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求索作文网 - 优秀作文 - 正文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700字[优秀10篇]

2022-04-20 16:05:21求索作文网 - 优秀作文搜索 | 客服
A+ A-

作者:陈科予

篇一: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700字

陈科予

天宫所居,航天员,九天揽月飞九宵――题记

教室里,同学们正襟危坐,一道道如炬的目光汇聚在荧屏中航天员的身上。回想起“天宫课堂”的盛况,我不由感慨万千。

天宫课堂上,在微重力环境下出现的奇特现象一一展现;同学们的发问字字珠玑,直击重点,课堂里漂散着求知的空气,感受起来有些厚重,但却并不沉闷,授课的航天员老师说话幽默风趣,使得高大的知识变得和蔼可亲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半个世纪前的名言如今依然适用。想当年毛主席壮怀”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只作美丽的想象,而现在“嫦娥”揽月,“蛟龙”入海,“祝融”奔荧惑,“义和”逐扶桑,“天宫”揽群星,如此盛景,真是令人讶异!

704班的戴若甯同学则对太空实验记忆犹新,不仅反复回味着各个实验的原理,更为自己祖国科技的进步而心潮澎湃,我们来看看她的感受: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八年前,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对青少年的寄语仍萦绕在耳边,如今,她又一次飞上太空,把神秘深邃的太空一点点向我们拉近。

随着第二次天宫课堂的顺利开展,讲师叶光富,翟志刚,王亚平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太空舱的设备,做了太空独有的失重实验。

沾有结晶核的棉棒轻轻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晶莹剔透的水球立即变成了热的“小冰球”;在地球不可能混合的油和水在太空中混合,轻轻一转,油水便又被分离开;太空中被施加力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冰墩墩;神奇的液桥实验。许多在地球看似魔法的实验,在太空的失重下一一成真,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逐渐全面,在大受震撼下,不仅又有些心潮澎湃。印有五星红旗的太空舱,画有五星红旗的太空服,黄皮肤的宇航员,心潮澎湃中,又饱含着为祖国的骄傲。

几千年的航天梦,从唐朝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大胆幻想,到明朝的万户坐着绑有火箭的凳子,手拿着大风筝的飞天实践,再到中国人第一次飞入太空,到了今日的神州十三号,中国人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从科技小国,到今日的航天大国;从依靠他人,到自强自立。中国人,为此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与汗水,我仍在此,为中国感到骄傲与自豪,为自己身在这个如此伟大的国家感到庆幸与幸福。

“飞天梦永不失重,太空梦张力无限”,太空的知识种子,会长得更加茁壮;中国的航天道路,还会走得更远,更远……

篇二: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700字

郭桐语

就在今天,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航天员在轨演示了太空“冰雪”、液桥演示、油水分离、太空抛物等有趣的实验,真是太精彩了,我都不想眨眼了,一刻都不想错过。

这些实验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液桥演示实验。石拱桥、独木桥我们都见过,但“液桥”是什么桥?是用水搭成的桥么?是的。其实当你平时洗手的时候,它就会出现,你指间的小液柱就是“液桥”,但液桥在地球上只能有几毫米长。而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液体表面的张力就会大显神威,强大的张力,足以支撑几厘米长的液桥,真神奇。所以,王亚平老师随手一搭,就像变魔术一样搭出了比地球上长好多的液桥,真是太厉害了。

还有一个油水分离实验,也让我记忆犹新。王亚平老师还有中国科技馆的哥哥姐姐们一起摇动了装着油和水的瓶子,一会儿,油水就混合在一起了。等过了半分钟左右,哥哥姐姐们瓶子里的油和水慢慢分离开了。油的密度低所以浮在了上面,水的密度高所以沉到了底下,可王亚平老师的油和水还是没有分离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太空中,重www.i1766.com力微乎其微,油水不会自然分离。怎么才能让它们分开呢?这就需要借助圆周运动了。王亚平老师请出了“人工离心机”叶光富老师,叶老师用绳子拴住小瓶子,把它甩成“水流星”,用这种高速旋转的方式产生离心力,使得油水分离。这种人造重力,实现了油水分离,也让实验变得更加有趣。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一个姐姐说,我对果蝇非常感兴趣,我希望将来能将果蝇带到太空去做实验。王亚平老师告诉她,现在科学家也在考虑将果蝇带到太空做实验,你和科学家不谋而合。还有一个哥哥说,我长大想当一个科学家,以前只知道科学家在地面上工作,看完天宫课堂后,我又知道了,科学家不只在地面上工作,还可以去太空工作。我以后要当一个可以去太空工作的科学家。主持人告诉大家:“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有远大理想的,希望你们能梦想成真。”

天宫课堂这两堂妙趣横生的科普讲座,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星辰大海永不止步,叩问苍穹薪火相传。我要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在未来去探索有无数奥秘的神奇太空。

篇三: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700字

李政铮

在第一次的天宫课堂后,我们迎来天宫第二课堂,先讲了一些实验,然后学生提一些问题,三位老师回答。对我吸引力最大的两个实验,一个是“冰雪”实验,一个是“水油分离”实验。

“冰雪”实验的主体是在醋酸钠过饱和溶液中放入醋酸钠晶体使其结晶便做出了雪花的形状。用化学元素进行一个造雪的效果,便有了这一实验。透明的液球飘在半空中,王亚平老师用沾有晶体的粉末的小棍点在液体上,球体因为晶体粉未提供了凝结核,便变成通体雪白的“冰球”,但过程当中有热量被释放,所以这枚“冰球”摸上去是温热的。

“水油分离”实验是用力摇晃一个装有水和油的瓶子,让水油充分混合,瓶中一片黄色。在我们地面上,一会儿就会发现水与油分离开了。而在太空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瓶中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油滴仍然均匀分布在水中。然而抓着系在瓶上的细绳甩动瓶子。数圈后,水油明显分离,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在空间战中水和油“难舍难分”,长时间保持混合态,是由于在微重力环境下密度分层消失了,也就是浮力消失了。是一个正常现象。

在太空中,抛出一个物体,不一会儿会稳稳落对面人手中。如太空抛物一样,王亚平老师水平向前抛出冰墩墩,在空中画出一条漂亮的直线,稳稳站在叶光富老师手中。这正是展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现象。在太空站中,“冰墩墩”摆件在抛出后几乎不受外力的影响,保持近似匀速直线运动。

“太空中水能烧开吗?”一位西藏同学问了我想问的问题。答案是不能,因为太空中没有可助燃的氧,连火都点不着,在有氧环境中,太空没有压力,所以水沸点低,可能连10度都达不到。他们都是特定的水,可直接饮用的水。

空中课堂真奇妙!并且又用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解释了这些奇妙的现象。努力学习,去揭示更多的奥秘!

在这里我再次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科技的进步,相信在未来,我们能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新的“航天梦”,在浩瀚的宇宙中留下更精彩的中国印记!

篇四: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700字

曹俊阳

众所周知,在地球上,水和油不会相溶,静止状态下油会漂在水上面。这是因为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同样体积的油和水,油就要比水轻,所以,油总是会浮在水面上。还有一种解释是说,水分子和油分子两者结构差别比较大,分子之间也不能相互结合。但是如果在太空舱内用力甩装有水和油的瓶子,可以发现它们居然神奇地混合在一起了。不过,你仔细看就能发现,虽然它们是混合在一起了,却不是相溶,这是因为在太空是处于失重环境的。在地球上,水比油重,水就下沉了。而在太空舱内,没有重力来使它们分层,就只能合在一起了。有意思的是,如果此时绑上一根绳子,我们抓住绳子用力甩,油和水也能分开。这是因为我们人体在甩动绳子的时候,形成了重力。油轻就会自动和水分开,甩到外圈去,是不是很有趣?在太空舱内,除了水油混合,还有更多有趣的现象,如:在太空,取一个铁圈,在铁圈滴入一些水,水就可以形成一张大水膜,在地球上,自来水可根本不能在铁圈内形成一张水膜,只有肥皂水才可以。因为在地球上,在重力影响下,水膜会自己向下流,导制水膜不能形成,而在太空中,水在没有重力的环境下会飘在空中,会贴着铁圈,稳定成水膜的形状,水就不会乱跑。接着在水膜中再次注入大量的水,水会从水膜慢慢变成水球。在地球上假如可以形成水膜也不能形成水球。在地球上,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拿一枚硬币,在硬币上滴水,会发现,在滴了一些水后,会发现水会鼓起来,不会流出来,滴多了才会流出来,这是表面张力的作用,但是因为在地球上,在地心引力下,表面张力形成的水球会被内部水挤破。而在太空舱内,没有重力来影响水球的表面张力,从而水膜自然而然会变成一个水球。

在大空舱内还有一个有趣的装置,叫悬浮实验台。当实验台被从箱子内部取出的时候,它会自动和箱子较准,如果实验台偏离箱子时,实验台会自动回归原来的位置,这是因为实验台和箱子都具有磁力,一旦实验台没有对准,箱子就会发出命令,启动实验台,扩开实验台上的喷气装置,让实验台飞回原来的位置。

太空授课的内容真是太有趣了!

篇五: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700字

刘欣桐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2021年10月16日零时23分,神州13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三名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2021年12月9日,第一节天宫课堂开播。

时隔四个月,天宫课堂再次授课,这次全球直播的天宫课堂,更彰显了中华民族执着追求的科学梦想。

画飞天,望九天,碧落;平四方,再直上,执着。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世界聆听着中国梦想的声音,那是飞天梦永不失重,那是科学梦张力无限。

植梦天宫闪耀着拼搏奋斗的中国精神。从夸父逐日而歌,敦煌飞天画壁,嫦娥奔月的浪漫到“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再到如今天宫课堂的开设,中国航天一步步跨越星辰大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当我们听到来自中国空间站的授课,心中涌起的必定是无上的荣耀。小小课堂,全球瞩目,令世人仰望的不仅仅是巡游太空的天宫空间站,更是中华民族亘古以来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千年轮回不忘的飞天遥想,宇宙中已给出回响。

植梦天宫,彰显着奇伟磅礴的中国力量。成熟的废水再生系统,稳定的视频通话,防止肌肉萎缩的企鹅服……短短数十分钟的太空授课中,航天员讲解与展示的太空生活,是中国科技力量的集中体现中国人民秉承责任与担当,以雷霆之势推进国家飞速发展――复兴号高铁跑出了中国速度,大望远镜拓宽了中国维度,珠峰登顶测出了中国高度,蛟龙入海潜出了中国深度……从逐梦海洋到探索宇宙,一个个中国重器展现了当今中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强大实力,镌刻在时代的丰碑上。百年波澜壮阔的强国理想,山河上已给出回响。

植梦天宫,号召着前途似海的中国青年。来自太空的一堂奇妙生动的天宫课堂,点燃着青少年心中的探索热情,在失重环境下,人会不会睡着?星星还会一闪一闪眨眼睛?各种问题打开了我们科学殿堂的大门,激发着我们未知挑战的好奇心。航天员王亚平1800多天里没有休息,没有娱乐,从未早睡,每次训练结束,体重将会掉二斤到四斤2,这令人揪心的数据下,又何尝没有对我们的激励,我们应坚持不懈,用毅力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万户激情澎湃的宿命愿望,少年将会给出回响。

中国人的天问持续了3000余年,一经腾飞,震撼寰宇。人生因奋斗而精彩,青春因梦想而美丽。吾辈青年也应该聆听来自太空的声音,一起为心中的梦想砥砺前行,不懈奋斗!

篇六: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700字

姜子传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他们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第二批“入住人员”,这次全球直播的《天宫课堂》更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到2021年6月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批航天员进入太空,中国人在太空“安家”的愿望正一步步实现。22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从弱到强的历史,社交媒体上的网友们也纷纷为中国航天点赞:“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中国人”!

物换星移,岁月如诗。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这一过程看似轻描淡写,但现实的征程却刻骨铭心。国庆期间,讲述父母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建设,默默牺牲和奉献的电影《我的我的父辈》燃爆银幕,其中的一个章节《诗》,就是对中国航天的致敬――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峥嵘岁月里,身为火药雕刻师和航天工程师的年轻夫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在天上写诗的人。”在丈夫牺牲之后,妻子以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事业和家庭,这一幕幕感人场景让观众破防。如果说爱国是最深沉的情感,那么奋斗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为民族复兴、为航天事业躬身奋斗的身影,组合起来就是人世间的壮美诗篇。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说到诗意,中国航天的名字,有着专属中国人的浪漫内涵。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统叫“北斗”、空间站叫“天宫”、火星探测器叫“天问”……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中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拥有无数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它们与中国尖端高科技擦出火花,使得中国航天就此有了“传统”和“现代”的意蕴。把载人航天飞船取名为“神舟”,更是把美好的寓意碰撞个满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宇宙,中国人已然从太空的“访客”变成“房客”――“身份”的变化,代表着国力的增强,这一份民族自豪感的油然而生,当在每一名中华儿女心中念兹在兹。此次太空授课不仅创意十足,更意味着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将向更加深远和未知的领域延伸。中国航天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是对无垠太空的“心之向往”。相信这份以国之名的诗意告白,最终将凝聚成“奋斗吧,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正如八年前“王亚平所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篇七: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700字

周汝?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下面就跟着我的脚步一起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吧!

重力究竟有什么奇妙之处呢?“重力”是三百年前牛顿发现并提出的,在那时的某一天,坐在树下休息的牛顿被一棵掉下的苹果砸到了,然后牛顿脑海中浮出一个疑问:为什么苹果是往下落而不是往上飘呢?后来,经过不断研究,他发现了重力,苹果在离开树的一瞬间受到了地心引力所以才会向地面砸去。天宫课堂中的主持人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失重”是否意味着“重力消失”呢?不是的,在有趣的地面实验后,我们发现“完全失重”时重力并未消失,只是我们感觉失重了。

在做完这些奇妙的实验后,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些神奇的知识。后面,就到了我最感兴趣的活动了!和空间站的宇航员们连线做实验。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太空“冰雪”实验,王亚平宇航员在太空中把过饱和乙酸钠溶液混合起来,并用容器挤出一个小球,我们惊喜的发现,这个小球居然结晶了!这真的又神奇又美丽。这时我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个“小冰球”是不是摸起来很冰呢?宇航员为我们做出了解答:我们所看到的冰球其实是一个“热球”,它虽然表面结晶,但是摸起来却是热的,这与我平时见过的完全不一样,宇宙真是太奇妙了!

其次,宇航员还为我们展示了水油分离试验。在地球上,将油和水装在同一个瓶子里,盖上盖子上下摇晃,油和水是会相互分离的,形成上下两层。但在失重环境下,水和油并不会分层。那怎么让它分层呢?宇航员为我们介绍了离心机,通过离心力快速旋转使水油分离。最后,还有太空抛物实验、宇航员告诉我们在太空人体的神奇现象等等。

这节天空课堂教会了我很多关于太空中的知识,也为我们展示了很多实验,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爱上了科学!我要努力学习,打好科学基础,希望将来有一天也能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篇八: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700字

王子轩

“天宫”中的中国结

我喜欢“天宫”空间站上美丽的中国结,它挂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对面,共同在浩瀚的太空中组成了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也让我们倍感亲切和鼓舞。

我还记得上次在学校观看第一节“天宫课堂”后,同学们开心、兴奋的样子。带着这种期待,今天我们在疫情之中、在家里面又细细观赏了第二节“天宫课堂”。刚刚与太空连线的那一刻,看到熟悉的背景和亲切的面孔,身为中国人我倍感自豪。这是我们国家自己的空间站,是十四亿炎黄子孙逐梦苍穹的历史跨越。亚平老师上次做了一个水珠凸透镜,这次她用两块塑料板来演示水的张力,形成了一个水桥,简直太神奇了!从太空冰球到水油不分层,再到物体自己回到宇航员身边,每一个物理小实验都那么神奇,三位肩负航天使命的宇航员,在那一刻仿佛都变成了一位位和蔼、幽默的魔术大师。

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外的宇宙传递科学知识,这是现代科技创造的奇迹。孔子当年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的后代能够像嫦娥一样飞向太空,在“天宫”中授课。短短六十分钟的“天宫”课堂结束了,但我的心依然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小时候,我曾经非常向往太空,小脑瓜里装满了对神秘宇宙的问号。只是后来随着年龄增长那热情淡化了。可是通过这两次太空授课,我对太空的期待与向往又一次被激发。一连串问题重新浮现在我的脑海:太阳系外有什么?银河系外是什么样的?宇宙到底是怎么组成的?在浩瀚宇宙中,我们生机勃勃的地球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吗……

如果浩瀚的宇宙是一个宝库的话,那么强大的国力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就是打开这宝库的钥匙。这次太空课堂,充分展示了我们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航天员化身教师,为中国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神奇的太空科普课。这一刻,生在华夏,有幸成为中国人,我倍感民族自豪。那“天宫”中的中国结,凝结的是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了伟大祖国的繁荣和昌盛!

篇九: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700字

丁佳仪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无论是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宫升腾、还是天问探火,对于星辰大海的探索,中国航天事业的一辈辈人的脚步不停。不忘宇航心,飞扬问天梦。

我心中这颗科学与宇航的种子,也终在3月23日发芽生长。

在太空“冰雪”实验中,因过饱和而形成的结晶“热”“冰球”;在液桥演示实验中,因水面张力作用而连接起来的“桥板”;在水油分离实验中,因离心作用而分层的水油瓶……这些神奇的现象,紧紧地揪着我的好奇心,直至结束,当时那份新奇与激动能让我久久难以忘怀,也更加渴望揭开这神秘宇宙的面纱。

犹记挥手告别时,三位宇航员坚定的微笑。我突然想起百年前,鲁迅先生那掷地有声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当世人都对舒适安逸的生活趋之若鹜,对冗杂艰苦的日子避之不及时,俨然,这三位宇航员,乃至他们身后千千万万的,为中国航天事业付出终身的人们,都做了相反的选择――一片丹心赤诚报国,精益求精奉献航天!如今,中国航天成就举世瞩目,在这背后,离不开一个个探路者的奔赴、求索。是他们的负重前行与默默奉献,才让接连的捷报托起民族新兴的希望!

每个时代终将落幕,每一辈人终将老去。不会总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挡在前头。在科学宇宙中拓路拓荒的重担,终会落在我们肩头。

诚然,会彷徨会迷惘,但“青年者,国之魂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发刊词上曾写:“青年如初春,如朝阳,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新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换言之,我们,处于朝阳初生,万事可探寻的风貌年华,有何可怕?有何阻挡?

于我,必要摆托冷气,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纵使无法成为宇航事业的一分子,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善尽美;纵使还未到工作奋斗的年纪,也要将奋勇驱前、开拓创新为理想而践行、砥砺。

我必要迎着无上荣光,在科学宇宙中踏路拓荒。为家,为国!

篇十: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700字

水瀚扬

今天,阳光终于出现了,暖暖的橙色照着我的书桌。快到下午三点半了,我合上书本,做好准备收看天宫课堂第二课。叮叮叮,闹钟一响,我迫不及待地点开了链接。平时在课堂上,霍老师经常和我们分享神舟十三号和天宫的最新动向,我们一直都在关注着王亚平老师、翟志刚叔叔和叶光富叔叔在天宫一号的生活。王亚平老师的爆炸头、翟志刚叔叔和叶光富叔叔不同的锻炼器材,都让我觉得好奇又有趣,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充满了趣味性和神秘色彩。我们通过屏幕看见了宇宙未知的壮美,纯净得像一颗蓝色的宝石。

今天的“课堂”上,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亚平老师演示了微重力下的水油分离实验。原来在失重的环境下,水油分离的现象会消失,而通过“太空离心机”的高速旋转,又会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我非常好奇,马上去厨房拿来水、油,和天宫课堂同步实验。妈妈在一旁告诉我,水和油有着不同的密度,就像如果用油画棒画出图案,再用水粉颜料加上水画背景,当水粉遇到油画棒,就会“自动”散开。

妈妈的解释让我觉得更加好奇了,立刻拿出油画棒和水粉颜料进行试验。我先用油画棒画好了火箭和星星,再用大量水稀释的水粉颜料涂深蓝的宇宙。通过试验,我观察到,两种性质的画材边缘果然有着明显的水、油分离效果,水粉颜料碰到油画棒,真的就乖乖退后了!这下,我对水油分离更加理解了。

从今天开始,我要更努力地去了解宇宙:在太空中怎么样四处走动?怎么样才能去太空度假?怎么样在火星上驾驶机器人?我还想看看月球上的玉兔,看看火星上的祝融号。再多看看宇航员是如何训练的,中国宇航员都是非常勇敢的人,他们都经过了刻苦的磨砺,和奋斗在祖国各行各业的人们一样,让我敬佩。

晚上,我站在阳台上,努力去找天空中在云后躲猫猫的星星,望着天空的美丽,也珍惜脚下这颗美丽的蓝星,期盼天宫的宇航员平安归来!

联系我们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千篇网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价格:3.00元

支付宝支付
联系客服
扫一扫,支付¥3.00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等待10秒,请勿关闭此页!
【手机端支付方法】屏幕截图保存此二维码,支付宝扫码-选相册-选此图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