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观后感[优秀15篇]
2022-06-16 17:23:32求索作文网 - 观后感搜索 | 客服
A+ A-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看上去很美》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篇1
老师说《看上去很美》是一部非原生态的电影,但是,我还是从中看到了小孩子的单纯简单,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没有任何污点,但是却很容易受到“污染”。
电影《看上去很美》讲的是一位名叫方枪枪的小孩子由于家中暂时无人照料被送进了幼儿园开始了寄宿生活。作为一名新生,年纪又那么小,根本就不能自理,也没有各种符合规矩的“条件反射”,他总是跟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却屡屡遭到班主任李老师的嫌弃。
李老师被一种 “光环效应”蒙蔽了双眼,只看到好学生于倩倩的各种优点,对于倩倩甚是喜爱与赞赏,但是对新来的方枪枪所犯的错误是无比的厌恶,即使方枪枪做得很好了她也不会去奖励他。再说,李老师的做法真的很不恰当,在上课的时候,她模仿了行为怪异的大猩猩,吓到了小朋友们,于是就被方枪枪造了“李老师是妖怪”的谣,最后她知道了小朋友们的想法,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平时表现很不好的一名同学抓了出去训骂。我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极不可取的,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幼儿园的老师绝对不应该有这样的做法,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操守!!
我发现,影片中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是用斥责的方法来纠正孩子的错误的,这也是不恰当的做法,只有唐老师她可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与孩子平视,尊重孩子。我之前看过一本书叫《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书中提到,当我们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尊重,而且这样做更容易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更容易了解孩子。
幼儿园的院长面对方枪枪对老师说了脏话的问题时,也采取了不恰当的惩罚措施,她竟然让李老师命令其他孩子不要理会方枪枪,孤立他一个月。这是没有人性的做法,殊不知,这样会让孩子得到的是友谊支持,会增加孩子的孤独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能会造成他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严重的问题。
当然,我知道这影片是很久之前的,可能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了,但是我相信这样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我真心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存在,希望教师们可以在这样一张白纸上画出美好的未来,而不是让他们有了污点,并将污点不断扩大。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篇2
刚刚带着胡萍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看完了《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心情挺沉重也让我思考,我以前在中央六台看过这部电影,但是当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只是觉得全托的孩子挺可怜,那么多的孩子就四个老师来看,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得那么好,但是今天看完就有了更深层的感受:
我先来说说爱的级别,方枪枪的班主任李老师给予孩子们的爱我觉得是负极(摧残式)。在她的“关爱”下获得的“成长”是孤僻、暴力。李老师把骂人的方枪枪关到小黑屋里,对孩子玩的打针游戏说方枪枪是小流氓,让还没学会穿衣服的枪枪当众表演以至尿裤子,我觉得这些都是在对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摧残。在方枪枪的心灵里李老师很可怕就像妖怪,带着大家去抓妖怪(李老师),以至于把李老师气得大发雷霆。这就是孩子的真实想法,妖怪是非常可怕的,它会把小朋友们都吃掉。还有当方枪枪说他不想上幼儿园的时候孔园长对他说:“在幼儿园的时候是你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随后跟老师们说关方枪枪禁闭,不许其它小朋友与他说话,把他孤立起来。从方枪枪的眼神中谁还能够看出童年的快乐、无忧无虑?等他被解除禁闭回到小朋友中间时故意说“快跟老师说我出队了”,这时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可见方枪枪是多么想受到关注。故事的结尾让人看着很心寒,我看到了孩子的孤单、无助、渴望被关注。
我是不会把孩子送到全托去。我觉得在幼儿时期亲子关系很重要,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们不能够把孩子交给哪个机构来教、来养,对于孩子我们是有责任的,都说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的爱给予孩子,让爱延续。就像胡萍老师说的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心理、经济、时间的准备,我们将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界,将孩子全托于一个机构,他(她)将会遭遇怎样的世界?值得深思!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篇3
还记得胥红老师看完电影后说的一句话:心里闷极了!我想这是所有老师共同的感受。《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反映幼儿园的影片,从影名上感觉应该是一部象散文一样美的电影。可从开始放映给人一种压抑的感受。影片的小主人公一出场就让人感觉到这个孩子非常有个性:被父亲强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拽着、拖着走上高高的台阶,他一声不吭,但是一直非常执拗地想挣脱那双大手……可到底是孩子呀,最终还是被送进了他很不想去的地方,方枪枪在哭泣中开始了他的幼儿园生活。
在影片里,所有的孩子都要遵守统一的规则,步调一致听指挥。如统一上厕所,穿统一的睡衣,坐得端端正正……如果表现好就可以得到小红花作为奖励。“小红花”在这里成了老师用来束缚孩子们思想、行为的工具,成了“管死你”的代名词。“尊重”、“人本化”在这里荡然无存。如果有孩子胆敢违法规则就以定会受到惩罚,如方枪抢就被关进了小黑屋里。看到这些我想,虽然故事反映的是60年代的幼儿教育,但反思幼教现状,上个世纪的那些“可怕”的事情又何曾没有在跨越四十年后的今天发生呢?或多或少我们都能够从中看到我们现在教育的影子。
这部影片警示的作用在于,它让我们认识到不管身处何种年代,教育的原则首先要以幼儿为本,我们所制定的规则,实施的教育行为不是为了束缚幼儿,压抑幼儿的天性,而是要让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它也提醒我们孩子是多样的,是独特的,是需要我们理解,关爱的。不是每个教育策略都适合所有的孩子。最后它让我认识到教育,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不是一个可怕的事情,而是一门艺术,怎样培养后代的人的艺术,一个涵养丰富内容全面的艺术,而教师就是这门艺术的缔造者和改进者,在工作做的第一线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谱写动人的乐曲。
“看上去很美”应该注释为:童年是美好的,上幼儿园也应该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是看上去很美,其实并不怎么美。希望通过我们全体幼教工作者的努力,让幼儿园生活真的很美!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篇4
这学期的学期培训即将结束了,虽然每天很累的加班培训,可是却觉得很有意义,特别是这学期的培训看了一张电影关于教育方面的,当第一眼看第一个画面的时候觉得,终于让我看到关于自己专业的电影了,怀着一个好奇的心看这这一部电影,在看的过程的我的心情千变万化,这部电影讲述了四岁小男孩方枪枪在进入幼儿园后的惧怕、顺从、迷茫、觉醒、反抗的心路过程一个小男孩四岁的方枪枪一直和姥姥生活在一起,由于生活的变故,不得不来到了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最初的反映是恐惧,不停哭闹。老师以不哭闹为条件,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而此时的方枪枪并不理解小红花就是能够为个体带来利益的社会评价、社会肯定,根本不予理睬。 生活进入轨道后,在小红花榜前,老师宣布小红花得主时,方枪枪稚嫩地质问: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老师答:不尿床、自己穿衣服、按时大便、饭前洗手才能有小红花。方枪枪答:没有人告诉我,不算。这是方枪枪最初的呐喊,虽然稚嫩,但他内心的本能已经在告诉他,不公平的事就不能算。 当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时老师没有及时解释或者是引导。
电影中的老师只注意到了他的不良行为,不会纠正他这种不良行为,当方枪枪第一次和小女孩溜出去玩的的时候老师并没有发现,孩子为什么会溜出去玩呢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假如老师负责任不让他们在厕所里而老师带着其他幼儿出去玩,孩子觉得老师不带他们了不爱他们了所以孩子才会有溜出去的想法,最后一个画面,当方枪枪在队伍行进过程中,他手舞足蹈,大喊:看啊,我又脱队了,快告诉老师啊!小朋友们却始终熟视无睹。方枪枪终于明白了同伴、老师不再注意他了,这样方枪枪想这样去哪里又有什么关系呢,最后一个人去找属于他自己的天空了、、只是当一个孩子这样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已经很受伤了。
我想在日后的工作里在观察孩子的身体发展时我会更加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篇5
12月18日(周六),我镇教委组织全体幼儿教师收看了电影《看上去很美》。电影的大体内容围绕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们之间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展开的,主要内容是:四岁的方枪枪进入幼儿园后,在老师的权威下(惧怕、顺从、迷茫、觉醒、反抗)等情感方面的变化。看完后我感触很深,就是这些平时不被人所关注的不起眼的小事,却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做幼儿教师的深刻反思,我们的工作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类似影片中不正确的教育手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性格内相,有的孤僻自傲,有的顽皮霸道。如对待那些特别顽皮的孩子缺乏足够的耐心,有时给他们脸色看,有时言语过重或对他们发脾气,这样时间长了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产生逆反心理。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不能及时的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不愿意说,我们也不愿意问,上课下课总喜欢和那些喜欢说话的孩子交谈,这样长此一久,会使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更不愿与老师和同伴接近,心理上长时间受压抑,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对那些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不去正面的加以引导和帮助,而是不于理睬,帮老师做事也是总喜欢让那些能力强的孩子做。致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使弱者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要想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重要的是老师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我们把孩子比做一棵幼苗:我认为,幼儿园这个大环境就是肥沃的土壤,幼苗尽情地吸收养料。老师一个甜甜的微笑,就是给予幼苗的阳光。老师良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肥料,促使幼苗健康成长。老师温馨的话语就是雨露,滋润着幼苗茁壮成长。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大人眼中的小事,在孩子看来都是大事,正确的教育方法是孩子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所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孩子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改进错误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篇6
小男孩枪枪的困惑是我们该深深思考的,究竟做错了什么?他的世界观被无情的扭曲着,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时刻都在折磨他幼小的心灵!这是他幼小心灵上永恒的问号!也是教育者的反思!
――题记
影片《看上去很美》是一部反映上世纪80年代左右学前教育的影片。该片从一个幼儿的角度,讲述了由于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不当,他从一个普通的孩子到一个个别生的转变过程,批评了当时的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看完该片后,引发了我诸多感想……
1、老师的出发点没有错,只是观念和教育方式欠妥当。
不管是在影片中,还是在我们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辛苦我们深有体会,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学,一切的活动都在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老师的劳动量是巨大的。同时老师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在集体中强制完成,老师的想法是好的,但在一刀切甚至有些半军事化的教育中,泯灭了孩子个性的发展,使得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的发展,最终导致孩子有了心理阴影和行为问题。
2、一刀切式的教育,使幼儿的个性发展得到抑制,摧毁了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崇高的形象。
3、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也可以说是世上最难做的职业,因为她的服务对象是“人”,不是机器或动物。人本身是个复杂的个体,教师要把人培养成人才,那就需要我们教师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更为周全的做法,用心去浇灌。
4、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以及教师的角色需要教师从新思考。
影片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可以说是对立的关系,与今天所倡导的新的师幼关系是违背的。在新时期里,对教师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她既是教师,也是朋友,也是妈妈,纲要中说,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但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运用什么样的关系来处理是个难点。我们教师要学会随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基础是首先要明确教师是为幼儿服务的。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篇7
剧情:方枪枪是个一直由奶奶带着的3岁男孩儿,一下子被当军人的爸爸丢进了幼儿园这个集体的环境里。生存的本能使他仔细地观察这一新环境并尽可能迅速地融入这个新的社会里。慈眉善目的唐老师让他感到亲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师则让他感到恐惧。小朋友们一个人一个性格,方枪枪试图接近他们、了解他们,本能地寻找着自己的'盟友。他很快就和陈南燕陈北燕两姐妹成了朋友。
这个有着几百个三四岁孩子的幼儿园,是一个建立在奖惩体制下的集体主义小社会。孩子们为了得到成年人的赞许和同龄人的羡慕、认同,都努力遵守幼儿园的各种纪律,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小红花。得到5朵小红花,即最多的小红花,是方枪枪的最大愿望,为此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克服了各种各样的个人习性,但他总也得不到5朵小红花。对于方枪枪来说,障碍越大,欲望则越强烈,他明里暗里都在使劲儿。但一个突发事件让方枪枪变了,变得内向了,也对小红花失去了兴趣。他更愿意和比他稍大一点儿的陈南燕一块儿玩,两人一块儿编故事,背着小朋友给他起外号、画像,一起篡改幼儿园的游戏和游戏规则……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方枪枪变得有些平庸,但看起来他乐在其中。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怪梦,第二天醒来,他开始告诉别的小朋友李老师是一个吃人的大妖怪。每个人都相信了方枪枪,并把方枪枪当成了他们的英雄。方枪枪和陈南燕成了孩子头儿,享受着其他孩子们的拥戴和尊敬。在李老师和园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很快识破了方枪枪的谎言,孩子们都不再理他,甚至他的好朋友陈南燕也在躲着他,他被孤立了……
所以有人认为,如果将这部电影单纯定义为描写孩童世界的作品,是相当不合适的,它几乎是将成人规则作了极精确的浓缩。更有意思的是,甚至有人把这部电影与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的表现法西斯精神状态的《索多玛的120天》联系起来,以为这部电影是一部幼儿园版的《索多玛的120天》。当然,这样的评介尽管抓住了这部电影的某些精神内核,却过于夸大。因为这部电影虽然探讨了孩子们与幼儿园制度的残酷关系,却也展现了孩子们在这种制度下的欢乐与童心。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篇8
《看上去很美》讲了一个每个大陆人应该都很熟悉的故事,在一个架构中,通过一系列手段,去掉每一个人的个性,让每个人都制度化。被制度化了的人又再去制度化其他人。而这个制度化的过程从每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方枪枪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被老师剪掉了小辫子。然后老师告诉他们,不许说话,不许吵闹,不许尿床,要听话,要举手,要自己穿衣服,要早上拉屎晚上洗屁股,一切一切全部按照一定制度实行。还有不许质疑制度的合理性。
遵守制度的优秀分子被奖励小红花。老师们应用小红花这种诡异的手段,建立了红花会组织。红花会组织中的积极分子,响应老师的命令,方枪枪曾经试图加入红花会。当某部长的儿子因为其父亲的关系拿到了小红花,并因次连带着让方枪枪拿到了第一朵小红花以后。方枪枪开始放弃了进入红花会的努力,转而开始反抗制度化的进程。他试图利用妖怪鬼魔的传说,来组织同学一起对抗老师,被迅速有力的镇压了。他接着又试图使用暴利反抗的方法,再次被镇压。之后,方枪枪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下一个反抗计划的时候,他已经被整个红花会隔离了。整个红花会的意思就是,除了方枪枪一人之外的所有同学。但是,方枪枪乐得如此,他的夙愿就是长大,离开幼儿园,离开有红花会的地方。可是,当他刚逃出幼儿园,他就见到了成人的红花会。红花会的势力竟然遍布整个世界,方枪枪逃无可逃……
这个剧情看起来还不错吧,特别是对于那些正在遭受红花会迫害的人,和如同我一般打算终生反抗红花会的人来说,应该会很喜欢这个故事吧。可是,张元把这个故事拍得非常乏味。实际上,他的这部电影中,虽然用红砖黄瓦高院深宅作了些些暗示,但是基本上,这部电影没有多少超出幼儿园生活的地方。如果要从这部电影挖掘出她的主题,观者必须象我一样来作一次二次开发。而电影毕竟是一种声光艺术,无论主题如何深邃,电影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来把这个主题讲出来,而不是让观众来作什么二次开发。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是失败的。实际上,有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是用儿童的角度来讽刺这个世界的荒谬,例如《铁托和我》。可是这部《看上去很美》显然没有做到。
当然我也可以想像,如果《看上去很美》明确地讲述他那个反制度化反红花会地主题,那么他应该也就没有公映的可能性了。据我所知,搞电影审查的那帮人中,不乏红花会的核心人员。实际上,就是目前这个电影,能够公映,也很让我吃惊的了。那帮人究竟在搞什么,怎么让这么一部嘲讽红花会的电影公映了呢?当然,细想之下,也不奇怪,红花会本来就是培养弱智的组织。
好吧,虽然我极度痛恨红花会,虽然这电影让我觉得有隐约的快感,可是我还是得承认,从纯粹电影的角度来说,这不是一部好电影。而且,电影中的小男孩,在表演上比较做作,特别是和《我要一个爸》那种电影比较的话。而且当小男孩被摆弄着拍这样一部电影的时候,制作者其实是在做和红花会一样的事情。
《看上去很美》观后感 篇9
我想问的是,方枪枪走后会怎样,但是似乎电影并没有直说。这个问题我试图在豆瓣《看上去很美》的页面之下求解,看看有没有评论高手能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颇令我失望。多数评论并没有关心这个问题,而是醉心于将影片生硬地套在福柯或者别的什么理论框架下作零碎化地解读。因为我并没有读过王朔本人的这本小说,因此也谈不上究竟王朔是不是真的把故事写的像那些评论一样零碎,但是至少我认为我们自己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上面这段话说的很玄,我希望下面的文字能把这个看上去很玄的主张说清楚。在我看来,方枪枪走后会怎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在这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个体一开始试图接近这个群体,但是屡次失败之后决定离家出走。用一句话做这样的概括似乎是对于电影导演和王朔先生的不敬,我并不否认在这部电影中方同学和这个群体之间的互动被描述的非常直观,给人很大的冲击力。电影似乎在给我们描述一个制式教育的典型画面,整齐划一的时间安排,每一个环节都被设计成标准作业流程,甚至穿衣服或者上厕所都有自己的“标准作业流程”。这不能不让人想到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描述的某一监狱的日程作息表。方同学在这里实际上存在两种选择,要么融入这个群体,要么与之对立。毫无疑问任何人都不可能首先选择与之对立,人需要一种群体生活,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小朋友需要有人和她们一起玩,在成年人中我们需要结成社会以达成社会分工以及创造良善生活可能的条件。方同学首先的选择显然是试图融入这个集体。
影片中选择插入汪同学那个作为后勤部长的父亲的出现我认为是很有些深意的,似乎暗示了方同学从这件事之后逐渐发现幼儿园这个小社会的社会制度背后的虚伪和荒谬。我认为这个情节是很不错的,作为之前一向很关心“法律”,试图做一个“良好公民”的方同学,忽然发现自己所珍视的东西居然能通过某种“错误”的方式轻而易举地得到,这种冲击显然是巨大的。方同学决心发动自己的反叛。但是因为存在这个环节,我们自己的慎思就需要在这里停留一会儿:对我们而言,方同学是不是一个坏同学?你可以说是,因为之后的连串行为是典型的破坏纪律的行为,但是你也可以说不是,因为所谓的纪律不过是一套虚伪的把戏,甚至在谎言被揭穿的时候,居然整套“法律体系”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一个实际上无辜的人。方同学的反叛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当然我相信这不是他自己有意要提出的,即究竟怎样选择才是对的?而实际上影片暗示了唯一一种可能的答案,即权力就是正义:无论是能够左右李老师的汪部长,还是在李老师眼里是“良好公民”的倩倩同学,都暗示了这个答案。所谓的正义,就是权力要你做的事情,没有更进一步的为什么。当你去反问,凭什么要这样的时候,实际上你已经错过的答案,因为这个问题本来就不该提出。但是可惜的是,方同学还是问了这个问题,得到的回应是“你怎么敢顶撞老师?”
上述的解读似乎对应了非常意识形态化的某种解读方式,即这个影片就是在暗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荒谬。当然毫无疑问这种暗示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的反思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我认为是不足的。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则的追问,这部电影仅仅意味着那段荒诞的历史吗?集体生活的方式并非是某种意识形态独创的生活方式,而是大工业时代的典型的生活方式。当然你可以说现在我们并不是住在集体宿舍中,但是不要忘记了我们这个时代却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让我们和别人联系紧密,甚至美国证皇谐〉囊淮尾ǘ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