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求索作文网 - 观后感 - 正文

2021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2021-08-19 16:23:57求索作文网 - 观后感搜索 | 客服
A+ A-

湄公河上的十三条中国公民的生命,引发了泰缅、老挝和中方的联合执法。一步步推理以及证据收集的不断深入,最终将矛头指向最大的毒枭寨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湄公河行动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篇1]

湄公河好评如潮,我是一个口味于大众相同的人,当然不愿意错过。刚好室友今天约着看电影,那就去呗。我们订的是晚上九点二十的票,但是,人一点也不少,明天可是八号,史上灾难的 back to work 。可见,这部影片还是非常有人气的。

虽然最近刚看“勇敢的心”,也是残暴,但毕竟故事人物国籍年代都离我甚远,所以并没有太多的刺激的感受。可是,湄公河,一下子就击中我的神经,从头到尾,就是一种视觉和神经系统交错的冲击感。很多年没看过警匪题材的片子,最近看的就是网剧余罪,说实话,彭于晏出场的时候,我就想起了余罪。影片开头,就是一个女孩<后面可知道这是彭于晏饰演的方新武的女朋友>吸毒的镜头,这个开门见山的片头,着实让我一下子倒吸一口凉气。然后便是湄公河上漂浮的中国渔民的尸体,在一片惊愕中,我不自觉的闭上了眼睛。这部电影,残暴。刀枪炸药,分秒入戏。

以前总觉得毒贩离我很远,暴行离我很远,保卫我们的刑警离我很远。然而,电影中,最无辜死去的十三条人命,便是我们自己,那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被训练成最致命的杀人武器,还有,那些视死如归的缉毒警察,还有那条啸天犬,置生死于外,只为了国泰民安。电影上映时候,主要张涵予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歌德颂功没有什么意义,可是,有些人你不说,就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大概是这个意思。

以前,不会上网,周围也没有人吸毒,也不认识缉毒警察,于是总觉得毒品离我很遥远。那时候对毒品的唯一认识和恐惧来自电视剧 “红蜘蛛”,开始对毒品听闻色变。后来,开始上网,陆陆续续地加深了对毒品的认识,就是毒品让多少人家破人亡。最近几年,各路明星接二连三被曝出吸毒,更是让人惊愕。

不过,我第一次被毒品吓到,来源于一个诈骗电话。当时大三,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说是公安局的,对方说出了我的名字和其他个人信息,于是我相信了。对方说,有人从云南给我寄的包裹里发现了毒品,我一时惊愕,吓了一跳,说不可能。我说那我直接打110说明情况,但对方说这个是专案什么的,要我拨打一个号码~正在此时,一个校友路过,估计是听到了电话,忙和我说那是诈骗。我因此避免了被骗。那是,第一次,和毒品二字离得那么近。

生活一直平静安宁。可是,湄公河让我看到了安宁盛世之外的另一个真实和黑暗的世界。贩毒原来不只是金钱的交易,甚至是人性和灵魂的交易。原来,最致命的武器不是枪和炸弹,而是良心泯灭后的铁石心肠。原来,缉毒也不是简单的知道谁是毒贩,就可以简单地发个通缉令就可以缉捕归案;原来,正义之间还有政权的干扰。

生活并不是理所当然地美好,而是,有人为此付出了代价。如同电影里的情报卧底方新武,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卧底多年,远离亲人,只为了击破毒贩的窝。缉毒队队长高刚,也是为了事业放弃了家庭吧,每次他看着女儿,除了想念,大概也为不能陪在她身边而感到内疚吧。还有其他的队员,二郎在激战中失去了一条腿,而他本可以避免,只因为对方是个小孩,惊愕犹豫中被一阵狂射……甚至剧中的啸天,也是看得让人心疼~这个团队,让人羡慕的不只是各有神通,而是每个队员骨子里共通的责任和信念。这个团队,真棒。

这部电影,最让人触目惊心的不是十三具尸体,而是被打造成杀人机器的小孩。他们本不应该这样,世界本不应该这样。想起电影怦然心动里,布莱斯外公说的话,一个人的品行在儿时就已经定型。我憎恨考验人性的一切,更憎恨,利用人性的残暴。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幸运,生活在相对光明的世界,有爱的人在身边,而自己也还保留作为人的真和善。谢谢导演,演员还有其他的人给我们带来这样的一部电影。

最后,是对电影的结局有些困扰。通过结尾高刚和队长的谈话,我认为方新武并没有牺牲,而是回去继续潜伏了。但是我室友认为,方新武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毒枭。。。虽然,后来百度发现方新武的化名奇夫,正好是琨沙,一代毒枭的别名,可是一再2007年去世。况且,我觉得名字上的选取,也只是配合卧底情报员这个角色吧。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想,我始终认为,方新武没有叛变,也不会叛变。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篇2]

近日,生产服务中心团委组织职工观看了电影《湄公河行动》,我也有幸被邀请。看了这部影片后,着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当看到因毒枭迫害而肢体残缺的普通百姓时;当看到大毒枭糯卡通过毒品控制着一群娃娃兵,在这些“小家伙”身上,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善良的影子,他们赌博、吸毒、搞自杀式炸弹袭击样样在行。看到娃娃兵,以赌博游戏的方式用左轮手枪顶着自己的太阳穴,打爆自己的脑袋那一刻,真的是触目惊心。你会无比庆幸并感恩此刻在生长在五星红旗下的幸福生活。

这部电影是根据“10.5湄公河惨案”的真实状况而改编的电影。2011年10月5日上午,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该案在当时震惊中外,温家宝总理还亲自督察案件进度。也因为是中国警察第一次境外执法,给这个案件增加了更多难度和神秘感。

在影片中真实的展现了毒品的危害。心狠手辣、狂妄贪婪的毒枭给了一个小孩白粉吸食,并对他说你是我的勇士。随后就这个小孩就出现了中缅老泰四国联合调查中心的大楼中,被调查组警察发现携带炸药,小孩成为了人肉炸弹。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电影中的几幕关于小孩子的场景,看到娃娃兵们玩俄罗斯轮盘赌,用左轮手枪顶着自己的太阳穴,扣下的扳机打爆脑袋那一刻,围观的小孩顿时欢呼雀跃庆祝赢得了赌局。在毒窝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悲悯和善良是什么,视生命如蝼蚁;专案组在商场追击毒枭的过程中,有一名特警即将接近毒枭小头目,在靠近毒贩时遇见一个小孩子,小孩表情冷峻无情又带着点不屑,从提手包中拿出枪扫射特警。而特警遭遇扫射最后只能截肢保命;也许是这群娃娃兵从小就看惯了死亡,杀人才能那么不眨眼吧。

第一次在看电影中,找到了身为一名中国人会有很骄傲的感觉。影片中由张涵予、彭于晏领衔主演的中国缉毒警察,深入金三角地带,为了在湄公河上无辜遇害的13名中国船员沉冤昭雪,给涉案的毒贩布下天罗地网。这些警察,完全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危,正气凛然,勇猛无惧,用智慧和勇气与毒贩进行周旋和拼杀,真正上演了一幕血性报国的正义之战。我们从小被教育五星红旗是用无数革命先辈的热血染红的,而事实是,不仅如此,此时此刻,我们所渡过的每分每秒的和平安定生活,都是在当今的“和平年代”无数不知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以生命为代价所守护的。

观看完《湄公河行动》后,我的内心无故升腾起许多莫名的爱国情怀来,我觉得提倡“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必要。国若破,家必亡,国泰才能民安,国富才能民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真的应该能给自己的老百姓撑得起腰杆,让自己国家的人民,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够很有尊严地活着,这是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否在人民心中“立威”的根本所在。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日益增长,更呈现了中国在崛起之后有能力保护海内外每一个中国公民并为他们讨回公道,让海外的中国人更有归属感、安全感,增强民族自信!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一部好的影片,总是能给人带来除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以外的其他东西,也会引发人很多正面的思考,《湄公河行动》确属这样的影片,值得大家一看。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篇3]

看完《湄公河行动》,给我留下最大印象的除了彭于晏之外,不是毒品的凶残,而是另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打击毒品?

天经地义?罪不容诛?正如方新武所说的那样,糯卡被抓了,以后还会有别的毒枭,打击不干净,那么,这场牺牲了很多人的打击行动,有什么意义?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糯卡给一个小孩吸毒品,小孩露出满足的表情。这是糯卡控制别人的一种方式,但于那个小孩子而言,他觉得这是快乐的、满足的。尽管在我们看来他非常可怜。

我们凭什么觉得他可怜?仅仅是不符合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他可能会被毒品侵蚀,然后难受,但我们就没有难受的时候?我们这些人在世上规规矩矩的生活,苟延残喘,见利忘义,浑浑噩噩的生活,在另外一些人眼里,我们何尝不可悲?不过我们相信我们的价值观,相信我们的正确性,所以我们还能安然的活着,安然地可怜别人,以巩固我们的堡垒,好让自己继续浑浑噩噩的生活下去。

说白了,打击毒品可能只是为了维护一种平衡。这个世上,不能只有“好人”,也不能只有“坏人”,我们得让足够的“坏人”存在,以巩固我们坚定不移的价值观。比如善良、诚信、感情、励志等等东西。正如很多乱七八糟的电视剧电影或者小说那样,总得有点矛盾,一马平川的东西很难引起人的兴趣。

倘若毒品打击没了,肯定还会出现别的大反派,不然生活怎么过下去?所以,“正义”是什么东西?是谁规定了正义与邪恶?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这个世界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生活的世界,可能只是一个梦境?甚至连你自己,也是梦境?好吧,这好像是庄周梦蝶的故事了,还是孔夫子说的又到了,对鬼神之事,敬而远之比较好,浑浑噩噩的活着没什么不好,即便是个梦又能怎样,探究这些毫无意义的问题,不过徒增烦恼。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篇4]

2011年10月5日上午,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案件发生后,受国务院委托,时任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同志在西双版纳召开会议并迅速成立了由时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为组长的“10·5”专案组,公安部也随即从全国各地抽调了200余名精干警力全力攻坚,参与到案件的侦破当中。这是中国警察第一次在境外执法,也给这个案件增加了更多难度和神秘感……

最近,电影《湄公河行动》上映,这部通过“10·5湄公河惨案”改编的电影由时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湄公河“10·5”专案组组长刘跃进担任总顾问,电影的拍摄也获得了公安部的大力支持——公安部北门、部长办公室,乃至天安门,都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取景地。

湄公河惨案已经过去五年了,也许有人已经淡忘,也许有人还不知道“10·5”专案组历时7个月的跨国追捕有多么艰难,以及缉毒英雄柯占军同志的光荣牺牲。作为缉毒民警的我们没有淡忘:缉毒行动一直在路上,因为缉毒是一场必胜的战争。

缉毒工作专业单一 贩毒人员穷凶极恶

缉毒大队工作很单一,它属于公安局的一个执法办案部门,缉毒民警常年在外奔波,虽说性质和刑警差不多,但是和后者比起来专业性、方向性更强,那就是:打击毒品犯罪,加强禁毒教育。

毒品,以高额的利润吸引着毒贩铤而走险,贩毒人员阴险狡诈,他们身上一般都带有武器,有刀、有棍,有些贩毒团伙甚至带着枪贩卖、运输毒品,也就是武装贩毒。在我们缉毒警看来,毒贩豁出命去贩卖毒品只为挣钱,每次贩毒他们都要经过长期谋划,而且其具备了一定的反侦查意识以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

在毒贩看来,如果他们与缉毒警察遭遇,就是两个字:反抗。有刀的拿刀砍,有枪的拿枪打,甚至有的驾车毒贩在遇到警察的围堵时,会像发疯了一样地冲撞警车,碾压我们的缉毒民警。也许大家在网络上也看到过各种缉毒警察抓捕毒贩的惊险视频,那可不是拍电影,那就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

吸毒人员可怜可恨 自酿苦果拼死挣扎

关于吸毒人员,在我看来,他们是违法行为人也是受害人。有些吸毒人员在他人的诱惑和欺骗下不知不觉地沾染上毒瘾,这类人发自内心地想要戒毒,他们还是有救的;而另一些吸毒人员则沉迷于毒品无法自拔、自暴自弃,即便是将他们送去戒毒所也无药可救。况且吸毒人员因为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的原因,他们患上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概率很高,一旦他们发现自己患上绝症,他们也就彻底放弃自己了,照旧沉迷在毒品的世界,直到有一天两眼一闭地离开。

吸毒人员也具有危险性,尤其是那些身患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吸毒人员。在我们抓捕他们时,他们经常会以吞刀片自残、用注射器针扎、牙咬缉毒民警等极端的方式来和缉毒警察拼个你死我活,从而逃避打击。我就曾见到过一个吸毒人员他嘴里时刻都叼着个钉子,为啥?只要一有警察抓他,他就立马吞钉子,这样他就可以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了。如果在抓捕吸毒人员的过程中我们稍不注意,不是他自残出事,就是缉毒警立刻得去做艾滋病检测。因此,打击毒品犯罪被形象地比喻为“刀尖上的交锋”,而缉毒民警也就成了“行走在刀尖上的警察”。

看过公安题材作品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词叫“蹲点”。在我们工作的大美新疆,我们的蹲点是需要20个馕、20个烤包子,还有一提矿泉水外加红牛、黑卡的配合下才能完成的。天数无法确定,我们不分白天黑夜地窝在车里,就像是连续几天在网吧包夜的少年一样,衣衫不整、满脸污垢。记得有一次抓捕一个毒贩时,我们光前期的侦查工作就做了半个月,半个月内不间断的蹲点守候,如果想知道是什么滋味,那你就试试半个月别洗澡、吃凉饭、见不了爱人和家人,然后每天只睡4个小时,你就懂了。

下面讲几个小案例吧,故事都是真实的,涉及人物的名字均为化名。

抓捕吸毒人员 险些感染艾滋

记得有一次,我的同事小峰和巡警队去抓捕两个吸毒人员张某和李某,其中张某患有艾滋病。到了小区楼下后,小峰发现张某家里的灯亮着,多半能证明他们正在家里飘飘欲仙。于是,小峰带着巡警上了楼。可狡猾的张某早就发现楼下多了几辆车,在小峰敲门时,张某死活不肯开门并在屋内叫嚣称自己有艾滋病,谁进去抓他,他就咬谁。

小峰和巡警商量了对策后决定强攻,与楼下的几个战友同时破门而入,进去的一瞬间,小峰来不及多想一把将张某抱住,巡警也迅速控制了张某的手,以及角落里已经溜冰溜大的李某。反应过来后的张某突然张开嘴巴,在小峰的左肩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小峰忍着剧痛死死抱住张某不放。幸运的是,小峰当时里面穿着防刺服,肩膀并没有被咬破,也没出血。

事后,小峰脱下防刺服查看完是否被咬伤,颤颤巍巍地点了根烟,说道:“老天眷顾,我注定还要继续在缉毒这条路上往前走。”

卧底毒窝 智擒毒贩

前阵子看过网剧《余罪》的缉毒警都知道,这个网剧美中不足的就是还是有点假,但这真里透着假,也许就是缉毒警真实的生活。关于“卧底”这个词,好像是从电影《无间道》之后慢慢地被大家知晓。但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卧底并没有那么光鲜……

我的一个兄弟也在从事缉毒工作,暂且叫他小贝,因为他爱踢球。参加公安工作前,小贝是一名武警,在我眼里他就是特种兵,身体素质、心里素质十分强大。退伍后他参加了公安工作,因为优秀被分配到了--市局缉毒大队。他有过两天的卧底抓捕经历,也许看过《余罪》的你们会觉得两天有点短了吧?但对我们来说这两天就像几年一样,是心惊肉跳的两天。

卧底不分天数,危险随时都在,哪怕是小潜入,小抓捕。

--市局缉毒大队接到线人举报:某村的一个小院内长期有人贩卖毒品。接到举报后,缉毒大队派小贝和他的战友进行了长期的蹲点侦查。通过侦查发现,这个小院确实是毒贩的窝点,而且院内的几人都有涉毒前科。根据这一情况,缉毒大队大队长立刻决定迅速打击这一窝点,但这伙人比较狡猾,白天不轻易出门,贩卖毒品几乎都是在窝点内完成。而且小院周围都放有他们的“哨兵”,几公里外如果有异常,“哨兵”会立马通知小院的人迅速毁灭证据。小贝向大队长汇报相关情报后,大队长决定让线人王某带领缉毒民警潜进去,里应外合。

小贝主动请战,决定跟着线人王某进去。他第一次深入毒窝,进去后发现屋内全是吸毒人员。这些吸毒人员当着小贝的面注射、烫吸毒品。毒贩也在窝内,因为毒贩第一次见小贝,对小贝的疑心很重,从而使用各种方法试探小贝,因为狡猾的他们不想因为一时的“疏忽”断送了这条肮脏的发财路。他们试过把刀架在小贝的脖子上,逼他说出他是哪里的警察;他们一天内也一遍遍地追问小贝的身份信息,来对照是否每遍都相同;他们还没收小贝的手机,把小贝锁在小屋内制造小贝已经被杀害的假象,试探屋外是否有异常……而聪明的小贝成功地运用了各种侦查方法,从而赢得了毒贩的信任。

小贝第一次进入毒窝就成功地购买了毒品走出了小院。其实第一次说白了就是混脸熟。第二天再次进入毒窝的过程就很简单,因为已经赢得了信任,而且大队长也决定在小贝第二次进入毒窝内就收网。小贝第二天进了窝点后点了支烟假装转悠,悄悄地把后门后窗都锁死了,进屋前他将身上藏着的手枪上了膛,在抓捕行动开始的一瞬间,小贝拔枪,和屋外冲进来的同事里应外合地控制了屋内的所有毒贩和吸毒人员。

小贝后来给我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吸毒人员聚众吸毒,那些面目狰狞、欲仙欲死的表情让他头皮发麻。这也是他第一次隐藏身份深入毒窝,他只觉得卧底侦查的那两天他是最清醒的,他还要在毒贩面前装得没事,装得像个老手,如果不像,那么他也没有机会告诉我这些了。

这个案子最终成功告破,查获各类毒品3公斤左右。这就是简单却又危险重重的一个卧底故事,其中还有很多涉密的内容,我不能说也不会说,当然,看这篇文章的你就当是我说了个故事,看完就忘了它。

毒贩的威胁 随时到来的报复

在缉毒大队干久了的警察都知道,毒贩是穷凶极恶的,我前面也说过:在我看来毒贩为了赚大钱,豁出命去贩毒。掉脑袋的事他都敢干,更别说拒捕了。记得有次抓捕,毒贩看到我们直接吞刀片自残,我的同事机智地一拳朝毒贩的嗓门上打去,他就又给吐了出来,这是真事儿,这一拳打得真好,他没有逃过法律的制裁。

记得有一个案子,我们得到线索去一个乡村抓捕贩卖毒品的嫌疑人,在抓捕中我们在乡村泥潭里追着他跑了好几公里才追到,然后他被我们队长按在泥潭里上铐搜身。气急败坏的他辱骂我们并扬言威胁我们说:“你们等着,你们今天把我搞不死,我明天一定会搞死你们,大不了进监狱坐几年牢,等我出来我一定会杀了你们全家。”

我们将他带回审讯室后,他一直不肯开口,坐在老虎凳子上和我们叫嚣。他以为一句话都不说,我们就对他做不了什么。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终将逃不过法律的制裁。现在这个人法院已经判了,就在前几天,我们去开庭,坐在被告席上的他丝毫没有悔意,最后判决完他被法警带走时还不忘对我们说:“你们等着,咱们后会有期,我出来再慢慢和你们玩。”我们队长摇摇头说:“行啊,咱们后会有期,如果你从监狱走出来还走贩毒这条路,我还会抓你,而且我见你一次抓你一次。”

毒贩的威胁对我们来说多到数不胜数,我们从未惧怕过,因为身穿这身警服,就应该捍卫法律,就应该打击犯罪,就应该伸张正义。

面对毒品犯罪 不能心软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事得到线索:一名贩毒人员正在实施贩毒活动。接到线索后,我们立刻赶到巷子内,这时双方正在进行毒品交易,而贩卖毒品的嫌疑人是一名女子。由于害怕打草惊蛇,大队领导安排我下车佯装醉酒的人进巷子去伪装侦查。走进巷子,我看到他们交易完成,吸毒人员开车离开。由于我是一个人进入巷子伪装侦查,当时情况紧急,我就迅速上前将女子控制(控制的方法是从背后锁摔,在我看来这个方法控制一个女人可能有点“暴力”,但是没有办法,谁都不知道巷子内是否还有其他的嫌疑人)。就在我把那个贩毒女人撂倒的同时,距离她5米处小院门口的一个小孩突然哭了,我意识到这个小孩是她的孩子。小孩一直哭闹,哭得很伤心,随后我的同事也赶来迅速将这个女人铐起来。

这是我从警后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也许派出所民警已经见惯了,但是当时我抓捕时的控制确实吓住了孩子,这也算是我的懊悔吧,如果当时用其他的方法,也许孩子不会看到这么多。但是抓捕穷凶极恶的贩毒人员,我们不得不采取刚才说的“暴力”方法,因为如果你控制不住,事态会扩大。懊悔的是小孩不应该看到母亲被撂倒,然后一群人上铐。但这是没办法的,我不是圣母玛利亚。而这个女子的老公因为故意伤害罪被判刑,孩子没人管,一直都是这个女子在带。

把贩毒女子带回局里时,她的孩子一直在哭,我和我的同事想方设法哄孩子开心,让孩子坐在办公室看动画片、玩手机游戏。我们大队的民警为孩子准备了晚饭、牛奶,但孩子不吃,嘴里一直嘟囔着要回家,要妈妈……其实大家都是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心软,但是对于打击毒品犯罪,我们绝对不会手软,做好该做的,办好该办的。

再次回到电影《湄公河行动》,我想说的是我不愿看到缉毒英雄方新武牺牲,无论是电影中的他,还是现实中的他,我相信大家也不希望看到。就在今天,导演组发布了《湄公河行动》的第二版结局,结局内容是:结束行动回国的高刚身着警服准备带女儿去吃饭,突然接到了一条神秘的“国际短信”,对方发来的正是高刚与方新武在大战前的自拍照,并表示:“以后你发给我的照片,最好还是p一下。”高刚回复道:“我还行,你比我更有这个需要。”随后,画面中赫然出现了方新武的样子,“长发及腰”的他身着橘色夹克,身上隐约可见爆炸后的伤痕。结合高刚之前的话,可以得知,方新武在那场爆炸后,身体及脸部均遭受了严重创伤,但却以全新的面貌继续潜伏在金三角,坚守着缉毒重任,与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完全的信任。

《湄公河行动》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作为缉毒警的我深知毒品案件侦办起来有多困难,从蹲点、侦查、抓捕再到结案,困难重重、危险重重,更何况是轰动中外的湄公河惨案。就在国庆大假期间,湄公河专案组被央视新闻频道报道,很欣慰这个默默无闻的缉毒专案组能被报道,虽然没有提到英雄的名字,虽然没有一张专案组缉毒英雄的照片,虽然与我这个基层缉毒民警并无多大关联,但我仍然觉得很骄傲。因为缉毒工作就是这样,默默无闻,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如果哪天你在大街上看到有便衣警察抓捕犯罪嫌疑人,请你在心中为他们点赞,他们是无形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他们不需要露太多的脸,因为太多的照片太多的宣传只能让他们的脸被毒贩牢牢记住,变成报复泄恨的对象……

震惊中外的湄公河行动已经落幕,永无止境的缉毒行动还在继续!每一天,都有无数个高刚和方新武,用生命为刃,以鲜血染戟,拼尽全力打击毒品犯罪,保护国民安全。岁月静好,只盼每个人都能远离毒品;盛世之下,总有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不忘过去,不惧未来;英雄不死,缉毒不止!

最后,引用一句话:

有些事,总有人要去做。

有些黑暗,你之所以看不到,

是因为有人用生命把黑暗挡在了你看不到的地方!

谨以此文缅怀那些失去宝贵生命的缉毒警察,致敬那些仍然在缉毒工作上勇往直前的战友!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篇5]

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题记

《釜山行》的热潮还未散去,我们敬畏他们敢于揭露社会的丑恶,我们敬重他们的制片人会为电影的诞生竭力奔走,我们敬佩他们的电影可以对国家的法律条规产生影响。往往看完之后,除了对他们的佩服,还顺便在心里把中国的烂片拖出来“鞭尸”。 而这个时候不得不说《湄公河行动》的上映,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看到了万恶的起源,看到了毒品的残酷危害,也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某一种希望。

透过荧幕仔细注视那一小包一小包的白色粉末,那如同面粉一样的细小颗粒,到底有着怎样的威力可以不用刀枪,不用棍棒,摧毁人作为高等动物所拥有的意志,操控人作为高等动物所拥有的思维。人为什么要吸毒?是空虚和寂寞吗?那到底是空虚可怕,还是毒品可怕?我想可能《湄公河行动》会告诉你答案。

毒品这件事暂搁一边,我们来谈谈爱国这件事。我们太缺真正的爱国教育了,它不是书本里的刘和珍君,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也不是抗日神剧里的裤裆藏雷、手撕鬼子;更不是看过一两次阅兵后的热血沸腾。所以这些年来,我们目睹了太多爱国“贼”的叫嚣,钓鱼岛时期的过激泄愤,南海仲裁案的盲目抵制,到头来还不如一部iphone7的问世。而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湄公河行动》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爱国不是“老子neng死你”,而是“敢动老子试试”。

再说一个影片中最打动我的细节:张涵予饰演的高刚在见过娃娃兵面无表情地掏出冲锋枪打断同事的腿后,见过类似于傀儡的小孩充当人弹炸伤无数无辜之后,他还能慈悲地说道尽量不要伤害他们。硬汉如斯,也许在遇到如自己女儿一般大的孩子时也会化为一股绕指柔吧。

最后,感谢缉毒警察们,乃至万千维护着国土安全和人民安全的警察,让我们都能做高刚的女儿,安逸的生活,而不是丛林深处浑浑噩噩、目光浑浊的少年。

联系我们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千篇网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价格:3.00元

支付宝支付
联系客服
扫一扫,支付¥3.00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等待10秒,请勿关闭此页!
【手机端支付方法】屏幕截图保存此二维码,支付宝扫码-选相册-选此图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