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 - 正文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

2021-10-08 11:58:13求索作文网 - 读后感搜索 | 客服
A+ A-

《与社会学同游》就是这样的一本书。这本书并不像教科书一样,面面俱到的将社会学全部呈现在我们眼前,而是选择从社会学的人文关怀角度,是那种可以发现人类行为的无比丰富性,能够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之中展现专业思考的学问。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篇1]

《与社会学同游》这本出版于1963年的"老"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后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而落伍,反而依旧保持着它智慧的魅力和有效性。

我读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由著名学者何道宽主笔翻译。何先生凭借他深厚的人类学学养和游刃有余的文字驾驭功力,让我们在母语环境中顺畅地遨游于社会学的世界。

作者彼得·伯格是世界知名的社会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从奥地利移居美国,50年代初在纽约市的社会科学新型学院(由二战期间流亡美国的德国学者所创办)获得博士学位后,到德国大学任教。

这样的经历使他既具备德国的严谨学风又有美国的创新思维,这些体现在他的高屋建瓴的思路和自成一体的逻辑、幽默生动的语言上,也使他在34岁举重若轻地用20万字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社会学、社会这样宏大的问题,夯实了他30岁时就已经奠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名望。

接触了社会学,颇感兴趣。当拿到这本书时,更是爱不释手。书很小,不到20万字,一杯茶,一个温暖的午后,就可以悠闲的读完。我试着找寻一个答案,可却是越读越迷茫,越迷茫越想读,周而复始,倒也了然于胸。

这本小书的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在我这个普通读者看来,作为介绍社会学、辨析对社会学视角和对社会学家误解,是很恰当的一本书。

伯格是在社会学学科内外的广阔背景中引导着我们开始这趟旅程的。首先进入眼帘的风景是社会学学科的主要理论图景和社会学的视野,而这些可以启发并且丰富我们对日常平凡琐事的理解。伯格从人文视角出发,指出了这一学科与历史学和哲学的密切关系。

然后,这趟旅程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学的追求——"社会学的视野是放眼于人类生活的广博、开放的视野,是摆脱了束缚的视野"。

第三站我们进入了社会的微观层面,去看一看每个人是如何形成自我形象和世界观的,在这里我们发现我们的"自画像"不断在变化,因为"我们回忆过去的经历时往往反复进行新的解释。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有多少观点,他就有多少不同的人生经历"。

接下来的几章"人在社会"、"社会在人"、"社会如戏"联系甚为紧密,仿佛一串连环炮弹,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并重建着我们的三观。一番狂轰乱炸之后,心灵的世界仿佛清静了许多,社会原来这般模样。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想想在你每次面临人生"转折点"之际,身边的人,尤其家长老师还有各种关心你的长辈,总会嘱咐一句,要学会适应新环境。当你毕业面临就业,走向社会那天,他们更是语重心长告诫你,一定一定要适应社会。所谓的适应就是,别管社会给你事先设定了什么跑道,你只管跟着大家跑就是。千万别脱轨,千万别偏离跑道,千万别掉队。

于是你常常会发现,社会上的各色人等,像极了拿着本固定剧本,定时上场的演员。他们扮演着社会给他指定的那些角色,亦步亦趋,按部就班,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露了馅,出了差错。他们追求别人认为他应该追求的,羡慕别人认为他应该羡慕的。甚至他的喜怒哀乐也是角色需要,而非内心所需。

这种社会给个人的角色设定,以及个人无意识地回应这种角色扮演,伯格在《社会学视角——人在社会》一章作了集中阐述。最后的结论是:"角色的作用是形成、形塑和模塑行为和行为者。在这个世界上,装腔作势是非常困难的。一般地说,你会成为你扮演的角色。"当你成为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入戏太深以至分不清自我与角色之间的差别,也即达到了长辈们所说的"适应了社会"。

但我们心中都明白,社会不是那只只能削足适履的鞋,人生如戏,是演戏也是游戏。你要做的是,在不被社会牵着走的同时,也能适当调戏一下社会。即书中所说的游离:"‘游离’不是神秘而异常的意识高涨,而是其字面的意思,置身局外或步出理所当然的日常社会时的那种感觉。"。

最后,作者又回到社会学层面上,探讨了社会学的伦理关怀,并再次明晰了这趟旅行的主旨"人文主义的视角".伯格带领读者在这个广袤的王国里徜徉之后,向我们指明了社会学的最大贡献是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和人的主体性,"我们可以停止木偶的演出动作,抬头仰视并感知操纵我们的那一套‘木偶线’。这个停止演出的动作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我们也因此得出一个具有"铁定的合理性"的结论——"社会学是人文科学",从而圆满地完成了与社会学同游的发现之旅和智慧之旅。

在这样的一趟旅程中,我们既可以读到睿智热忱的议论,又可以看到清晰流畅的阐述,也到处可以遇到生动机智的比喻。这在很多社会学著作中也是非常罕见的。因此,这本书正如译者何先生所言,"虽为经典,却又面对大众"。

但是,正如伯格所言,所有的认识都有一定的时空相对性,他的一些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至于如何取舍,还要读者自己拿捏。

200来页的小册子拿在手上是一种享受,当你阅读这本极富有智慧的小书的时候,你会立即沉迷其中,而使你甚至不舍得翻到最后一页,就此结束这样一个心智收获颇为丰富的时段。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篇2]

不得不说,这本书让人看了昏昏欲睡。我靠它在地铁上,靠在床上睡了好几觉,质量都很好,很不错。

就这么断断续续的读着,直到第三章,这本书才发挥了自己的威力,展现出毁人三观的力量。从第三章开始,与社会学同游从一本细致而耐心的讲述社会学本身与社会学理论的催眠神书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本恐怖小说。所有故事都是根据真实生活提炼,所有人都是书里的逃不掉的小角色。毫不夸张的说,简直比贞子传递到你面前的电视机还吓人!

原来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囚徒,它如此严密的控制着你,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穿衣打扮、能力智商…….你会爱上谁,你会相信什么,你度过什么样的人生…….简而言之,你没有自由,你只是一个被社会控制的可怜虫。你不光被囚禁其中,还不得不应对层出不穷的状况,如同川剧变脸一样的变换角色,小心再小心的不被剧情丢到后面。你所有相信的,都是假的,是你周围的社会想要你相信。你所有以为自己努力改变的,都是假的,是你周围的情境让你改变。你生活得一只弱不禁风,没有五官,只懂把周围的东西扒拉到嘴里再拉出来的单细胞生物,一旦阳光照射便拼命的往黑暗潮湿的地方蠕动而去,苟且偷生。

如果你想逃出这可怕的,完全禁锢着你的一切呢?

其中有一段小说似的描写,吓得我难以入眠。一个男人从半夜惊醒,他恍然间脱离了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牢笼,摆脱了社会给予他的所有面具。他真实的看到了自己,他什么也不是,他清晰的闻到死亡缓慢靠近的臭味。是的,我们都是不自由的,那也是因为我们同样无法面对真实到残酷的自由——我们在一个个,孤独的,不可逆转的走虚无的死亡,那是永恒的黑暗。当你看到了人生的真相,你只想逃回社会这个牢笼,扮演好你的角色,不管不问。

好在与社会学同游的作者是个有良心的作者,清楚自己总结出来的理论是多么的恐怖,后两章开始他讲述了个体的人并非手无寸铁,我们的手中依然是有着选择的权利。打破了人们面前不得不去做的社会谎言,提供了一个游离于尘世的视角可以看清楚人们所面对的一切。好在我们并不是蠕虫,尚有机会看清楚这只操纵着人们命运的巨手——一只由过去与现在共同塑造的,充满了谎言与真实的手——我们也是造就它的一员。

社会学家的工作和物理学家真的是有相似性的,社会学理论如同原子弹,研究它的人只管把它做出来,但却无法把握它落到谁手里的命运。多懂得一点的人,便多了一份力量,不论是在面对牢笼,还是要做一点别的什么。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篇3]

最初看这本书的机缘来自两方面,一是各种讨论“阶级固化”文章的刺激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感:面对“阶级固化”,处于低层阶级的我该怎么办?二是碰巧看到关注的一个公号推荐了一系列书单,关于社会学入门的就有这本《与社会学同游》。佛法里说一切都是因缘际会,任何一件事的形成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作用。由此观之,我想了解社会学是因,公号推荐书目是缘,因缘际会之下有了我读《与社会学同游》这件事。

拿到这本书,翻阅之前的想法是通过阅读此书搞清楚三个问题,至少在理论层面弄清楚。第一个问题:社会学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社会学?第二个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通过什么影响个人?第三个问题:知道了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之后,个人如何更好的在社会生活?也就是说普通如我,在“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该怎么办?

首先说什么社会学。其实整本书都没有明确给社会学下定义,但是第一章(作为个人消遣的社会学)和第二章(作为意识形式的社会学)相关的句子可以给我们提供线索。比如“社会学尝试的是理解社会”;社会学价值无涉的(value-free);社会学是论述进步的学说,是神学的世俗继承者,是统驭各门学科的学问;社会学问题永远是去理解社会交往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活动并非人类社会某一个隔绝的领域......将这些零散的信息拼凑出一个我理解的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以社会活动为研究对象,中立地揭示社会真相的学问。

关于第二个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通过什么影响个人?对于个人来讲,社会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本书第四章(人在社会)介绍了“社会决定论”的观点:社会如同监狱,人如同囚徒。社会对人的囚禁主要通过社会控制和社会分层两个方面。社会控制包含但不仅限于暴力,羞辱、嘲讽、规劝和议论都是控制机制。关于社会控制,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想象自己是一组同心圆的圆心,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社会控制体系。最外层的圈可以理解为政治和法律,内层的圈就是职场,朋友,家庭。由此可以比较地理解,一个人置于社会中意味着处于许多力量的拘束和控制之下。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产生置于的念头:好像全社会都压在我头上。另一方面,社会分层把社会塑造出一个等级体系分明的金字塔。阶级是其中一种分层类型,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地位基本上由经济标准决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的地位并非固定不变,许多人一生的社会地位是有变化的,好坏起落的变化都有。阶级地位生产出某些可能性或机遇,甚至是个人能够预期到的在社会中的命运(马克思韦伯)。

社会控制和社会分层如同枷锁套在人们身上,使人压抑,人们却能够承受,没有被枷锁压垮。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想要服从社会。我们想要得到社会指派给我们的身份和角色”。书中第五章结尾指出“监狱”、“牢笼”、“枷锁”是任何社会共同打造的。

那么、人有没有“越狱”获得自由的可能呢?也就是我想解答的第三个疑惑。答案是:有。

书中第六章(社会如戏)介绍了抵制社会控制系统的三种手段:变革、超然和巧妙利用。一个人拒不承认社会对经济权利的界定是犯罪,而一大批人追随政治领袖并拒不承认社会对经济权利的界定,就是革命。如果不能改变或破坏社会,一个人也可以在内心深处采取退让的姿态来抵抗社会控制。比如释迦牟尼、老子和陶渊明等,他们退出历史舞台,隐居到自己的宗教、思想和艺术领域里。显然,以上两种方法并不适合于大多数人。

对于普通大众,具有实践意义的减轻压力、获取自由的方式是“巧妙利用”:所谓巧妙利用就是用正常运转之外的方式去利用社会制度。社会如舞台,不可否认演员在台上表演时受到剧场经理的外部控制和角色的内在控制。尽管如此,演员还是有选择的余地——或积极投入,或沉闷应付,或用内心的信念诠释,或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拒绝登台演出。

普通如我,既不能决定自己生于哪个历史阶段,也难以改变社会大环境,甚至很难脱离家庭对他的影响。但是,我可以在既有的条件下,做最好的自己。窃以为社会分层和阶级固化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阻碍阶级跃迁的壁垒并非牢不可破。

假定我们处在一个一百层的社会中,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要想上升三五十层的概率很小,但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论,然后付出百分百的行动,上升三五层是完全可以的。

要知道,处于每一层的人数众多,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篇4]

《与社会学同游》、《社会学的邀请》是不错的两本书,可以从这里开始看。看完了你能大致了解一点社会学是怎样一门学科,都研究点啥。主要就是找点感觉。

然后你可以看看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林耀华的《金翼》,黄树民的《林村的故事》,吴毅的《小镇喧嚣》。(吴毅老师曾经和我们聊,说他写完这本书后,很多文学杂志找他约稿,以为吴毅是个小说家呢!可见这书,是很好读的。不过书后面有约占全书1/5的分析,非专业人士就不必看了。)这四本书,都很容易看,基本属于故事型的,看起来跟看小说感觉一样,但是能够让你对中国乡村社会有个从历史到现实的大致了解。从这里还可以延伸到社会学的分支——农村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中去。因此,这几本书,好看,但是你要多看一遍就最好。

然后呢,再看一本孔飞力的《叫魂》,这个书故事讲得非常好,是一本经典,看完了要多想想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中,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这之后,看《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的,也是以一个短时间的切面为中心,展开对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的分析。都是非常好读同时也经典的读本。

看完上面那些,你会觉得,有点点意思了。不过你可能怀疑,这都没写“社会学”三个字啊?对,是的,可是这很重要,你读着读着就知道了。

网上很多人问,社会学怎么入门啊?然后有人答:看雷蒙·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吉登斯的《社会学》、乔纳森·特纳的《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怀特·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如果你真这么看,那就糟糕了。就算是以后四年可能都要学习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一开始看这些书,只能让他们感到烦躁恶心。说我自己的体会吧,这些书都是进入社会学专业4年后我才开始看着看着有点感觉的,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我读了三遍,才感觉能够初步把握他的思想了。这可能是我太笨的原因吧。如果你觉得自己天资聪颖,你就可以从这些开始。

接着,开始看点有点点难度的社会学著作。祖师爷级别的涂尔干,有《自杀论》《社会分工论》,分析自杀问题的,既有社会学的方法论意义,又有现实感,值得看;然后是怀特的《街角社会》,作者小哥居然卧底黑帮,然后写了这本书,很有现场感,看起来很过瘾,这也是社会学魅力初现的时候了。这两本书看下来,你会对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个感觉了,然后可以自己扩展了。接着还可以看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很小的书,可是很有分量,老实说,我看完了,觉得马克思是个很不错的学者,他的很多书都很有价值的。只是后来到列同志那里,就与泼妇骂街了无异了……被列同志大骂过的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巴枯宁的《上帝与国家》实际上是很好的书,有兴趣的找来看看。这些书看完了,你就开始感受到一种深度的力量了。要是你看不下去,就不要看了;要是能看到这里,那么下面的书单对你就有效。

《现代性与大屠杀》、《金钱、性别与现代生活风格》这两本读一读,感受下现代后现代派的感觉。还有吉登斯的《亲密关系的变革》。实际上看鲍曼、齐美尔的书就差不多了,那些个晦涩的波德里亚、哈贝马斯等等,可以先不看。如果你对后现代很有兴趣,实际上隐含的意思是,你对系统是缺乏了解的。后现代的书就行革命檄文一样,很振奋人心,很有激情,其实自己去研究,东西不多。如果你未来要继续研究社会学,那么先古典,再后现代吧。

看到这里,你就可以找韦伯的书来看了,比如先看《学术与政治》,这两篇演讲是很有价值意义的,不单纯的是社会分析,告诉你为什么要搞学术,为什么要有政治。韦伯的另一本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吹的很神,彷佛不说这个,你就不懂社会学。书是很不错,可是呢,并不是说你没读他就代表你不上档次,这完全是误解。韦伯还有一本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那是工具书,大哥!很多人用这个来入门,简直是牛逼闪闪啊!这本书是放在书桌边,看韦伯的其他的书的时候,碰到概念翻一翻。韦伯是大家啊,向拉康一样,他们有一个完整的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概念非常多,你不看他们的概念词典,就很吃力。有空你去瞅瞅拉康的,那他的概念词典,跟朗文英汉大词典一样厚。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等等,如果你是以后专业社会学研究,那么是必须看,如果不是,就跳过吧,没事儿的。(插一句:你如果一定要看,不要看林荣远翻译的,忒烂!)

能读到这个地步,你相当于社会学专业读到大三了。开始看点稍微理论的书。如,齐美尔的《社会学》《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时尚的哲学》。然后,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福柯的书还可以看《疯癫与文明》、《不正常的人》《性经验史》。这些看得差不多了,看齐美尔的《货币哲学》,最好读两遍——注意不是简写版,是原版。到这儿了,你就该反思反思了,现在是时候看《社会学的想象力》了,此时你会发现,原来米尔斯在书评评论过的思想流派和人物,你多多少少有点了解了,那你的感觉就会很好。

最后,看一本书,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要是能看完这本书,然后自己独立写个三千字的读后感,那么,我可以宣布,你毕业啦!曼海姆的这本书,很不好读,但是是社会学中的极有分量的著作。差一点,读《单向度的人》《启蒙辩证法》,写个读后感,也能毕业。

不过,实际上很悲哀,现在大学读书的时间非常少,大家都很忙,有微博、知乎要刷,有微信要摇,在豆瓣还有约,最近上了《环太平洋》,不看落伍了,哎呀,真是太太忙了,看书的时间真的很少。所以,不管你是不是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你已经工作了,给你四年时间,能把我上面说的书都看完,你在我心目中,那就牛逼闪闪了。

然后,你就可以自由扩展了。可以向分支社会学发展,也可以去其他学科门类瞧瞧,都会很有收获的。比如现在很热的性社会学,李银河的研究很值得看,她的书对中国来说有启蒙意义。现在还有交通社会学、海洋社会学等等更奇葩的分支。如果你白天上班或读书,周末和晚上刷知乎,你还可以自己发展出一个知乎社会学啥的。而且现在中国天天吹跨学科研究,很不靠谱,我知道一个老师,先写一本《社会经济学》,然后写一本《经济社会学》,居然靠这两本书评上了教授!牛逼闪闪啊!

最后,你可能觉得我开的书单,对比那些常见的书单,很不正统。是的,我本人也不正统,一贯自由散漫。你看这个书单也好,如果你不喜欢,可以看《社会学概论》,那是真的中国社会学教学体系的正统体现。我曾经在研究生招生面试中,碰到一个同学,好像是山东曲阜师范来的,那哥们儿背了7遍《社会学概论》,你说个概念,他能告诉你在哪一页哪个位置,内容是什么。很不幸,他被拒了。

还插两句:波普洛的《社会学》,主要作用是放在书架上向别人表明你是这个专业的。艾尔·芭比的《社会研究方法》既不要看也不要买,这哥们不做社会学调查研究,却教你怎么搞研究。个人觉得很不靠谱儿。国内也一样,写研究方法的书的人,基本上研究做得都不好,大牛们很少告诉你他怎么搞研究的。——等我牛逼了,我当然也不会告诉你我怎么牛逼的。

总之,要读的书很多很多。那么往后,看你自己造化如何了。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篇5]

“尽管社会学家顶着高雅的学术头衔,他还是不得不放下身段去倾听人们的闲聊,他禁不住要透过门缝去窥视,去阅读别人的信函,去开启档案柜。有闲情逸致的社会学家可能会根据升华之后的窥阴癖来为社会学家构建能力倾向测验(让我们急忙补充说,这仅仅是个比方)。或许,有些充满好奇心的小童会偷窥沐浴中的小阿姨,但他们后来还是可能成为孜孜不倦的社会学家。这样的偷窥是很乏味的事情,吸引我们的是那种好奇心,使社会学家难以解脱的好奇心,在紧闭的门前偷听室内交谈声的好奇心。如果他是一个优秀的社会学家,他就想要去开门,去理解这些声音。在每一道紧闭的门后,他希望揭示尚未被感知和理解的人生的新的方面。”

米尔斯提倡“社会学的想象力”,可是有过于严肃的说教气。而彼得•伯格谈论“社会学家的好奇心”,读来兴味盎然。

伯格长于举例,比如说到“文化震撼”:“一位西方探险家在餐桌上吃到一半时,突然被告之,前一天吃饭时坐在他旁边的逗人喜欢的老太太就是他现在的盘中餐。”又比如说到“都市人的世故”:“有个人戴着穆斯林头巾、裹着缠腰带、脖子上缠着蛇、敲打着手鼓、牵着一头猛虎在你家门前走过,你那种处变不惊、岿然不动,就叫世故。”比如谈到“社会情景的历史规制”:“一个男人应该永远专一地把自己的性冲动固定在一个女人身上,这个念头是更早时候的厌世的神学家阐发的;这个女人与他同床共枕,一道沐浴,在千百次共进早餐时彼此交换呆滞的目光。”——读这样活泼俏皮的文字,很难想象作者还有另一重身份:神学家。天啊天啊。

这本《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是何道宽老师翻译的,原书的名字是Invitation to Sociology: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直译为“邀约”、意译为“导引”“导论”都可以,何老师突出个“游”字是有自己的见解的。

首先,社会学是个人的消遣,它使一些人感兴趣,使另一些人觉得无聊,社会学家们需要具有一种特殊的激情,需要把个人情趣与追求真相的科学精神融而为一。他们在普通人的世界里游走,和大多数人称为真实的世界贴近,观察人的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事务,通过这种研究印证社会学的首要智慧:“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的样子”。

其次,社会学与价值无涉,关注的焦点不是人们所作所为的终极意义,而是行为本身。因此上,其研究对象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他们和牧师、妓女打交道都有收获”,“战争期间人们的互动、伟大的知识发现固然是他感兴趣的东西,然而餐馆里雇员之间的关系、玩洋娃娃的小女孩之间的关系,他同样有兴趣。”

第三,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既是迪尔凯姆表述的客观事实,也是韦伯所论证的理解的主观意义,一方面是客观的建构,一方面是主观的建构,究其竟,在日常生活中,“人是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创造的社会的产物”,人的“监狱”“囚笼”和“枷锁”是自己和社会共同打造的,是合谋的结果。社会如戏,每个人的角色和身份在社会中形成,而每个人也在使用各种技巧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所以,自由之路在于“游离”,在于意识到“人生如戏”,在于添加适量的喜剧意识。伯格说:“如果社会学家没有感觉到社会现实的喜剧性质,他就看不到社会的基本特征;除非你懂得政治是一场骗局,否则你就不可能懂得政治;除非你把社会分层体系的本质看成是一场化装舞会,否则你就不可能懂得社会分层……有些洞见只能在笑谈之中获得。”的确,自由以一定程度的意识解放为前提,从所扮演的角色中退一点出来,嘲笑一下自己的严肃与社会的庄严,不失为迈向自由的第一步。

荷兰学者赫伊津哈说:“除非把人当作游戏的物种,除非研究人游戏和游乐的一面,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把握人类文化。”伯格在书中引用此话两次,是有会心之处了。从另外的方面说,不难感受到伯格自身的那种“游戏”精神,除了行文的佻达幽默,他的一部著作的名字就叫《给笑声正名:人类经验的喜剧性》。想来这个提倡“方法论的无神论”的神学家,该是一个很有趣的老头。(他在2008年5月来过复旦,可惜错过了。)

不过,读了此书就想卷起袖子搞社会学研究,似乎也是不行的哦。伯格说了,在如今的学术消遣里,社会学是一种“王室游戏”(royal game),那些连多米诺骨牌都不会玩的人,不可能应邀参加国际象棋的争霸赛——游戏,也是有门槛的。

联系我们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千篇网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价格:3.00元

支付宝支付
联系客服
扫一扫,支付¥3.00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等待10秒,请勿关闭此页!
【手机端支付方法】屏幕截图保存此二维码,支付宝扫码-选相册-选此图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