对一个70岁的老人,还能要求什么呢?
比尔是个坦率的萌大爷,看到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教他在沙子上写字的雕像,他会在纸上写“下辈子一定要有一个沙盘”;他喜欢吃柚子,因为吃的时候不会弄得手和胡子都是汁液,于是赶紧记下“下次坐车之前一定买个柚子”;他一直关心泡澡、洗衣服等生活问题,吐槽外国游客挨宰和旅游区见钱眼开的种种不快,这很自然,很生活,这只是一个游客的平常心,在这场朝拜里他并不以修行人自称。
我敬佩他能找到敬业和热爱之间的平衡,作为工作上的访问,他还是最大程度保留了自己的真诚,他打从心底喜欢那些文人、那些诗,然后才把旅途当做工作去完成。因为国情他无法访问陶渊明的墓,只好倒一杯酒,委托军官替他撒到墓碑上;“谢公祠”在佛堂里,他不敬酒,默默地三鞠躬,谢过住持然后离开。他选的诗不但应景,有一些甚至可以说是在与诗人的灵魂交谈,仿佛在说“我懂你哟”。最感动的是,他对中国诗歌的热爱由读寒山诗集开始,到了告别的时候也选择寒山作为最后的致意。这就足够了。
这绝对是真爱。
《寻人不遇》读后感[篇5]:
不知道这个年近七十的美国老人走在大街上,会不会被认为是微服私访的圣诞老人。他有着和圣诞老人一样微微发红的脸,一丛浓密雪白的络腮胡。他的肩上也有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特别的礼物:两瓶美国最好的威士忌,三个中国人祭祖用的酒杯。当然,他没有雪橇车,脚踩一双9.99美元的帆布鞋,他开始了为期30天的寻找中国诗人之旅。
“我是他们的朋友,我去探访他们。”尽管,他的这些朋友因为太古老,都已经作别人世成百上千年。准确地说,他是去拜谒中国历史上伟大诗人的故园和寝陵。那是2012年9月,他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出发,到西安,经成都,赴两湖,至江西……最后,来到浙江。他的最后一站是天台山,那里是唐代著名诗人寒山的隐居地。正是这个和李白杜甫同时代的诗人,开启了他的中国诗歌之门。
这个美国人对于中国诗人的致敬之旅,被翻译成中文版面市。书名承接了中国古诗中“寻某某不遇”的传统,且十分贴切,曰《寻人不遇》。
他就是比尔·波特。你或许已经看过他的书。2006年,他那本寻找终南山隐士的《空谷幽兰》出版。之后,在中国文化界掀起了一阵寻找隐士以及入山当隐士之风。那次旅行,发生在遥远的1989年。此后,比尔·波特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1991年,黄河之旅,从入海口一直到它的源头;1992年,古代丝绸之路以及彩云之南的旅行;2006年,禅的行囊,他追溯了禅宗历代祖师的游历和经历……比尔·波特的一次次文化之旅,都已翻译成中文出版。其中,还包括一本《心经解读》。
寻访41位中国古代诗人,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旅行。比尔·波特似乎对每一位诗人的生平都了然于胸,出发前,他做了大量功课。第一站曲阜,他没有参观拥挤的孔庙,而是去孔子的出生地尼山看了看,找一找孔子读书、讲学的旧地。他去了洙泗书院,因为相传那里正是孔子删改《诗经》的地方。“这个地方对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在曲阜,他还专程去找李白和杜甫举杯夜话的石门山,一边观景,一边想象这两个伟大的诗人如何见面。“在这些地方,你会感受到你是真正在和古人对话。”
比尔·波特和古人对话的方式还有一种,这就要动用开头提到过的威士忌和酒杯了。“用这些祭祖的杯子来向中国古代诗人献酒,最合适不过了。要说中国诗人的共同爱好,则非酒莫属。”他满上三杯酒,一杯敬李白,一杯敬杜甫,一杯给自己。公元745年,李白和杜甫在石门山痛饮达旦,最后双双醉倒,大被同眠。之后,两人都写了诗。其中,杜甫那首耳熟能详: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虞开府,俊逸鲍参军……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当时,李白在诗里写。他无法预料,1200多年,一个倾心于中国诗歌的白胡子外国人会登临此处,用一樽酒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每到一处遗迹,比尔·波特都会倒上酒与诗人共饮一杯,然后,诵起他们的诗。对于那些因为行程无法拜谒的诗人,他也会在路过时吟诵一首他的诗表达歉意。
这并非比尔·波特第一次与诗人们相见,有些地方,他甚至已经去了七八次。而他最喜欢的陶渊明,因为墓地如今已成了部队营地,他之前去了两次都未能达成在其墓前拜谒的愿望。这次,他仍然没有死心,坐着出租车来到大门口,告诉士兵,自己想去看看陶渊明墓地。“看到我站在这里,讲着汉语,而且还要求进入军事基地,士兵很吃惊。”后来,来了几个军官模样的人。他的要求当然得不到批准。“我回到车上,拿起早上喝茶时徐先生给我的纸杯,往里面倒了一些64度黑麦威士忌,并请那位说话最多的军官代我把它洒在陶渊明的墓地上。”对于这样的请求,军官有些吃惊,但他还是接过了杯子。比尔·波特表示很满足,“只要我的敬意能通过威士忌传递给他,就已经足够了”。
大多数时候,被寻访者和寻访者一样寂寞。很多遗迹,他是唯一的访客,偶尔还会有其他崇拜者来探访诗人,比如蝉、青蛙和燕子。也有很多遗迹已经湮没,有时候得在荒野,在玉米地里找到它们。为此,他要不停地询问,干活的农人,遛鸟的老人,甚至恨不得去问问画眉鸟。寻访的结果也很让人感慨,就如孟郊与韩愈,虽然在诗史上并称,但是,孟郊的墓被农民平了种上庄稼,而韩愈的墓则修得如皇陵一般。“我所拜访的诗人们的墓地彼此之间竟有那么大的区别。有的简陋,有的宏伟,有的已经变成农人的耕地,而有的则成了乡村垃圾场。但他们的诗歌却流传下来,在那些甚至没有什么文化的农人的明灭烟火里鲜活着。”
奔波大半个中国的旅程并不轻松,尤其是对于一个69岁的老人来说。在湖州,为了寻找石屋清珙禅师的墓地,比尔·波特踩空掉进石坑,三处骨头断裂。他不得不中断旅程,回家休息。他的脚踝被打上两块钛板和24颗螺丝钉。7个月后,他继续回来未竟的行程。
他的旅行非常简朴,住便宜的宾馆,能泡个热水澡都成了奖赏。最后一晚住宾馆,他决定奢侈一把,在绍兴订了100美元一晚的酒店,“这里的卧室和我家里的客厅一般大小”。
他的家,在西雅图附近的一个小镇。如今,比尔·波特已经73岁,他说自己走不动了,“应该更多地留在家里种菜”,就像他最喜欢的诗人陶渊明一样。
其实他早已经有过隐居的生活。1972年,本来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人类学博士的他,觉得学禅比读书更有意思,于是退学,到了台湾。他在阳明山顶的竹湖边租下农舍,住了14年,翻译诗歌,习禅。“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腿太痛了,我就读书。”被寒山引领进入中国诗歌大门的他,以“赤松”的笔名翻译了一系列诗集。比尔·波特有一个绝妙的比喻:译诗如同跳舞,译李白诗,就是和李白跳舞,而译韦应物,跳的一定是华尔兹。要是翻译释迦牟尼呢?那就是和佛陀对坐。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