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谜语的作用大全
2022-04-14 14:05:53求索作文网 - 优秀作文搜索 | 客服
A+ A-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谜语吧,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谜语什么样的作用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猜谜语的作用,欢迎大家分享。
猜谜语的作用
谜语既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又是一种文学式样。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以诗歌形式集中描绘某一事物特征,它能使人在猜测中接受知识,培养言语表达能力。
目前很多家庭对儿童的培养往往是多方面,不仅会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同时对于儿童的智力方面的培养也是很重视的,往往会通过一些智力项目包括猜谜语来增强儿童的智商。
儿童猜谜语有什么好处
1、猜谜语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儿童听了谜面的描述,在头脑中就会出现平时通过观察所得到的有关事物的形象,还要经过分析与比较才能作出判断,说出谜底。如果进一步再训练幼儿自己编谜语,那么幼儿就要根据事物的颜色、形状、用途及其特性,用形象顺口的语句把它们描述出来,但却不能直接点出谜底,这都能促使幼儿的注意、观察、思考、想象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还可以养成幼儿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兴趣与习惯。
2、建立语言与形象的关系。无论是直白的'表达,还是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谜语都能用简短的语言精炼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引发孩子去思考,从而建立语言和具体事物形象之间的联系,对孩子的语言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3、对事物的多角度观察。这几乎是谜语的最大魅力了,在猜谜语的过程中,孩子会体会,原来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表述,进而打开孩子的思维空间。所以,说谜语是一种“智力体操”一点也不过分,而且还要求认真的态度,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儿童猜谜语的方法
1、分扣法:谜面的字分别扣合谜底的字,有的一字扣一字,有的一字扣多字,也有的多字扣一字。例如:望穿(打一昆曲剧目:十五贯)“望”俗称“十五”,“穿”与“贯”有同义之处,分别扣为“十五贯”。
2、拟物法:将人或人体某部分物化,或者将谜面字词语义或所言之事物化,扣合谜底。例如:枕头(打一成语:置之脑后)。
3、问答法:此种谜通常是用提问式的谜面,回答式的谜底。例如:八十万禁军谁掌管?(打一成语:首当其冲)
4、运典法:词类谜语以人们熟悉的成语、口语、诗词、典故作谜面,而将意义别解,从而扣合谜底。例如:宝玉求婚(打一美国历史人物:林肯)
5、排除法:就是排除一面取一面,排除多方取一方,排除容易而取难的。例如:说不叫说,拿不叫拿(打一字:最)这里排除“说”而取“曰”,排除“拿”而换成“取”。
6、列举法:利用提示让猜的事物类型,来想想生活中这类事物哪一个符合这个谜题。例如:花儿黄又白,八月遍地开(打一花卉:桂花)可以种种花列举出来看哪个符合。
猜谜语的由来
谜语最初起源于汉族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汉族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后经文人的加工、创新有了文义谜。一般称民间谜为谜语,文义谜为灯谜,也统称为谜语。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经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据《书经》“汤誓篇”中记载:“时日曷丧?予以汝偕亡。”意思是说:太阳呵,你什么时候才丧亡呢?让我和你一同去死吧!相传夏代帝王夏桀暴虐无道,民怨冲天,老百姓不敢明言,私下里用隐语发泄怨怒之情,于是就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这首歌谣采用隐喻的手法,诅咒暴君夏桀。夏桀曾说过:“我有天下,如同天之有日,日亡我就亡。”这首歌谣,可以说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萌芽。再如见于《周易・归妹・上六》篇的商代短谣“女承筐”,也可算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记录之一:“女承筐,无实,士l羊,无血。”它运用传统谜语常见的“矛盾法”,巧妙地表现了牧场上一对青年牧羊人夫妇剪羊毛的情景,又“回互其辞”,使人不易猜着,近似一则谜语。这只是谜语的“胚胎”,在当时,也没有类似的专门名称。
最早的谜语,先由汉族民间集体创作,口传心授,当初并未引起文人的注意,所以在文字上没有反映出来;这样就形成了长期流传在不识字的汉族劳动人民口头上的民间谜语;另外主要是在上层社会和文人中流传的文字谜,由书面传播。
元宵节猜谜语
每逢元宵节,我国民间有观灯猜谜的习俗。灯谜又名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现在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
灯谜在我国由来已久。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诫、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南宋时,首都临安(今杭州)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当时不少的文学家都成为制谜高手。
“灯谜”的正式命名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王鏊在《姑苏志》中记载:“上元灯市,藏谜者曰‘弹壁灯’。”所谓“弹壁灯”,是指灯笼一面靠壁,三面粘贴谜条。由于在灯上粘谜,所以叫“灯谜”。因为是元宵佳节的点缀,所以也叫“春灯谜”。
明清两代,灯谜活动的举行频繁,规模也不断扩大。不仅在元宵节,中秋、七夕(七月初七)也经常举行灯谜活动。在明末,扬州谜家马苍山首创了“广陵十八格”(广陵是扬州的古称),卷帘、徐妃、 粉底、虾须等绝大多数谜格都沿用至今。灯谜格式自“广陵十八格”之后,不断增加,如《清嘉录》记谜格二十四种,《拙庐谈虎集》记谜格六十种,《谜格释略》记谜格二百余种,《增广隐格释例》记谜格多达四百零七种。谜格的创立,标志着灯谜发展到成熟阶段。小说《红楼梦》、《镜花缘》等,都有猜灯谜的情节。灯谜经过这些文学作品的渲染和传播,更加普及于民众。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