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求索作文网 - 观后感 - 正文

最长的一天电影观后感800字

2022-03-29 15:32:45求索作文网 - 观后感搜索 | 客服
A+ A-

二战的战史,无论是书、传记还是电影都看过太多了,作为史实的d-day大多数人上中学的时候就已经耳熟能详。打开这本书的收获,必定不是知道这个事件本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最长的一天电影观后感800字,欢迎阅读!

最长的一天电影观后感800字[篇1]

看了美国电影《最长的一天》,我的内心受到极大的的震憾。

《最长的一天》讲述二战时期,盟军在大西洋战场失利的情况下,冒险在诺曼底登陆。而德军却把重兵部署在了另一处海滩,导致德军在这场战役中失利,成为二战中的转折点。

电影中的这一幕让我震惊和惋惜:盟军82空降师的f连在空降过程中,不幸降落到了德军的司令部,有的士兵在空中就被打死了,有的士兵直接挂在了房顶上,还有的士兵直接降落到了着火的楼房上,除了一个人受了重伤之外,全连士兵都在德军司令部阵亡。电影中司令部旁的火越烧越旺,好像在纪念死去的战士们。从中我间接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为胜利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二战是由德国为首的法西斯称霸世界的狼子野心而引起的。这场战争以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终。在这场战争中,死亡人数达一亿以上,经济损失达4万多亿美元,是全世界的灾难!随着我对二战的逐渐了解,对战争中死去的人们越觉得伤痛和惋惜。在二战中也涌现了一些英雄,比如中国的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日联军……我们应该向为二战献身的勇士们敬礼。是他们在危急时刻毫不退缩,用生命保护人民;是他们在国难当头毫不退缩,用职责保卫国家;是他们在千钧一发勇往直前,用生命捍卫世界和平。

由此我想到了中国最长的一天—---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日军侵华战争初期的1937年12月13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30多万中国军民遭到杀害。更可恶的是,日本人把中国军民当成比赛的道具,这是中华儿女的灾难,更是全人类的耻辱。30万人,30万人!在日本那挥动的屠刀下倒下了。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是我们伤亡3500万人的惨痛教训仍然不能抹去。

我们的世界需要和平!这个世界哪怕只有一天是和平的,那也是全人类的幸福,我们全人类应该拧成一股绳,共创美好未来。

现在那场战争已经过去70年了。土地又变的生机勃勃。但是,战争的伤痛却永远不能抹去。它时刻警示着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远离战争。

最长的一天电影观后感800字[篇2]

这才是战争片好吗!将近三小时时长看得如此尽兴过瘾主要讲述二战那场著名的诺曼底登陆。对于这个大事件,早就不记得历史教科书上是如何讲述的了,只知道它很重要,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很重要。

影片脉络很清晰。准备、伞兵突袭、登陆、作战直到最后。诺曼底登陆计划的谁备作为影片前戏是有些长,但却不觉得长,就耐心看战前每个人的状态,跟随事件进展剧情发展走。士兵赌钱找乐,将领开会部署计划,老百姓照常生活,纳粹那边还在环磨无线播报的暗号,更有接应的人们为登陆的士兵做准备工作。战争进行中,进攻的一方、失败的一方,渴望被拯救的法国百姓、通风报信的德国妇女、淡定前来救助伤兵的修女以及重点被刻画的盟军士兵和军官们,全方位地展现涉及到战争的每个阶层的人的状态。

不懂军事的我也能大致搞明白盟军的每步计划、行动的意义和目的。战争场面自不必说,前面的人死了,把他推开自己顶上去;德军的一步步贵败,重型武器的运用;盟军抵不住纳粹的击打,将领作出有效的计划組织进攻納粹军官在后方观战事,从志得意满到失望而走…看到伞兵降落小镇一个个死亡的一幕幕,跟随那位挂在教堂上的士兵的目光,看尽战友们们的死亡。那时我多希望他能幸运地遇到他的法国站娘,结识两位有趣的好基友,唱着“鸳출茶,霅출批,你爱我,我爱你”等到战爭胜利的那一刻一可惜,这不是《虎口脱险》。

最后,英美两位士兵对着一个已死的德国士兵思考着战争的意义。影片也不只是平铺直述诺曼底登陆的整个过程,最后也带来了对战争的反思。可见这部片真是太全面了!

最长的一天电影观后感800字[篇3]

101空降师师长泰勒少将和副师长唐普拉特准将亲自带队空降诺曼底,还有后来的朝鲜战争中的最高指挥官第八十二空降师师长李奇微,他们是自愿前往战斗前线的高级军官,可惜普拉特准将在滑翔机降落时失事阵亡,他也是诺曼底登陆中第一个遇难牺牲殉职的将军。

德国人的误判,使德国人失去了最宝贵的反击时间,包括____和隆美尔都没有预料到盟军会在诺曼底登陆,最吊诡的是德国第八十四国防军军长埃利奇马克斯就在D日进攻这一天开始图上演习,内容是盟军的“入侵”将以伞兵的突袭开始,紧接着才是海上登陆,而且这一次的理论上的入侵地点假设在诺曼底…

而且在从隆美尔开始在六月六日早上,德军高级军官在盟军登陆前,都离开了前线,冥冥之中那无形的命运之手拨弄着第三帝国走向灭亡,____在D日后甚至怀疑有盟军间谍搞破坏,但是元首也不见的比其他人更有思想准备,他当天也在巴伐利亚度假。而且起床很晚…

在这一天,所以的人命运都在这一天改变,但是作为盟军统帅的艾森豪威尔还是对这次战略大反攻心存焦虑,盟军总部甚至准备了两份向世界宣布的新闻稿,一份就是万一整个计划失败艾森豪威尔一个人承担责任的新闻稿,直到101空降师出发前一小时他一直在师部和泰勒少将在一起直到攻击时间飞机起飞后才离开,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记者米勒看见仰望天空目送他的勇敢的士兵离开的盟军最高司令长官眼中满含热泪!

至于德国人的问题是轻敌和战时信息混乱,以及没有一位指挥官作出明确的决断,最后贻误了刚开始最好的战机,等到B集体军群明白这是大规模登陆作战后已经为时已晚,最要命的是二十六空军联队把作战飞机调往别处,在诺曼底前线可以作战的飞机只有两架,甚至西线总司令部和B集团军群都误判形势,一直没有强有力的命令指挥行动,这也说明盟军的所有计划和部署是非常有效果的,连隆美尔最精锐的二十一装甲师在战场旁边而没有命令而在一直等待…

经过这最漫长的一天之后,纳粹法西斯的最后寿命不到一年,向往自由的人们追究会胜利,黑暗也即将过去, 战争也让人们尝到命运的无常,但是勇敢正义的力量始终存在,最后的胜利一定来到!打倒法西斯!自由永远属于正义的人民!

最长的一天电影观后感800字[篇4]

1944年6月6日当然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战地记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写了一本书,叫《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以专业主义的精神把这一天发生的事如同用篦子捉虱子一般细细地梳理了一遍。他甚至在书末尾附上了所有D日幸存者名单,包括双方从将军到士兵当时的植物与身份,以及他们在成书之际(1959年)的职业与居住地情况。

可惜这么波澜壮阔的一天让我记住的东西有限。

我对战争和军事最初的印象来自于少儿读物,比如战国故事里田单的“火牛阵”。这使我产生了错觉,以为战争是与机灵联系在一起,带着加减法般的清晰明了,又有一点狂欢的气质,很是宜人。

《最长的一天》说,至少战争还具有如下特点,比如:

未知与不确定。诺曼底登陆实施之初,德军一直被蒙在鼓里;巧合。《每日电讯报》上的字谜游戏在6月2日披露得答案中赫然有着盟军整个反攻计划代号——“霸王”,从5月开始,字谜游戏的答案囊括了人工港代号、反攻中海军行动代号,甚至登陆地点。但是这些字谜是54岁的物理老师在六个月之前编好的。

以及各种死亡。

一个伞兵摔进树里,七个八个德国兵对着他把子弹打完了,“小伙子瞪着眼睛倒挂在树枝上,好像在看自己身上的子弹洞”。坦克被炸到100英尺的空中落入水中消失;锅炉间爆炸里面的水兵全部烫死;一个二等兵听见一个吃惊的声音说“伙计们,我中弹了!”然后看见说话人脸上带着怀疑的奇怪神情,慢慢滑落水中。

忘了是哪部机器人打架的电影,战事间隙一个士兵在认真地玩Doodle Jump。细节总是有着与其体量不相称的力量。诺曼底登陆堪称唐德刚所说得历史的三峡,但这最长的一天当中,我在科尼利厄斯·瑞恩的书里,真正能记住的是一个瞬间。

在奥马哈海滩的峭壁后面,医务中士阿尔弗雷德·艾根伯格疲惫不堪地猛然躺倒在弹坑里。他已经忘记了他治疗过的伤员人数。他累得骨头疼,可是他想在睡着之前再做一件事。艾根伯格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缩微邮政纸,在一只手电筒的光亮下,准备给家里写信。他写下:“在法国某地”,然后开始,“亲爱的妈咪和爹爹,我知道此刻你们已经听到了进攻的消息。嗯,我很好。”然后这位19岁的医务兵就停住了笔,他想不出还要说什么。

卡夫卡在1914年8月2日写日记:“德国向俄国宣战——下午游泳。”石破天惊与窃窃私语,世界大事与个人日常的相提并论,并不是消极的避让,躲进小楼成一统。相反,这是一种抵抗,用日常生活的秩序消解暴力、极权和看似能毁灭“我”的力量。

而那位19岁的医务兵,他大概并不如卡夫卡深刻。但是,在经历了最长的一天之后,用与卡夫卡类似的方式,揭示了莫之能御的历史洪流与微不足道的个人之间的另外一种关系:我承受了一切,然后想不出还要说什么,“我很好”。

一个普通人发现,能感受到疼痛本身已经值得欣慰。我的肉身与世界仍有联系,我会被远方的一些人记住。诺曼底登陆捍卫了无数个这样的普通人,失败的是隆美尔们。他的参谋长指着几亩长满野花的土地说:“这儿的景色真好,是不是?”隆美尔点点头说:“你给我记下来,高斯——这个地块得埋1000枚地雷。”

最长的一天电影观后感800字[篇5]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想象二战的艰辛,诺曼底登陆于我而言只是历史教科书上的一个名词解释,一直到看到这本书才有了心脏微微颤栗的感觉。作者用内敛克制的近乎纪录片的白描方式勾勒了D-Day,200多页的书无法写尽二战转折点的史诗般战役,但是200多页生动的描述足以让我想去把所有相关资料找来研读。

“霸王行动,盟军进入欧洲,是1944年6月6日零时15分整开始的---就在将永远被称为D日那一天的第一个小时里。在那个时刻,美军第一零一与第八十二空降师一些特选人员跨出他们的飞机,进入月光照耀下的诺曼底夜空。五分钟后,在50英里外,英军第六空降师的一个小组跳离他们的飞机。这些人是探路者,他们的任务是在空降地点燃亮信号,让后续的伞兵与乘滑翔机的步兵着陆。”这是前言的开端,在书的结尾提到这场战役中盟军的伤亡人数在10000-12000之间,看完全书后再看这个开篇,惊心动魄不外如是。

每一场战争都充满了暴力、血泪,这本书不光是描述战争的书,它更是一本讲述人的故事的书,在战争前打牌吹牛的盟军士兵、晕船吐到摊了一地的盟军士兵,在作者笔下诺曼底登陆不再是冷冰冰的战略战术,那是一个个普通士兵普通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片刻,空降兵误降落居民后花园时的片刻,在圣梅尔-艾格里斯降落时被挂在教堂塔尖时看到火舌四窜的片刻,血染奥马哈的片刻、犹他海滩上“不顾死亡、使部队准时登陆”的片刻,死神与战争同行,那一天,在诺曼底挥舞镰刀,收割生灵。这本书没有煽情,偏偏让人看得透不出气。

如果说在战争中普通士兵只是冲锋陷阵的卒子,那指挥战争的名将们承担的不光是胜负,更是沉甸甸的生命。在为空降师送行时艾森豪威尔眼中闪着泪光,作为统帅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小伙子中的大部分将再也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在做出登陆时间的决定时,他默默的写下为战败而预备的通告,“责任属于我一个人”,20多万陆军、海军与海岸巡逻队士兵的性命系于此役,责任在我。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而摒弃个人情感是一种军人的职业精神,但仍会有泪光在送别时闪烁。

1944年6月6日这一天,命运还未对隆美尔露出残忍的一面。“隆美尔说'相信我,兰,入侵的最初24小时将是决定性的…对同盟国也罢对德国也罢,这一天都会是最长的一天。'”“ 从隆美尔开始,高级军官就在战斗的前夕一个个都离开了前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可是真像冥冥中那无常的命运拨弄着使他们离开似的。”也许真的有上帝存在,不忍见更多的生灵被涂炭,如果那一场登陆战役有隆美尔的参与,历史会不会被改写?他一直忐忑不安的等待这一天的来临,他选择最不可能发动登陆的6月4日回德国为妻子庆生,可偏偏就是这一天,他缺席了他自己等待已久的战争。当他从电话中得到袭击开始的消息时,他的嗓音中不带一丝感情的说“我真糊涂。我真糊涂。”没人知道他那一刻内心的波涛汹涌,那一刻的沙漠之狐只在史书上留下了这样的话。在提及对手时,隆美尔把戴着手套的一只拳头打到另一只手掌里,怨恨地说:“我的朋友加敌人,蒙哥马利。”惺惺相惜而又彼此不容的矛盾心理跃然纸面。他说“我一向正确,一向如此。”他是沙漠之狐、帝国之鹰,即使是他的对手都不得不佩服他,可是联想到日后他的结局,不得不承认对一个军人而言,不能死于战场是一种悲剧。

联系我们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千篇网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价格:3.00元

支付宝支付
联系客服
扫一扫,支付¥3.00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等待10秒,请勿关闭此页!
【手机端支付方法】屏幕截图保存此二维码,支付宝扫码-选相册-选此图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