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你好,欢迎访问!登录
当前位置:求索作文网 - 优秀作文 - 正文

2022科技标兵事迹材料[优秀9篇]

2022-06-15 09:41:44求索作文网 - 优秀作文搜索 | 客服
A+ A-

作者:周百万

篇一:2022科技标兵事迹材料

人物介绍

张xx,xx科技职业学院专任教师,从事天然药物及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先后入选xx市211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xx市2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工程培养计划。

“请大家依次品尝面前的三杯牛奶样品,其中两杯是相同的,请大家挑出不一样的那杯……”近日,在xx科技职业学院里,张xx正在为食品检验检测专业的学生讲解“食品感官分析”技术。

自2005年以来,张xx长期从事天然药物及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在食品、保健品、仿制药及创新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他先后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省级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5项。其研究成果曾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xx市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等荣誉奖项。他还先后入选xx市211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xx市21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工程培养计划。

“失败是常有的,成功才是偶然的”

2005年7月,大学毕业的张xx进入海正药业工作,参与微生物源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同年,海正与山东大学合作,共同研发粘细菌源活性产物。

“当时,粘细菌产埃博霉素B及其类似物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我们与山东大学的合作,获得了一株埃博霉素B新的产生菌,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张xx介绍。此后,他和团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之路。

发酵培养、分离纯化、结构鉴定、活性测试……在反复的失败后,2008年,张xx及其团队终于解决了粘细菌大规模培养难题,开发出避专利的提取新工艺,获得高质量的埃博霉素B原料。该技术先后获得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专利的授权保护,并获201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其产品也完成临床Ⅰ期试验,获得国家一类新药Ⅱ/Ⅲ期临床批件。

尽管获得了诸多荣誉,但由于埃博霉素原料药副作用太大,至今仍未上市,这段长达8年的研究,并未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虽然有点遗憾,但也没有办法,对我们做药物研发的来说,失败是常有的,成功才是偶然的。”张xx说。

此外,张xx还先后主持和参与米哚妥林、天维菌素、恩拉霉素、花生四烯酸等十多个项目的研发,攻克多项技术难题,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2020年8月,张xx离开海正,进入xx科技职业学院工作,成为一名专任教师。“希望能够把我在企业的经历融合到今后的教学中,为职业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说。

西兰花废弃茎叶变成“宝”

2012年底,张xx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西兰花采摘后,废弃的茎叶堆积在田埂,腐烂后,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也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当时,我们有一个项目是提取萝卜硫素,主要从西兰花的种子里提取,但因为西兰花种子是从国外进口的,价格很高。刚好看到这个新闻,我们在想,能不能从西兰花废弃的茎叶里提取萝卜硫素呢?”张xx说。

一番研讨后,他与团队成员当即前往临海市杜桥镇的西兰花种植基地进行调研,并从农户手中收集了大量废弃茎叶。

由于萝卜硫素极难提取,且结构很不稳定。张xx团队退而求其次,决定先提取萝卜硫素的前体“萝卜硫苷”。加热灭酶、压榨取汁、树脂富集、冷冻干燥……通过一系列复杂流程及反复试验,最终,一小堆白色粉末出现他们面前。通过检验,粉末中的萝卜硫苷含量达到要求!这让张xx等人兴奋不已。

他们通过西兰花废弃茎叶,还先后完成了蛋白粉、蛋白片、蛋白肽等相关原料产品制备工艺及其用途开发,获得授权专利2项(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各1项)。

西兰花废弃茎叶综合利用技术的成功突破,有效解决了环境面源污染难题,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确保西兰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接下来,我们将开发出更多产品,提高西兰花茎叶的利用率。同时,也让农民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张xx说。

篇二:2022科技标兵事迹材料

人物名片

郑xx

xx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获国务院特殊津贴,xx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xx省“151”人才第一层次,xx市拔尖人才等。积极创建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促进水生蔬菜、茶叶籽综合利用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为种植农户和加工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如果在办公室里找不到他,多数时候,你总能在位于苏孟乡农科院的科研基地的田里找到他。

一件蒙着一层灰的深蓝大褂,一顶明黄色的破草帽,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蹲就是老半天。

我国知名“三农”专家顾益康是他的老友,见到此情此景,分外感慨:“你这个院长啊,跟我一样都是农民。”就连老家亲人从乡下来看他,基地里找了一大圈,愣是没认出他来:“哪有什么院长,就看到个农民。”

“农民院长”由此得名,他的名字叫郑xx,现任xx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他说:“我老家在兰溪农村,本来就是农民出身。”当了十几年院长,他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名坚守在基层一线的科研工作者。

“院长的‘帽子’拎在手里,一来接地气一些,进村跟农民打交道,没啥距离感;二来自己能时时看到这顶‘帽子’,看到一份责任。”

坚守20年,只为一滴油

在这处科研基地里,有一片茶园,用白色的栅栏围着,茶树长了一人高,眼下已经挂果,郑xx眯着眼看着这满树茶果,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用这些果实,便可提取茶籽油。

他常常在茶园里走走,时而察看茶树长势,时而若有所思。“中国一年要消耗3000多万吨食用油,其中大部分依靠国外进口。茶籽可以榨油,如果做大做强,意义重大。”

郑xx的梦想是,用自己所学专业,为人民谋幸福。坚守20年,只为一滴油。“我研究这件事已经20年了,目前一亩地可以收500公斤茶叶籽。我的目标是2000公斤。”

过去,茶农采茶,只采茶叶,果实浪费了。如今叶果两用,如果收成达到预期,光茶树的原料产值就有约1。5万元/亩。这一研究,缘起于2000年,他遇到金东的一个农民,后者最先尝试茶籽榨油,引起了他极大的研究兴趣。这使他深刻地体会到,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郑xx的不懈努力下,茶叶籽油成为全国课题,2019年10月26-27日,茶叶籽油国家标准宣贯会暨茶叶籽综合利用高峰论坛在xx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和xx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自全国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油脂企业的70余位专家和代表就《茶叶籽油》国家标准宣贯、茶叶籽营养www.isanxia.com健康和综合利用发展前景等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20年来,郑xx沉下心、俯下身,专注这件事。他说:“这可能就是初心吧,我离梦想越来越近了。”期间,他也曾到农业部挂职,借调到市里其他部门,最后他都依然回归到这片自己深爱着的土地上。

“只要功夫深,冷门变热门”

在郑xx看来,在农科院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他常常和院里的年轻人说,要沉下心,踏踏实实去搞科研。“要每天和植物对话,和基层的农民对话。农业科研只有接地气,才能出成果。”

人们总以为搞科研的跟社会的距离很遥远,郑xx说,其实不然。“只要功夫深,冷门变热门。”常常看到街头巷尾、餐桌上出现的鲜食莲蓬、葡萄、火龙果……“有很多品种都是通过我们农科院专家选育或引种之后,才越来越常见的。”

郑xx最初就是搞水生蔬菜研究的,冷门变热门,茭白就是一个经典案例。1999年,他带领团队开展水生蔬菜研究,如今,他是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副理事长、国家水生蔬菜育种创新基地首席专家。xx已成为全国茭白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很多年前,茭白的农药残留问题让老百姓望而却步,这几年通过大家的努力,现在市场上的茭白基本没有这个问题了,甚至可以生吃。十几年前不敢吃,现在大家抢着吃。这就是科研的魅力,让水生蔬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郑xx说。

说到茭白,不能不提农科院团队的一位典型代表――市农科院水生蔬菜专家张尚法。这种曾经的冷门水生蔬菜,渐渐成了抢手货,由xx农科院选育的近10个茭白品种已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在新疆温宿、河北白洋淀等地,张尚法的引种试验,都取得了成功,他已成为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茭白岗位专家。除了茭白外,市农科院对于菱角和芋艿的研究也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市农科院,张尚法是一个缩影,院里还有很多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农科专家。郑xx总是不断激励大家:“这是最好的时代,袁隆平、屠呦呦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成为了时代楷模,这是大国荣耀。我们要珍惜这么好的环境,用平生所学,多做利国利民的好事。”

在农科院科研基地门口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这是郑xx常挂在嘴边的话。

2016年,xx省政府表彰全省“十二五”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五年一届的表彰活动,只有10人上榜,郑xx榜上有名,且是全省地市唯一代表。虽荣誉“一箩筐”,“农民院长”依旧在路上。他总说:“咬定一个目标,用心、尽力去做,便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

篇三:2022科技标兵事迹材料

人物介绍

陈xx,1963年10月出生,现任xx县科协科普部部长,兼任县农函大办公室副主任,是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者和县科技志愿服务队活动管理员,也是科普中国和省市科协信息通讯员。先后获得“浙江省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xx县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xx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先进个人”“中国科协优秀信息员(通讯员)”等荣誉称号。

在xx县,有一位科普达人,人们习惯于称呼他为“老陈”,无论是在乡野田间还是在社区礼堂前,总能看到“老陈”忙碌的身影。这位“老陈”名叫陈xx,1963年10月出生,现任xx县科协科普部部长,是一位有三十年科普“工龄”的老同志。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热爱,无怨无悔。三十年来,他在基层科普事业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岗位上默默坚守、在拼搏中奋进,付出了心血,也收获了荣誉。日前,在中国科协和人民日报公布的“典赞・2021科普中国”活动中,陈xx同志获得“基层科普人物”提名。

三十年如一日

科普事业的“传播人”

他热爱科普事业,坚持工作创新,努力打造“xx科普品牌”。他深知科普事业是一项久久为功的长期工作,科学传播的受众不再单纯是无知无识者或是知识拥有的弱势者,如青少年、体力劳动者等,而是所有的公民。于是他为打造党政领导、科协主导、乡镇部门协作大科普品牌出谋划策,通过大型主题科普活动,打造xx科普品牌。

在他的紧抓落实下,“科普节”“全国科普日”已然成为了xx科普的重要标杆。在2013年至2020年间,xx县科协连续八年获得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11年,xx县更是以省内考核第一名佳绩获得“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并作为全国六个创建单位代表之一在中国科技会堂作典型交流发言。在当年的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电视电话会议上,xx又作为唯一县级代表作交流发言。

xx县于2019年3月,成立中国科协xx县科技志愿服务总队,“老陈”又主动请缨,成为“xx县科普讲师团”和35支xx县学会(乡镇、街道)科技(科普)服务志愿队的管理员,与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文化礼堂积极对接,将科普传播到基层、企业和学校中去。

三十年如一日

同事口中的“大忙人”

他身兼数职,是xx县科协科普部部长,兼任县农函大办公室副主任,是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者和县科技志愿服务队活动管理员,也是科普中国和省市科协信息通讯员。

作为县农函大日常工作负责人,他始终坚持科教兴农,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为推广先进适用种养技术,他多次组织国内外高层次专家来培训授课、建立示范基地,加大种植养殖专业人员致富技术培训,助力种植业养殖业农民科技致富,自2004年以来,共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8844名;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者和县科技志愿服务队活动管理员,他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积极落实“你点单、我送服务”项目,先后获得“浙江省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xx县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xx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作为科协系统的信息员和通讯员,他坚持不懈撰写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及其志愿者活动信息,在各级媒体上发表信息动态1100余篇,获得“中国科协优秀信息员(通讯员)”等荣誉称号。

三十年如一日

朋友口中的“热心人”

面对基层科普工作和科学素质工作量大面广,人手少,经费少的问题,他内联外引,始终坚持借助外部科普资源提高科普服务能力。他主动争取互联网媒体为xx县科普活动直播联动,科普时效和科学普及覆盖面大大提升。2020年10月18日,争取利用腾讯网平台为“xx金钉子”地质博物馆“云上科技馆”直播30分钟,收看网民达43万人;2020年9月,xx县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争取xx传媒集团现场直播19分钟,在线观众达18万人。

面对基层科普资源少的问题,他积极对上争取科普资源下沉。主动争取浙江省科协流动科技馆巡展5次,历时14个月,让90000多名青少年零距离体验到科技展品的乐趣,激发科技好奇心;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50多名专家到xx作科普报告100多场次;争取浙江省科协“科学+”品牌活动到xx开展活动5次;争取浙江省科协“博士生科技志愿服务”科技服务9次等,让全县青少年和群众能够足不出县就能接触到高端的科普资源。

面对基层科普活动场地有限,科普工作难度大的问题,他借力县内各类科普场馆、各级科普教育基地丰富的资源开展专题科普活动。他精挑细选各类科普场馆,悉心指导基地创建工作,增强了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科普场馆的服务能力,目前全县累计拥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5家和省科普教育基地8家。

同时,他重视新型传播,让科普“流行”起来。推广应用“科普中国”和“移动科普中国APP”网络科普资源,推广“乡村科普e站”“社区科普e站”“校园科普e站”,指导吕山乡中心小学建设“校园科普e站”,被中国科协认定为首批科普中国校园e站服务示范点(全省共3家),牢牢抓住互联网时代赋予科普传播的新机遇,强化科普信息化建设。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他说自己不过是个平凡的“老陈”,在这份平凡中,将一直坚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责任书写xx科普新篇章,无愧于在党旗下许下的铮铮誓言。

篇四:2022科技标兵事迹材料

人物介绍

李xx,xx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竹类研究所所长、院科技领军人才,竹笋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国家林业草原竹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xx省竹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我省竹类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xx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

以竹为友为伴

心系竹农竹企

李xx出生于xx省杭州市,1985年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入职xx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这首诗吟咏坚韧高洁的竹子,也让她从小就对竹子情有独钟,工作后毅然选择了竹类研究方向,投身于竹产业发展中。

作为竹类研究专家,李xx对竹子的优点作了概括介绍。竹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竹子年年砍年年长,竹笋年年挖年年有,不砍不挖,竹林就衰败了。竹子全身都是宝。竹材具有强度大、韧性好、纤维含量高等优点,在建筑材、家具材、竹浆造纸、竹质纤维纺织等方面被广泛应用。竹笋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氨基酸和膳食纤维等,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竹叶黄酮等有效成分可以合成药品和保健品。竹子同时还在竹工艺品、竹文化、竹林碳汇、竹林康养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竹产业是xx省的特色优势产业,素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xx”的美誉。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竹材价格的下降,竹林抛荒增多、笋竹效益下降、企业倒闭外迁、产品出口受阻等现象日趋严重,竹业总产值增长乏力。为了突破竹产业生存困境,李xx带领竹类研究创新团队围绕笋竹加工和竹林培育方向开展全产业链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积极推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通过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等手段,加速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进程。近年来,十多项技术成果在xx、四川、江西、福建、安徽、湖南、广西等地推广应用,累计为林企和林农新增产值5亿多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带动竹区经济发展、促进竹农增收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

瞄准生态高效

助力竹农致富

在竹林培育方向,李xx带领创新团队以提高竹林综合效益、助推竹农致富为己任,围绕毛竹林高效培育及规模经营、雷竹笋用林安全高效培育、笋用林减肥增效培育、毛竹林高效复合经营、毛竹林珍贵树种促进更新、覆盖雷竹林退化恢复与持续经营、弃管毛竹林生态控制、毛竹笋用林机械化经营等方向开展创新研究。

“将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大幅提升竹笋产量和品质,提升竹林生态功能,助推竹业增效、竹农致富,是我们每个竹类研究人员肩负的责任。”李xx说道。多年来她带领团队深入竹林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每年达近百次,累计培训林技人员和竹农2000余人次,并编写技术手册,切实提高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户的竹林经营水平,促进竹产业发展。

李xx深入基层,通过走访竹产区示范户和合作社,了解到由于毛竹出笋期集中和笋期短,各地都存在鲜笋销售困难、笋价低、严重影响毛竹林经营效益和竹农经营竹林的积极性的问题,大量竹林抛荒,进而影响到竹林的生态效益。

为了帮助农户提升竹林经营效益,李xx带领创新团队通过对毛竹笋用林地下竹鞭调控及复壮技术、立竹结构调控技术、覆盖增温可持续技术、土壤环境管理技术的研究,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攻关,创新集成了毛竹林春笋早出精准管理技术和毛竹林冬笋丰产精准管理技术,将毛竹笋用林春笋、冬笋的始笋期提前,延长竹笋出笋期,大幅提高了竹笋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春笋早出经营模式毛竹笋用林年均亩产值达22102元,比常规经营模式提高334%;冬笋高产经营模式毛竹笋用林年均亩产值达5415元,比常规经营模式提高183%。“毛竹笋用林经营模式创新”成果于2021年荣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全国冬季覆盖毛笋品牌,李xx依托国家林业草原竹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在xx省嵊州市先后组织举办了三届全国“冬季毛笋王”擂台赛,并邀请中央电视台7台《绿色时空》栏目、xx电视台《江南好味道》栏目、xx卫视、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中国网、新浪、腾讯、xx在线、xx之声、绍兴日报、嵊州电视台、今日嵊州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极大提高了嵊州冬季毛笋的知名度,进而大幅提升了销售价格,春节前嵊州毛笋供不应求,销售价格普遍达到100元/斤,如今“笋中贵族嵊名远扬”已成为嵊州市的一张金名片。

聚焦高值环保

促进提质增效

在笋竹加工利用方向,李xx带领创新团队以提升竹产品附加值和环保性、助推竹企转型升级为己任,围绕重组竹材制备新技术、竹重组材单元材料初加工连续化加工、基于PHBV/PLA的可降解竹基复合材料、单组份豆粕胶粘剂创制及其在竹质板材的应用、建筑用竹质结构材、竹笋加工剩余物增值、竹笋活体绿色保鲜、基于水性环保漆的竹木制品生产等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高竹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逐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针对竹材加工业普遍存在的板材以石油基三醛胶为胶粘剂导致甲醛释放量高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植物胶粘剂耐水性和防霉性差、胶合强度低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等技术瓶颈问题,李xx带领团队开展了单组份豆粕胶粘剂创制及其在竹质板材的应用。历时十一年,创制出具有易施胶、热压温度低、储存期长、防霉性能好等特性的单组份豆粕胶粘剂,构建了单组份豆粕胶粘剂制备技术体系,首次开发出基于单组份豆粕胶粘剂的竹地板、竹家具板和展平竹砧板等三个系列高效增值产品,提升了竹质板材科技含量和环保性能,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单组份豆粕胶粘剂创制及其在竹质板材的应用”于2020年荣获xx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针对传统的竹材截断、剖竹等初加工工序都是各自独立进行机械化作业,工序间还要进行人工运输,壁厚和径级分选由操作工人根据经验识别,存在生产效率和分选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工作环境差等问题,李xx带领团队开展了竹重组单元初加工自动化成套装备创制关键技术的研究,创制出集竹材自动定长截断、自动上料、径级分选、自动换刀、剖竹开条、厚度分选等多道工序为一体的竹条加工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减少人工60%,提高生产效率97%,提升了竹材初加工阶段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分选精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成本,改善了工作环境,促进了竹材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成果目前已在xx、福建、湖南、四川、江西和安徽等产竹大省广泛应用,推进了我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竹重组单元初加工自动化成套装备创制关键技术及应用”经专家组评议,成果整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竹材壁厚和外径多尺度同纬度自动测量分选装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三十多年来,李xx勤奋努力、治学严谨,她的付出得到了同行专家、单位领导同事、基层林技人员以及竹农竹企的认可和赞赏。2021年,因科技业绩突出,李xx又一次获得xx省委、省政府授予的“xx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篇五:2022科技标兵事迹材料

人物介绍

叶xx,xx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2021年xx省企业“创新达人”。

九洲的企业文化是诚实守信、客户至上、团结奋进、求严创新。研发工作,更该如此。12月10日,刚巡查完实验室,xx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监叶xx在笔记本上记下问题,以便处理。

初见叶xx,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踏实、朴素、严谨、细心。从事药物研发18年,他开发了多个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的合成工艺并实现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至今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作为主要发明人拥有5项授权发明专利,主持的多个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和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并获评2021年xx省企业“创新达人”。

从零到一,实现技术突破

叶xx算得上是九洲的老员工了。2003年,他入职九洲,至今一直从事药物研发工作,在重大科研项目、基础技术研究、“卡脖子”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

达卢那韦,强生公司冰岛分公司蒂博泰克研发的一种非肽类HIV蛋白酶抑制剂,2006年在美国上市。该药常与利托那韦以及其他抗逆转录药物联合用于成人艾滋病感染者的后期治疗。

达卢那韦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主要有两种。但这两种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鉴于达卢那韦良好的药物前景,2014年九洲决定,开发一种新的合成路线。

当时,叶xx是企业研发中心某部室的副部长,带着一支5人小团队。任务传达后,团队第一时间投入研究。“研发过程中,晶型问题是个难题。”叶xx说,混晶现象常出现,影响药物稳定性。

通过反复试验,叶xx团队攻克难题,完成工艺路线创新,采用更加经济、高效、稳定的合成路线得到关键中间体,应用于产品制备。2016年,九洲新工艺合成的达卢那韦率先投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产品。该项目也为公司创造1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这些年,叶xx在技术上不断优化,领衔的多个项目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达卢那韦创新工艺开发》获得“xx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和“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苯扎贝特创新合成工艺》获得“xx省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甲磺酸伊马替尼创新合成工艺和产业化》获得“xx省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以老带新,引领团队成长

凭借精湛的技艺和踏实的作风,叶xx逐渐成为企业中坚力量。2017年,他担任企业研发中心总监。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的在研药物瑞德西韦,凭借良好的抗病毒性被全球关注。与国内不少药企一样,九洲也迅速上马“瑞德西韦原料药合成研发”项目。

叶xx负责该项目管理和任务协调。在他带领下,团队奋战数十个日夜,提前一个月完成项目工艺路线的小试开发,并通过连续流动化学反应系统成功将瑞德西韦项目推上生产。工艺方面,团队将-100℃的釜式反应提到-30℃至-35℃,并通过连续流动化学的方法将强酸强腐蚀性、剧毒的危险化学品降低了安全风险,该项目为公司创造了7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自我进步的同时,团队也一起成长。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他会手把手教授给组员。除了有机化学专业知识外,他还要求大家掌握法律法规、专利申报等相关方面知识。叶xx已带出五个组长,吴昊、徐巧巧等人更是成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力量。

以老带新,以点带面,如今的研发中心学习氛围浓厚,越来越多新生力量加入。重庆小伙白然大学毕业后来到九洲,虽然入职才短短几个月,对这份工作却有了深刻认同感:“台州医药化工产业发达,九洲的企业氛围很好,椒江这座城市我也很喜欢,我已经有在这里定居的打算了。”

身兼两职,学习永无止境

今年,叶xx身上的担子挺重。

九洲给研发中心部署了三大方向:自剂原药料联动生产、仿制药研发创新、拓展定制服务。

此外,今年9月,叶xx还担任企业生产部副总。人员、设备、安全、环保……一切围绕生产计划转,他需要兼顾的东西更多了。

从研发线到生产线,叶xx有自己的考量:他希望职业生涯里有药业研制全产业链的经验。几个月下来,叶xx在新岗位适应得也很快。身兼两职,游刃有余,除了对公司的熟悉外,更离不开他多年的学习探索。

工作之外,叶xx将大量精力放在学习上。他加入九洲大学堂,接受管理类、办公类技能培训。他参加企业针对中高层开设的远航计划,每个月都要考试检验学习成果。他还自费报名校外培训,弥补自身不足。

“我如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九洲的栽培。时代进步很快,不进则退,唯有终生学习,才能保持前进,保持清醒。”叶xx说。

篇六:2022科技标兵事迹材料

人物名片

刘xx

xx海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xx市海维输变电设备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高级工业设计师,衢州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理事,衢州市招投标评标专家,衢州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衢州市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副理事长。曾获衢州市首批“新1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衢州市第五届拔尖人才,衢州市首届最美科技人,衢州市首席技术官和衢州市十佳工业设计师,浙江省机械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他是勇于担当的人,科学战“疫”主动出击,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不能为疫情防控出把力的科研人员谈不上有担当的拔尖人才。

2020年春节,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待在家中的刘xx就是这么想的。那时候,凶猛的疫情导致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特别紧缺。刘xx看着一则则报道,心里十分沉重,终于坐不住了。

在正月初三这天,他就开始联系当地的浙江宇安消防装备有限公司,与该企业负责人商议,是否可以把现有的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变成针对当前疫情防护的消防呼吸器。两人一拍即合,马上投入到研究和设计中。产品设计一方面要减少滤毒罐的直径,以降低自身重量;另一方面要对过滤层的材料和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满足对病毒的过滤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改良后的呼吸器有5层防护层,可以有效防护佩戴者的眼部、口部、鼻部,非常符合坚持在抗疫一线的室外人员使用。通过企业检测,其过滤病毒的性能指标优于N95型口罩。

2月1日,了解到衢州市高速交警急需90套消防呼吸器后,在缺员工、缺原料的情况下,刘xx与生产厂家一起加班加点生产。通过努力,90套消防呼吸器成功出品,捐赠给了衢州市高速交警,得到了一线防控警员们的一致点赞。这项事迹后来被浙江省政协主办的《联谊报》及多个微信公众号报道,并被省政协收录为“十句话里的担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刘xx还围绕疫情防控陆续撰写了4条社情民意和3个调研报告,为疫情后的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及提升出谋献策,相关建言被各级政协、统战部门采用。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民进会员,能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是职责,也是使命和担当!”刘xx说。

他是企业科技贴心人,专注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努力,乐当企业“科技保姆”。

1989年,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的刘xx从校门跨入厂门,在xx变压器有限公司从事产品设计、工艺和质量管理等工作。

2003年,针对全市企业规模偏小、人才短缺,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公共技术服务体系薄弱等情况,刘xx离开“江变”,创办了海维输变电设备研究所,从事科技开发、技术中介和成果推广等工作,以促使企业科研成果产业化。研究所先后被评为首批“省级重点科技中介机构”、浙江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浙江省创新服务先进单位。2010年起,刘xx开始担任“申达”等多家企业的技术顾问,专注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

短短十年时间,他就为xx市的数百家企业成功申报专利2000多项,帮助50多家企业建立省、市研发中心。刘xx以申达电气集团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攻关键技术难题,加快企业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参与“申达”特种变压器研究院的建设,并完善了规划方案,建立了研究院的技术路线图,被认定为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其承担的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110kV直降式大容量矿热炉变压器的研究与开发”,获得的专利技术和软件在企业内广泛应用,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是甘于寂寞的人,在科技创新的路上勇于探索,专心技术研究、技术创新、技术咨询工作。

输配电产业是xx的特色产业,也是他研究的方向,他主持完成了20多项省、市科研项目,解决了10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多次获得浙江省衢州市及xx市的科技进步奖。

在电器、变压器等工业科技领域,刘xx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作为公司的技术带头人,他承担了省重大科技专项“330kV高电压节能变压器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的技术方案设计。他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更是实践者,整体构思总体方案,提出具体方案的论证、优选以及实施,同时研究解决了线圈漏磁分布、屏蔽结构等关键和重大疑难问题。经过不懈努力,该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省输配电设备行业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主持省科技计划项目“智能化高压开关柜温度在线监测的技术研发”,采用接触式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和取能线圈供电等技术,真正实现在线、实时、智能决策的无线温度监测,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项目在十多家输配电企业推广应用。

他主承担的“220kV三相节能变压器的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多个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产品的空载损耗比国标下降40%左右,负载损耗比国标下降10%;噪声水平65dB以下,比国标下降10dB以上,各项参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取得了220kV国家级认证和意大利(CESI)国际级认证,产品出口巴拉圭、土耳其、朝鲜等国家。

他是政府的好参谋,满怀激情参政议政,热心建言献策,无私奉献才智。

刘xx还坚持做好政府的好帮手,努力为政府部门提供行业分析、政策研究、宣贯落实等支撑服务。由他主持完成的xx市木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规划,入选了首批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与培育名单,成为衢州地区唯一入选创建名单的项目。

他是xx政协出了名的参政议政“大户”,他的提案和信息,不仅量多且质高,《联谊报》题为“一件提案催生一座模具城”等对他的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2019年,他撰写了《关于减免专利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印花税的建议》等10多条社情民意信息,其中多条得到了省政协等的采用;撰写的《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全力助推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获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撰写的《高度重视专利工作,尽快推进创新发展》等两篇调研文章获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撰写的《以专利为支点撬动创新发展》在政协企业经济研究会大会上作发言交流。此外,《关于支持衢州市方圆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升级为浙江省林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关于培植工业共享经济抢占转型发展风口的建议》等两个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

刘xx表示,他将始终立足本地产业,努力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做一名在科技创新道路上永不停步的追梦人。

篇七:2022科技标兵事迹材料

人物介绍

张xx,xx市张氏青瓷第七代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xx省工艺美术大师,丽水市138人才,丽水市“绿谷新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xx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xx市首席技师。

张xx,出生于xxxx市宝溪张氏青瓷世家,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张绍斌之女,张氏青瓷第七代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xx省工艺美术大师,丽水市138人才,丽水市“绿谷新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xx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人,xx市首席技师。

张xx家族从清嘉庆年间便开始从事青瓷技艺,到她和弟弟张笃良这一代,已经是七代传承的青瓷世家了。即使出生在这样的青瓷世家,父亲张绍斌也从未要求张xx和弟弟长大后一定要继承家族手艺,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对青瓷产生兴趣。

在张xx的整个童年,青瓷就是她最美的记忆。每当放学和寒暑假时,她都会跑到父亲的工作室。看着父亲将手中的泥巴变幻成各种不同造型的青瓷作品时,她就被深深吸引了,抓起一块泥巴,学着父亲的样子去尝试制作。父亲看到她要玩,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让出手中的拉坯机给她。当制作出一件满意的作品时,父亲还会帮她烧制出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幼年的张xx便对青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张绍斌对青瓷有着极高的造诣,这也让张xx从小就对青瓷技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她说釉是青瓷的魂,是一种人造美玉,可以和天然美玉相媲美,有一句话形容xx青瓷的釉很到位――“似玉非玉而胜玉”,釉越厚,它的玉质感会越强,但是釉厚了以后,成品率就会很低,如果胎很薄的话,那就更难了,所以说“薄胎厚釉”是xx青瓷最难烧的一门技艺。而张绍斌开创的张氏米黄釉,薄胎厚釉,是对青瓷技艺的极限挑战,这也让张xx对青瓷技艺始终有着不懈追求。

在张xx看来,父亲一直是自己精神上的领路人,在青瓷制瓷过程中遇到什么困惑,父亲的一句话都会让她拨云见日。现在,父亲因病离世了,而父亲对青瓷的执着追求和他的人格魅力,也成了留给张xx的最大精神财富。每当烦躁的时候,她就会去展厅看看父亲留给她的青瓷作品,还有一些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创作心得,然后内心就会慢慢平静下来,继续投入到青瓷创作中去。

现在,张xx在创作青瓷艺术作品时,也是带着父亲的这种感觉去做的。她谙熟青瓷制作的每道工序,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并将意象化的思维融入作品,作品采用手工拉坯成型。手工的痕迹,思想的注入,使每件作品独具神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她说,希望通过自己的成长和历练,做一些能表达心声、代表手艺人真正思想感情和温度的作品。

近年来,张xx通过自己的磨练和努力,创作出了许多件优秀的青瓷作品,也获得了许多荣誉。但是她说还要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艺术鉴赏水平,要向父亲和先人靠近,就如张氏家训所说“好好做青瓷,忠于青瓷”。

篇八:2022科技标兵事迹材料

人物介绍

钟xx,xx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副科长,是xx市公安机关首批提任的“90”后科级干部之一。曾获“全国最美公务员”“xx省优秀共产党员”“法治xx建设十五周年十大法治人物”“全省公安机关千名好民警”“xx市政法系统模范个人”“全市青春力量・最美90后”等多项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2次。

钟xx,xx市公安局的一名科技民警。不管你听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你我他都绕不过他,甚至每时每刻,都得与他发生点关系。因为,他就是健康码开发团队的核心骨干。

从警多年,钟xx一直习惯隐身于一线冲锋陷阵的战友身后,为他们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支撑。直到2020年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他从幕后走到台前。那年2月6日,钟xx团队接到了开发“xx健康码”的任务。

科技警察的价值

健康码?什么样的?要做成什么东西?应该用什么颜色?带着这些疑问,钟xx和他的团队从零开始,历经了一个接一个的不眠之夜,完成了第一个测试版。

钟xx团队就市民提出的问题,先后经过29轮技术调整、14个版本和63项功能迭代,解决了市民的困扰。最终,“xx健康码”的正确率达到99%以上!钟xx团队仅用40天的时间,就让健康码从xx走向了全国。

健康码,让钟xx真正感受到了科技警察的价值所在。

钟xx,xx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副科长,是xx市公安机关首批提任的“90”后科级干部之一。

曾获“全国最美公务员”“xx省优秀共产党员”“法治xx建设十五周年十大法治人物”“全省公安机关千名好民警”“xx市政法系统模范个人”“全市青春力量・最美90后”等多项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2次。

探索者

2021年以来,钟xx带领团队持续深化大数据赋能,以“小切口、大场景”的改革突破法助力公安数字化改革持续前行。

为破解非羁押人员管理难、羁押难等改革难题,支撑刑事诉讼制度改革顺利进行,钟xx和所在研发团队主动承担研发任务,并在全国率先研发出“非羁押人员数字监控系统”,被评为xx省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在研发初期,面临科技民警“不懂法”的被动局面,钟xx主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规定,积极对接公安法制、检察、法院等部门充分了解业务需求,从“门外汉”摇身变成了“小能手”,并最终带领团队在15天内实现应用试运行、30天正式推广应用,擦亮了“健康码”之外的又一张“数智xx”的金名片。

针对传统外管工作“底数难清、情况难明、风险难控”的痛点,钟xx再次带领团队会同出入境管理部门打响攻坚战。团队在全国创新提出了境外人员“一人一档一码”的新做法,即一个档案、一个身份、一个识别码――国际人才码,同时结合大数据有效识别外国人身份等情况,成功发现“来杭未报临住”、“活动地与申报地不一致”和“非法就业”等多类异常境外人员270余名,大大变革了传统境外人员管理业务机制由被动转向了主动。2021年7月7日,在xx组织召开的全国移民管理工作现场会上,钟xx介绍汇报的xx通过大数据赋能境外人员管理的做法受到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国进行复制推广。

为提升传统侦查工作效能,用大数据武器“武装”侦查人员,钟xx带领团队再次开展了突破。

2021年3月,xx出现多例网约车司机涉嫌虚构里程诈骗案事件,面对这一新型犯罪案件,钟xx第一时间带领团队前往办案单位,详细了解犯罪形态、全面提炼犯罪特征,在48小时内便确定了侦查模型设计思路。在钟xx的主导下,“巡踪者”网约车司机异常发现模型应运而生,依托该模型侦查人员成功从海量网约车订单中筛查出部分异常订单,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220余人、涉案金额达160余万元。不仅如此,大部分受害者在被公安机关通知之前都未发现自己被骗的事实,将“群众告知、公安办案”的传统侦查流程变革为“公安发现、主动侦查”的新型侦查模式,为数据侦查模式的新变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该案例得到了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的关注批示,为推动全国集群打击提供了xx样板。

如今,钟xx再次投入到亚运安保指挥平台建设中,为xx亚运安保继续拼搏奋斗。

青年担当

2019年以来,在公安部党委“大数据智能化战略”的总体部署要求下,xx作为全国大数据智能化地市级试点,承担了为全国“探路”的光荣使命。面对挑战,钟xx主动请缨加入了工作专班。作为应用开发团队的负责人,他和团队承担了应用需求的调研和研发工作,在经历了与25个警种、35个公安派出所的100多轮调研对接后,仅通过200天的哿Ψ苷剑

联系我们

【注】极少数浏览器不支持复制,付费用户如果出现此种情况,请在微信公众号“千篇网”按照提示留言,客服一般会在0-3小时内将文档发送给您!
在线时间:早上8:00-晚上22:00
免费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千篇网
注:需在公众号回复"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后可免费复制
付费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价格:3.00元

支付宝支付
联系客服
扫一扫,支付¥3.00

正在加载二维码...

支付完成后,等待10秒,请勿关闭此页!
【手机端支付方法】屏幕截图保存此二维码,支付宝扫码-选相册-选此图片。
  用户登录