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鲁迅》观后感
2022-01-24 16:42:29求索作文网 - 观后感搜索 | 客服
A+ A-该片于2005年9月9日上映。该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把鲁迅生命最后三年中的重要事件一一呈现,其中包括与瞿秋白的交往、参加杨杏佛的追悼会、与萧红萧军的会面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鲁迅》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鲁迅》观后感[篇1]
电影的主体部分只截取了1933-1936年,鲁迅居住在上海并于此病逝的相关事迹。
电影初始,一段江浙唱词中,鲁迅撑着一把油纸伞,缓步上岸。他的脊背笔直,眼神坚定。慌忙奔逃的人流中,仿佛只有他能看清前路。
对于这个时期的鲁迅来说,杨杏佛及瞿秋白的死,对他的精神来说无疑是两次莫大的打击。尤其是瞿秋白,35岁,正想要重新寻找自己的生活。而此时的鲁迅已看清了革命的道路,它无疑是艰难的,是需要牺牲的。而鲁迅想要做的,是在如何理智地减少青年人白白牺牲的前提下,实现革命。他写书,传达理念,意图开化人们的思想;他帮扶后辈,将他们领上正确的道路;他不顾国民党的诱惑,带病留在国内工作与生活。鲁迅也只是普通人啊,他唯一不普通的地方是看清了道路,于是就成为了时代浪潮中必须向前走的冲锋者。“我喜欢在夜里工作,因为白天比夜晚更黑暗。”嗯,夜晚的黑暗中,有一盏灯,他独自熊熊地燃烧,直到烧尽了自己的灯油。而他想要的,只是想看到白天的光明,青天朗日的光明。
电影《鲁迅》观后感[篇2]
“鲁迅完全应该是一个很好玩的人。”
鲁迅先生的孙子周令飞如是说。
作为鲁迅的扮演者,濮存昕也说过类似的话:“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我塑造出来的鲁迅太‘紧’了一点,鲁迅应该是个更幽默、更好玩一些的人。”那鲁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政客、挚友、论敌、亲人有着各自的描述,每个读者和观众心中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那个鲁迅。只是我不喜欢很多人站在某种意识形态的立场上去褒扬或者诋毁他,正如陈独秀1937年在《我对于鲁迅之认识》中所写的那样:“世之毁誉过当者,莫如对于鲁迅先生。……真实的鲁迅并不是神,也不是狗,而是个人,有文学天才的人。”当年原本要在那部夭折的《鲁迅传》中扮演鲁迅而痴迷的琢磨过他的戏骨赵丹也在《角色自我设计》中这么写道:“我无论如何不能抱着主席夸赞鲁迅的几个伟大去创造角色,那就糟了,必须忘掉那几个伟大。”
是的,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就是给我们还原了一个接近真实的那个被官方宣传已经脸谱化(甚至是神化)了的迅哥儿。他不仅仅是个革命者(但绝不是什么“无产阶级的”),也不仅仅是个战士(但绝没有拿着“匕首和投枪”),他还是一个生活有着情调的男人、爱着女人的丈夫、疼着孩子的父亲、讲得了笑话的长者、喝得起咖啡的知识分子!他告诉萧红怎么搭配衣服,他开导萧军怎么谈恋爱,他教巴金如何欣赏版画,他还陪许广平一块儿看电影。影片将镜头对准了鲁迅一生中的最后三年,插入了七个梦境贯穿其跌宕起伏的一生,并将鲁迅生平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串连在电影中。很多场景和台词都来自鲁迅的小说诗文或者真实生活,有些则作了些许改编(比如女人的女儿性和母性那句)。
电影的开篇,昏黄的夜灯下,鲁迅独自一人在江南空旷昏暗的石子路上漫步,乌篷船、咸亨酒店、孔乙己、阿Q……一个个熟悉的场景和人物向我们走来。恍惚间,祥林嫂走上前去问鲁迅:“人死了有没有灵魂?”“或许有吧。”“那也有地狱了。”于是接下来,三个人的死亡便组成了影片的一个内在结构:杨杏佛之死、瞿秋白之死和鲁迅之死。在影片的结尾,几乎是完全再现了当年万人空巷的那场葬礼,镜头甚至没有向我们展示一滴眼泪,但当看到那浩浩荡荡的为“民族魂”默默送殡的黄包车队时,我差点儿就落泪了。
作为一部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来讲,《鲁迅》各个方面都挺好的,多年不见的中国艺术片啊,大概有几个年头没看到这样的国产小众艺术电影了,手法上构思上技巧上都是用了心的(如果要就此写评论那还得找机会再看一遍)。唯一的毛病我觉得是过于舒缓,剪掉20分钟去就应该更好了(据说导演曾为参展东京国际电影节做了个缩减版本,就是如我所愿的把每场戏都剪短了)!
之所以有缘得以看到这部传说中的小众电影,是因为《鲁迅》作为了第二届武汉大学生电影节的开幕影片,而开幕式是在武大举行的,这部电影也还真和武大扯得上一点关系。开场的“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上海寓所和潘梓年一道被秘密逮捕”那场戏里的潘梓年,就是后来(1949年6月10日)代表中共接管国立武汉大学的武汉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部长,算是行使过一段校长的职能。不过遗憾的是,鲁迅却实在是没有和武大发生过任何直接的关系(倒是胡适和武大关系挺好的),但他却和武大的很多人通过文字联系了起来,这些人里面,既有被他骂过的比如陈西滢,也有骂了他大半辈子的比如苏雪林。1936年鲁迅去世后,武大亦举行了悼念鲁迅的活动。
鲁迅永远是个另类,是个超离孤独的孤独者,“是中国遍地奴才意识的思想荒原上的一个异数”(邓晓芒语)。国民党时代是这样,共产党时代也会一样。毛泽东在1957年就说过:“假如他还活着,我想要么是坐在牢里还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保持沉默。”和同时代的很多文人一样,他也是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甚至他比任何人都更加独立,因为没有一个国人能像他那样,在强烈地批判外物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批判自己,直到今天,找得出第二个这样的国人来么?有一个鲁迅是中国的骄傲,只有一个鲁迅却是中国的悲哀。在片中有段戏,许广平说他是革反革命的非革命者,而他说自己是非革命不可的革革命者。是的,这就是鲁迅。
鲁迅曾经说过:“失去了现在,也就没有了将来。”从现在看来,鲁迅是过去时的,鲁迅也是现在时的,鲁迅更是将来时的!林贤治说自己是悲观地认为“鲁迅的精神,这是一个人的传统,几乎不可能继承。”我们会有人继承他、甚至超越他么?但愿那个美妙的时代能够到来吧。
电影《鲁迅》观后感[篇3]
继《孔子》之后,今天,我们兰印园教育电影坊又集体观看了《鲁迅》。
其实对于鲁迅,我的记忆里都是小学、初中、师范语文课本里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藤野先生,记念刘和珍君,药,狂人日记,孔乙己,友邦惊诧论等等。所以鲁迅留在我印象里的就是书上的句子: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形象高高大大、离我们普通人很遥远、让我们望尘莫及的一位巨人,有着一副冷峻严肃的面孔。
但今天的电影里,我近距离地感受到了鲁迅温情柔软的一面,给人力车夫包扎脚伤,对萧红萧军年轻战士的真诚指导、慷慨解囊,对瞿秋白的奔走解救,对自己夫人和孩子暖暖的爱。
同时也被他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所震撼,早年鲁迅是到日本学医的,希望当一名医生拯救中国人民的身体,后来,他认为中国人更需要拯救的是灵魂,于是弃医从文,写出了一篇篇匕手式的文章……
当写着“民族魂”的白布覆盖上他的身躯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民族魂”这三个字是对他一生最准确最贴切的总结,他倾其一生,都在拯救民族的灵魂,他一次又一次地走在漆黑的夜里,他呐喊,他彷徨,他孤独,但他从来都没有退却,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有着何等的信仰,他有着何等的气节,他有着何等的民族责任感!
想想我们自己,也是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人,面对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信仰,怎样的气节,怎样的民族责任感,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塑造我们自己的灵魂呢?
然后才是怎么帮助孩子塑造他们自己的灵魂呢?
尤其是现代社会,喧嚣浮躁的背后,还有着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和声音,怎么教育我们的孩子不受其影响,不受其腐蚀呢?通过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孩子,再由孩子影响家长,教育一代人,影响一代人,从而扭转社会上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风清气正,一片朗朗乾坤!
我最喜欢鲁迅的真性情,爱恨分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拖泥带水,一是一 ,二是二,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钢刀利水,雷厉风行,鲁迅又是一个纯粹的人,一生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样的为人处事,不正是我们现代人学习的榜样吗?
鲁迅喜欢孤独的夜,因为在孤独的夜里,他才能冷静地思考,理智地分析,全身心地投入战斗之中!
我们常说,静静地做教育,静下来了吗?静过吗?耐不住寂寞,忍受不了孤独,怎么能静得下来呢?
享受孤独,享受寂寞,静下心来,做个纯粹的人,做点纯粹的事!
电影《鲁迅》观后感[篇4]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野草》
不经意间,一晃而逝的几组镜头又将我们带入了鲁迅笔下的那个年代。黑色仿佛永远是那个年代的主色调,因为那时从不缺少黑夜,当然更不会缺少比黑夜更黑的白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不时地夹杂着巡捕房的牢车肆无忌惮的鸣响。街头巷尾,到处布满着窥视你的冷眸。黑夜里,秋雨中,帘外依然还是进行着的夜……数十声枪响后,又是一片死的寂静,杨杏佛躺在了血泊之中。鲁迅听闻这一噩耗,毅然决然地走出家门,最后交付给妻子的竟是家门的钥匙。我的心突然为之一震,这不正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者的耿耿豪情与铮铮的铁骨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画面中,走出追悼会场的鲁迅眼中闪着一丝隐忍,他不会再流下无用的眼泪,因为泪水早已被仇恨与悲愤所蒸腾。四围的人群目光游离,好似在漫无目的地奔走。雨无情地打在鲁迅的油纸伞上,急坠着,滚落着,仿佛是对死者的哀悼,又仿佛是对这方土地无限的哀叹。但,伞下的这个人总是笔直地树立着尖针似的黑发,准备随时刺向敌人的心脏。他那坚定的眼眸,已注定他将永远是一位非革命不可的革命者。因为他就是一株燃烧着的野草!
夜深了,房里卧着两个人,一个是鲁迅,另一个是瞿秋白。一个个烟圈在空气中弥散开来,文人之间的谈话总是充满着浪漫的色彩。不知何时秋白想起了鲁迅的诗--《雪》:“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两人吟诵着,都悠然会心地笑了。因为“雨的精魂”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与信仰。蓦地,雪真的从天而降,掉落在地上、床上与他们的心上。在似真似幻的画面中,鲁迅高举着双手,会心地笑着,仰望天空,仿佛肉体的病痛、精神的失落与怨怼都已消融在茫茫的飞雪之中,看着雪飞扬、飞扬、飞扬,好似他的梦想也随着雪飘扬、飘扬、飘扬。因为他是一株心中充满希望而期盼着遥远的春的野草!
在又一声枪响之后,瞿秋白走了,鲁迅又变成了一位更孤独的独行者。黑夜的阴郁、沉寂和绝望不断地蚕食着鲁迅的身躯,但是他正自在暗中,看一切暗。要坚定地走下去,就算前面是火海,是坟墓,他也要往前走。做绝望的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在画面中,鲁迅扛起了一扇石门,它的一侧是黑暗,另一侧是光明。青年们潮涌般地冲向这扇开启的门,奔入光明的世界。鲁迅正是一束洞穿黑夜的强光,正是黑夜中的一个圣魂。“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他就是一株黑夜里,寒风中,希冀着第一轮朝阳的野草。
黑夜中,这株野草的躯体虽黯然地化作了泥土,但是它早已将精神的种子播撒在更广袤的大地上。那一片片繁茂的野草,正如一团团生命的火焰,驱散着寒夜,渴望着光明,将一曲曲野草的歌声传唱。
电影《鲁迅》观后感[篇5]
应该给这个电影五星,毕竟它能在2005年的中国问世,虽然一直不曾公演,但在现今情况下,仍就是当时社会进步的一个符号。
而事实上就电演本身而言,表演是优秀的,故事是用心的,其反映或者试图表达的主题是客观而开明的,至少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僵化,如电影对左联所持有的从未有过的中立态度。
有趣的是,电影的开场,就道出了知识分子于社会的意义。所谓社会的进步,需要"永远不满足现状,永远不合时宜的真的知识分子",按鲁迅自嘲的说法,他的这种倔,"撑着将要垮掉的皮囊",骨子里他是孤独的愤世者。
而鲁迅与翟秋白深夜谈心的一场戏,耐人寻味。翟对理想追求的矛盾和彷徨,通过他对其笔名"犬耕"的解读,做出直白的陈述,而鲁迅本人在对话中也坦言"我的眼晴看不到方向",随后,电影又将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的名句,放在了这段对话中:“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对过去和未来可以夸夸奇谈,喋喋不休,唯独对今天束手无策。类似的毛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通病,无人可以出其左右。
所以,这部电影,客观而真实地还原了特殊历史时期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独特的风釆,为走下"民族魂"神坛的鲁迅,送上了挽歌。
中国今天仍然还在寻找着民族的脊梁。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